自然辩证法考试(在《自然辩证法》中)

2024-04-10 18:54:25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只能在社会背景中才能得到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始终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整体科学能力等因素相互联系、交互作用、互为因果。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事业,一种社会建制。

2.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生产实践是科技发展的基础;(2)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科技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

3.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社会政治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自由探索、自由讨论,要由民主政治来保证,政治上的民主程度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上的专制和独裁总是妨碍和摧残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对科学技术的调控主要依靠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这些政策同时也调节、控制和制约着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的态度,以及社会整体科学能力的发展。

(3)战争对科技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战争刺激了与军事相关的科技部门飞跃发展;另一方面,战争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

4.社会意识形态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宗教、哲学、道德、文化传统等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5.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社会整体科学能力是一定社会中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效应。作为科学社会化的产物,社会整体科学能力不仅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1)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是新型生产力对旧有生产力的取代和超越。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1)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第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量的增长。第二,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质的改善。第三,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发展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与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协作和相互依赖,技术贸易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科学——技术——生产;理论——认识——应用;科学理论——管理模式——经济效益。

3.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生剂,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

4.科学技术的军事功能

科学技术对军事实力的影响是:第一,科学技术包含军事科学技术,而军事科技是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高科技时代,军、民技术互相通用、转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许多民用目的开发的高科技可以很容易地转为军用。第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单项武器装备的电子化、信息化,而且推动作战指挥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

5.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技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第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面貌;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人类智能状况的改善;第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创出

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第一,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突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动因;第二,发展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第三,把无产阶级革命、社会变革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达到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手段;第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2.现代发展理论:(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2)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持续发展观”;(3)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发展观”;(4)以人为核心的“新发展观”。

3.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需要协调,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人们彼此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总合起来构成的有机整体。(2)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大科学时代的本质要求。大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3)科技发展失调给人类造成危害。如科技负功能的危害、对科学技术管理失控的危害、高技术犯罪等。

4.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1)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目标;(2)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3)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波普尔:观察始于问题

(1)从理论发展的总过程看,问题是旧理论的终点与新理论的起点。

(2)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资料。

(3)与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联:“问题说”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观察说”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层次不同,实质统一。

2、科学问题的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

(5)社会需要与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3、科研选题原则

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的具体化。

(1)创新性原则:前人未解决或未完 全解决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为依据

(3)可行性原则:主客观条件的考虑

(4)需要性原则:社会(实践)与学科 (理论)发展需要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1、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与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依赖感官与仪器(3)不改变研究对象,自然发生

2、科学实验: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借助于科学仪器,在科学方法指导下,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的特殊作用

(1)简化研究对象

(2)强化研究对象

(3)经济实用

(4)降低科学研究的风险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传统的看法:观察独立于理论

---波普尔等:观察渗透理论

---爱因斯坦:“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观察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背景有关;

◎观察与观察者的注意力有关;

观察的客观性的保证

◎标准方法、先进的观测仪器;

◎正确理论的指导、严谨的科学态度;

◎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理解相一致;

◎与真理观相一致。

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机遇是因意外事件导致的科学新发现。

*机遇产生的客观原因:

自然界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如何利用机遇:

世界观上的认识;开放的思路;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洞察力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

1、科学假说的构成: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言与预见

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

(1)一致对应性;(2)可解释性;(3)可预测性;

3、假说的检验:

(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3)判决性实验;

四、科学理论的创立

1、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1)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

(2)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

(3)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

(4)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2 、科学语言:(1)科学术语(2)科学命题(3)科学符号

3、科学思维方法—演绎方法:(1)演绎推理(2)公理化方法(3)理想实验

4、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1)分析与综合(2)归纳与概括(3)类比与联想(4)思想模型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