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政治(谁有广东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04-11 20:30:11

哲学与生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0、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1、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2、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3、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4、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5、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7、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18、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19、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0、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4、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

16、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7、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8、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1、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2、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

23、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6、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7、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8、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2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知识的混淆)

30、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5、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广东高考政策

广东高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六门科目。

语文是广东高考的必考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考试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选择题,另一部分是作文。

数学也是必考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考试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选择题,另一部分是填空和解答题。

英语是必考科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考试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选择题,另一部分是阅读和写作等题型。

广东高考考试科目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六个方面,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1、选考科目

除了以上六个必考科目外,广东高考还要求考生选择一到两门选考科目进行考试。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地理和历史等十多门科目。考试形式与必考科目基本相同,也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

2、高考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广东省也在逐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比如,在选择科目和考试形式方面进行了调整,推出了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多元发展,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3、高考报名和复习备考

对于准备参加广东高考的考生来说,提前了解高考相关政策和报名时间、流程十分重要。同时,复习备考也是关键环节,要注重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熟练写作技巧,并注意心理调节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总之,广东高考考试科目全面,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应试技能,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考生应认真备考,注重平衡发展和自我提升,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广东新高考政策实行3+1+2,满分750分,其中必选语、数、外3门各150分,共450分。物理、历史2选1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学4选2单科满分100分,总分200分,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把卷面分转换成等级分后计入高考成绩。

实行“3+1+2”新高考,“3”指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其中外语考生可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门外语中选考一门,这3门高考试题由全国统一命题。(如果英语很差,可以考虑把英语换成日语)

“1”指的是物理或者历史2选1,高考试题由各省自主命卷。“2”指的是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4选2,高考试题也是由各省自主命卷。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