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高考(为高考拼命的真实故事)

2024-04-17 05:37:09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挥霍着你的青春时,有的人却为梦想努力拼搏!别人学习到凌晨1点,5点就在教室读书;古诗文倒背如流,提笔文言作文满分;词汇量8000,却仍在努力…

为高考努力的故事

1.做题经常做到想骂人想撕掉试卷但是还是做完了,日复一日的疲倦加坚持,每天都拖着脚步,仿佛一闭眼就能睡着。

但还是一直在抓紧课间和午休时间奋笔疾书,天真地以为这样晚上就能早一点休息。

记得每天晚上宿舍里熄灯后依然照亮了整个宿舍,熬夜陪主人们学习的小台灯们,感觉脑子总是在对我抗议“能歇会吗,我好累”。

记得高考前准备了好久的措辞,鼓起勇气让那个男孩帮我写毕业寄语,还要了毕业证件照贴在上面,那是一段疲惫煎熬却充满欢乐和期待,又令人无比骄傲的时光。也是承载我最甜的回忆的青春。

2.一进入最后两个月,整个人像上发条一样,每天都学到教室关灯才走。忘记怕黑,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没有路灯的街道,却还是坚持。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后那两个月怎么坚持的,身体出了问题,中药西药天天吃,常常要去医院,爬上去六楼教室,都害怕下一秒就倒下了,脸色苍白得连老师都捏了把汗。

高考,一个人能有多努力

18遍

高中为了背历史,把6本历史书,前前后后抄了三遍(不是死抄,我把每个知识点按照我自己理解的脉络抄在本子上,比如按中国线和世界线,或者人物线,或者时间线)。基本每次寒暑假,我就窝在家里,每天抄几个小时的书,高三快考试的时候还对着考纲完整地默了一遍。 那个时候,不管老师讲的多偏僻,我基本都能准确报出在书上哪里,震惊全班。

读信

高三给每一次大考的自己都写了封信:复习考试的计划,设定的成绩标准,还有一些自己的心情以及感想,写完以后就把信放在书包的一个角落中。 在自己失去信心想要放弃的夜里,拿出来读一读,重拾勇气继续泡一杯浓茶温习功课。虽然每次计划都没有不折不扣地完成,虽然离设定的成绩标准都有差距,但是我没有放弃,我一直在努力。

执念

十八岁那年我为了高考,一腔热血去复读了。

想起市调考前的半个月 每天朝五暮十二,回到宿舍困到不行,躺在床上还拿起文综套卷做选择题,看到迷迷糊糊睡着,灯从来都是亮到宿舍最后一个关,生病了贴着退烧贴还能继续学下去。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经历了十几场大型考试,无数次周测,还有每天都有的限时训练,每周一叠的周末作业……

十七岁的我十八岁的我都在为高考拼命着,而现在的我依旧在为高考拼命,没有去到最理想的大学,那么只能再继续拼命考研去到,去圆下十七岁那个执念吧。

高考零分的人怎么样了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英国英格兰地区没有举行相当于我国高考的“A水平考试”以及相当于中考的“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而是由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各科的预估分数,然后再依据一套电脑算法,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据统计,英格兰地区近40%的学生成绩被调低,引发学生和家长抗议。

英国因为疫情取消了A-level的考试之后,之后花了数月的时间推出了一个综合计算评分系统。这个评分系统看起来逻辑缜密无懈可击。

首先,老师会按照学生以往考试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给学生打分,并同时提交一份学生成绩的排名。为了中和老师在提交成绩时可能存在的主观性,英国政府决定采用算法这种新科技来做最终定夺,以避免今年考分出现“普涨”。

这是按照统计学原理搭建的考区成绩排名框架,“队友们”的高考表现将直接决定某一位考生最终可以获得的高考成绩。因为系统默认假如一个考区之前总分不高,今年也不会高,所以所有考生的成绩都可能会因此降低,就算是这个低成绩的考区出了一名绝顶优秀的学生,这位考生也会因为考区的集体分而受到算法系统的歧视,被自动降分。

在算法的系统之下,考生所处的“学区”成为最终高考分数高低的关键。也就是说,这个算法系统最后要将考生所在考区过去的考试成绩作出排名,再决定某名考生最终的考试成绩。

扩展资料

最终的解决方案

作为这一算法系统维护者,正在苏格兰休假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也不得已于周一(17日)一早与教育部部长威廉姆森召开紧急电话会议。

结果,周一当日就出现了神反转。教育部长威廉姆森表示由这一评分系统做造成的前后不一致已经很难通过简单的上诉程序得到解决,最终的解决方案将依然是重走旧路,以老师的评估成绩为准。

经过了三四天的拉锯战,结果依然是英格兰考生的A-level成绩将由教师估计的为准,而不是依靠算法。英国资历及考试评审局主席也不得不为算法评分系统造成的“苦恼”而道歉。

中国经济周刊—引发众怒!英国高考采用算法打分,40%学生成绩被调低

高考零分的人的情况如下:

徐梦南由于违规答题,被判了0分,成为了高考历史上又一名零分选手。徐梦南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他对记者说:我后悔了。

2012年有个切肤之痛的徐梦南创建了一个关于高考零分的网站,讲述那些在高考中得零分的故事,希望能现身说法,劝那些可能的潜在的后来者们,不要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不要因为逞一时之快而抱憾终生。

2017年28岁的徐梦南再一次踏上考场。2018年5月,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象牙塔之梦,被一所大专录取。

2006年,有个叫做蒋多多的考生,也做过同样的事情。这孩子用双色笔写下了8000字对高考制度的抗议——零分没有悬念。

如今的蒋多多和绝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早嫁为人妇为人母,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蒋多多正在循环着他父母曾经做过的事情。

读书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一条最公平的出路。徐梦南和蒋多多这两位零分考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难我们无从选择,生活会为我们选择难度。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