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考从哪一届开始考(体育纳入高考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4-04-23 04:26:42

一、1985年:体育科目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纲要》。这份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科目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这意味着,高中生必须参加体育考试,并在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才能参加高考。

二、1992年:体育加分政策开始实施

199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普通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成绩加分的规定》。这份规定明确规定,高中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获得一定的体育加分。体育加分的分值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和成绩而定,最高可达到20分。

三、2002年: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这份规定明确规定,高中生的体育成绩将计入高考总分。具体来说,高中生的体育成绩占高考总分的10%。

四、2014年:体育成绩计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份意见明确规定,高中生的体育成绩将计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具体来说,高中生的体育成绩占综合素质评价的10%。

五、2021年:高中新课程体育课程改革

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这份方案对高中体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具体来说,新课程方案将高中体育课程分为“健康体育”、“竞技体育”和“文化体育”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

体育纳入高考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体育高考是从2023届入学的高一生开始的。

体育高考分别为专项素质与身体素质两项。体育类专业考试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考试项目(排球、足球、网球、田径、篮球、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和身体素质考试项目(原地推铅球、800米跑、100米跑等)。

1、体育高考专项素质项目有十一个,田径,羽毛球,网球,艺术操,武术,游泳,铅球等项目。这些项目,男女不限的,身体素质项目占比很大,包括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五大方向的身体素质。

2、体育高考身体素质项目考试内容:身体素质项目分值占总成绩的60%,速度素质是速度的比赛,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的素质,是耐力考查的专业素质,这些素质在整个高考体育项目中,是主要考查内容。平时要注意锻炼,长久的积累能换得好的回报。

3、体育高考专项素质考试项目。其中,专项素质项目占40%。有游泳(100米蝶、100米仰、100米蛙、100米自)、艺术操,武术,游泳,田径(200米、400米、1500米、110米栏、1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考生可以找一个自己擅长的,尽可能是自己的优势,这样在综合考核中,才能得心应手,100米项目是一个好的选项,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