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租车价格表(北汽共享汽车app叫什么;北汽纯电动汽车有哪些)

2024-04-11 01:46:32

北汽共享汽车app叫什么 北汽共享汽车app有两个,分别为有车Ucar和EVCARD,这两款APP全部使用的是 北汽新能源 汽车。

北汽新能源汽车,是一家以环保乘用车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北汽新能源旗下的车型主要有:EU5[1]、EX360[2]、EC200、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等,为方便市民出行,北汽采用了APP租车的方式,大量投放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

这两款APP租车软件在各大应用商店都能搜索到,只需要注册APP账户,完善个人资料,上传个人姓名、驾驶证、以及所在区域等,等审核通过以后就可以驾驶新能源汽车,首次租车需要交付1000元保证金,可以选择微信、支付宝以及信用卡等方式支付,租车以后如果没有产生违章记录,租车平台会在七个工作日之内将押金退还在原账户。

租车的费用是按照里程和时间来计算的,还车时必须选择专属的停车位,并且关好车窗及车门,只有通过APP才能进行还车。

北汽纯电动汽车有哪些

北汽新能源旗下纯电动车型有:北汽 EU系列 、 EC系列 、 EX系列 。其中,北汽EU系列定位于紧凑型轿车,EC系列定位于微型车,EX系列定位于小型SUV。值得一提的是,北汽EU系列搭载了快换连接系统、底盘换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快换电池箱,可以为用户提供3分钟换电服务。

北汽新能源围绕对私换电模式已经摸索了三年时间,将坚决把换电模式做下去。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四个城市投放了超过6000余辆换电式营运出租车,累计建成换电站116座。车辆进站之后,2分46秒即可完成换电,有效缓解纯电动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

在车电价值分离的商业模式下,建设一座换电站只需4小时,设备占地面积仅为67.5㎡,不足5个车位面积,每日最高能够服务私家车300辆。为此北汽新能源与北汽产业投资、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普莱德、优电等五方代表已正式组成换电联盟并成立北京北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通资本、车辆、充换电、车辆回购全产业链。 (图/文/摄: 问答叫兽) @2019

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大幅提升38.8% 将生产EU系列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北汽新能源。这个连续七年位列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在2020年被重重的甩下了谷底。

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涉足新能源车最早的车企之一。同时也是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独立运营、首家进行混改所有制改革和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踏着夕日黄金时代的政策春风,2018年,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并先后推出了EC系列、EC系列和EU系列的车型,曾经都是国内新能源销量榜单前列的常客。

可以说,在2020年之前,北汽新能源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政策的调整,北汽新能源如今已是举步维艰。

自2019年12月销量突破1.9万辆后,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的销量持续暴跌。除了极个别月份外,北汽新能源单月的销量大多都在2000台以下。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11月销量只有1754辆,同比下降74.96%。今年前11个月,北汽新能源的累计销量只有24877辆,同比下降了78.18%。

但事实上,对于北汽新能源销量的下跌,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虽然曾经的销量居高不下,但从技术储备的层面来说,北汽新能源一直主打低端电动车,和比亚迪的差距非常之大;意料之外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毕竟北汽新能源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特别是在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地区,市场占有率还是非常高的。只是没想到仅是2020年的一次“大寒潮”便把他从镁光灯中狠狠抽出,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北汽新能源从行业领头羊到“溃不成军”,到底是哪里走错了呢?而前段时间发布高端新车ARCFOX?αT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产品线畸形是销量雪崩的原罪

首先就北汽新能源市场表现来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目前市面上跑的北汽新能源不是网约车就是共享汽车,私家车占比则少之又少,而这种畸形的发展方向,便是其被“嫌弃”的关键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在新能源发展初期,类似于网约车、共享汽车等B端客户的介入,确实能为产品销量和品牌知名度带来一定收益,然而随着B端客户可选择车辆越来越多,留给北汽新能源市场份额自然会逐渐减少,更何况B端市场原本就是一块大小基本不变的蛋糕。

正因如此,消费者往往会认为北汽新能源就是“出租车和网约车”,因此无论EU、?EC还是EX系列车型,更多会被误认为,某款网约车的代名词。

产品更新无力也是一大暴雷

回想2019,北汽新能源EU5大杀四方,从定位、产品力、价格等多维度来看,都堪称当打主力,并且2019年也夺得了细分市场的销冠。按照市场的一贯逻辑,2019能销量火热的车型,2020改款上市应该能继续维持热度。

但是2020年特斯拉来了,后面还紧随着P7和汉,将原本选择电动车只是为了占号需求的消费者一下子拉到B级市场。而这个时候,一直主打电动A级市场的主销产品EU5显然已经无法跟上市场的节奏,改款仅仅是在电池不变的情况下,靠软件保守的将续航增加到500KM,但这个时间点,市面上能打的车型早已是600km俱乐部的天下。消费者是只看数字说话的,一看数字感觉不行,自然会转向新产品。

以前给北汽新能源打下江山的除了EU5还有小型车EC,在EC5的细分市场里,今年欧拉、五菱自打出世,销量便异常火热。而北汽EC之前卖不好,不受消费者重视的原因主要是造型LOW。但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北汽本身不是没有国际大牌设计师,改头换面,造得时尚一些并非难事,赶上今年精致小型电动车的热度,推出来5万以下没准也能乘上浪潮。结果北汽新能源早早自宫放弃了这条小型车产品线,只能说是自己没能好好珍惜先发优势。

更何况北汽新能源在主流市场的产品质量、后续服务一直都饱受消费者诟病。不断下滑的销量,与其一言难尽的产品质量,自然脱不开关系。今年以来,北汽新能源连续出现爆燃事件,让本就不容乐观的市场表现雪上加霜。

高端之路,并没有起到诱人的效果

北汽新能源似乎也明白,仅依靠中低端电动车难以形成气候这一道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旗下首款高端品牌车型ARCFOX?αT。但个性化电动车爆发的时代,比啥?一口气祭出了德·席尔瓦外观背书、L2.5级自动驾驶系统、麦格纳标准加持以及650+的最大综合续航。如此多高级背书的情况下,从新车上市后的市场反馈来看,网友对此好像并不买账,质疑依然颇多。

虽然是走高端路线的新品牌,但有北汽新能源作为前身打造,ARCFOX极狐依然不可避免会受到产品质量被质疑的影响。

车底子看似不错,格纳生产制造,确实能够为ARCFOX?αT加分,毕竟麦格纳曾为宝马5系、捷豹I-PACE、丰田GR?Supra、奔驰G级等车型代工。但加分项是整车做工,纯电车的核心是三电系统,这与麦格纳无关。

宣称是由德·席尔瓦打造,并且秉承了独创的“无边界”设计理念,整体看上去也确实与EU系列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得不说αT车头设计与小鹏最早的“试水”产品G3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开始高举高打的OTA系统,用户测了很多轮,意见来回反馈,但至今看不到任何更新。这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测试问题,就是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且就24.19万的入门价格而言,除了要和特斯拉Model?3正面交锋外,背后同样少不了要和小鹏P7、蔚来ES6等车型争夺市场。特斯拉有不断下降的价格和永不下降的逼格、小鹏有第一梯队的自动驾驶技术,而蔚来则是以换电和服务独步,客观的说ARCFOX?αT的产品并没有独到的亮点足以支持当前的售价。

更何况,还有无数人吐槽ARCFOX?αT这个车名,打字打不出来,念又念不出来。尽管从命名角度谈论一款新车能不能走俏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在信息传播飞速的时代,传播效果同样不乏为精明的营销手段。而无论是新车产品力还是命名方式,最终进入市场并且想要站稳脚跟,还是要给用户带来现阶段竞品不具备的亮点。

显然,ARCFOX?αT的市场认可度,并没有达到北汽新能源的预期,也无法挽救其因市场方向畸形,产品端更新无力,质量可靠性暴雷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大厦崩塌”。

*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网上车市日前获悉,北汽新能源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现有年产能从18万辆提升到25万辆,整体提升38.8%。

该基地目前具备12万辆卡车以及8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乘用车主要生产EU换电版,该车售价12.9万元,采用的是租用电池模式,续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电池换电。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黄骅基地原本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汽有限),在2011年建设年产2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卡车12万辆/年、乘用车8万辆/年)。随后在2015年,北汽集团重组收购北汽有限,12万辆卡车项目暂停建设。

2018年9月份,北汽集团调整战略发展规划,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资产整体转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

从2019年实际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黄骅)产业基地生产的两款新能源汽车,主要满足城市物流运输需求及出租车、网约车(如滴滴)市场需求,整车产量目标为4万台,其中,EU300换电版占3万台,407EV电动物流车1万台。该基地新能源车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释放出新的产能,有望生产EX等其他系列车型。

北汽新能源目前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零部件以及动力总成产品;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EU5等);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EU换电版);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60等)。

此外,北汽新能源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一期规划总投资额25亿元,总产能12万辆,分期实施,一期规划产能5万辆,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

根据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2029计划”,未来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共40余款全新产品。加上北汽新能源总保有量近50万辆,连续7年纯电动车销量第一,扩充产能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