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能源(2006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生去向)

2024-04-23 16:22:09

深造、企业就业、创业。

1、深造:很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主要在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或国际知名高校继续进行学术研究,专业方向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等。这些深造的毕业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企业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工作,主要分布在通信、电子、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他们在国内知名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初创公司都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如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创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创业,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的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新能源等。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东数西算”利好新能源消纳:化解资源与负荷时空矛盾

西电科技园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2006)----建设起步阶段。2002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成立。学校制定科技园总体规划,组建管理机构,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人才进驻科技园。

第二阶段(2006-2008)----快速成长阶段。以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契机,不断推进各分园区建设,园区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努力推进中介服务、技术研发、科技创业、投融资、人才聚集、科技合作等各类平台建设。

第三阶段(2008- )----发展完善阶段。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扩大科技园品牌效应。

西电科技园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西电科技园先后与新疆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市政府、蚌埠市政府、中电集团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合作。

“十二五”期间,西电科技园将继续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等功能方面的作用,努力完善科技园各项功能和支撑服务体系。同时,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优势,结合国家在信息、新能源等相关产业政策,重点在通信、电子、计算机、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电子以及光电子等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整合各方面已有园区资源,优化配置,扩大规模,增加产值,提高利润,在三年内实现整体投资规模、产值和利润翻番,重点培养3-5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宣布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10个数据中心集群。

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又一个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拉开了序幕。

毕竟,在碳中和目标确定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减碳压力明显。国家发改委人士公开表示,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分析人士认为,“东数西算”工程的本质,在于解决目前各类数字经济业态蓬勃发展所需要的算力需求与我国算力增长速度之间不匹配的矛盾。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 社会 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 社会 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同时,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仍处在较低水平。《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整体上架率为50.1%,华东、华北、华南约在65% 68%,华中为39%,而西部地区的西北和西南分别为 34%和41%,低于平均水平。

然而,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需要通过技术和空间的重新配置来缓解这种矛盾。

从工程推进节奏来看,数据中心的布局调整呈梯次推进。一方面,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确保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西部地区的能源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心的布局之所以向西部转移,首先在于数据中心迫切的减碳需求。

作为能耗和碳排放贯穿其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巨兽”,近年来,数据中心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迅速。

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专家测算,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达到2166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加44%,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2.6%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5亿吨,较2020年增加3915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14%左右。

同时,上述专家预测,“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在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行业逐步实现碳达峰并进入平台期时,数据中心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的少数行业。

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3500亿千瓦时,约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4%,电能利用率(PUE)1.30;二氧化碳排放2.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接近2%,碳排放强度(CUE)为0.76。到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总量5915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 用电量5%以上,电能利用率(PUE)降到1.30以下;二氧化碳排放约3.4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接近3%。

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据了解,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占全国资源总量的70%以上。其中,风力资源占85%以上,太阳能资源占90%左右。

更重要的是,数据中心的算力及负荷需求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缓解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用电负荷的时空矛盾。

尽管目前我国弃风、弃光率不断下降,风光消纳不断向好,但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尤其是西北部地区仍是消纳“洼地”。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光伏利用率达98%,风电利用率达96.9%,但其中青海地区的风电利用率为89.3%,光伏利用率为86.2%;新疆和蒙西的风电利用率分别为92.7%及91.10%。

国家发改委人士表示,下一步,还将强化能源布局联动,加强数据中心和电力网一体化设计,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数据中心供电。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通过“东数西算”能够将高耗电的数据中心放置在西部具有丰富风、光、水电资源的地区,不仅能够实现减碳目标,也能够拉动新能源及配套设施的建设需求。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