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

2024-05-04 20:10:32

困扰了很多人5年的一个问题,如今终于有了实锤答案。

整个地球上,除了欧洲之外,中国、美国的汽车消费趋势都在短时间内变成了,轿车越卖越差,其他车型越卖越火。

2016年时,即便是在春节期间的2月,哈弗H6在中国还是卖出了3.3万台,更是在12月时卖出了很多品牌的年销量,8.04万台。SUV越卖越火,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疑问都是,SUV会超过轿车吗?买轿车是非主流吗?

眼前,答案已充分落地。2019年时的中国,SUV份额44.17%,轿车份额48.55%二者之间无限接近。一年之后,SUV份额上升至47.91%,销量946.06万辆,轿车则为927.5万辆,首次完成反超。2021年,SUV继续以1003万辆的成绩,赢过了轿车的990.8万辆,取得二连冠。

“同一个品牌里,价格、设计、空间都差不多的SUV和轿车,现在在北京几乎8成的人都不考虑轿车,你比如特斯拉的3和Y就是典型例子,Y一出来,3立刻就不好卖了。”刘哥从业了汽车销售15年,如今是一家4S店的总经理。

而这,不仅是中国的专有现象,在轿车快速陨落这件事上,我们的速度明显不如美国。2013年时,轿车与轻型货车(包含SUV、皮卡、货车)销量份额平分秋色,而2018年时,轿车的份额已经跌至三分之一,下滑了超过16%。

强硬了130多年,但好端端的就落寞了

“别怪消费者,喜新厌旧是人类本性。”这是当年在通读各大汽车品牌历史时,很多书籍在前言就会出现的一句话。有太多案例能够验证喜新厌旧,比如通用仅仅靠着“车身除了黑色还可以是别的彩色”,就干翻了福特T型车的销量,再比如欧洲的年轻人一度以来脑海里关于汽车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是“不想买大众高尔夫,不想买但问题是没得选”,然后福特抓住了这个风口,之后福克斯推出立刻大卖。

从汽车诞生至今,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的造型都是以轿车为模型的,直到SUV和MPV的推出。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轿车和MPV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下滑,本质上只有SUV份额在持续增长。

MPV,销量份额在不断走低(2016年-2020年),中国市场年销量从240万辆降至99.89万辆,2021年时整体仍没有太大起色,只有细分市场中高端MPV有一定量的增长。

轿车的市场份额,则是从2015年左右开始不断下滑,直至2020年时被SUV超越。

实际上,“轿车Vs SUV谁更好,车企该造谁”这种话题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已经由来已久,初期因为城市SUV的发展思路均参考日系丰田、本田的思路,即用轿车底盘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使其能够装载更大的车壳、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通过性等。

不过,因为轿车与SUV的研发目的不同,这种半路出家的模式,也直接早就了初期的城市SUV除了空间更大、底盘更高之外,面对轿车有着一系列的缺点:

1.相同底盘下,SUV溢价更高,价格更贵。如,第十代思域的2016款国五1.5T版本(220TURBO)价格区间在12.99-16.99万元,而同平台且配置很大程度上接近的2017款本田CR-V国五1.5T版本(240TURBO)手动挡版本的起售价格即已来到了16.98万元。

即,同等销量下,SUV显然是比同平台轿车更好的利润来源,这也是促成了中国品牌多年间疯狂加码SUV的一个核心原因;

2.基于轿车底盘而来的初期城市SUV,噪音、舒适性、驾驶感受上相比轿车都有比较明显的劣势。早期,不论是哈弗H6、长安CS75 PLUS、传祺GS4,其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主要是个儿大、能走烂路、配置高,加速、驾控、舒适性等方面很少被用户作为利好点来提及;

3.相对轿车而言,早期城市SUV的使用成本也是明显更高,因为车重更大、风阻更大、动力技术主要沿用于轿车,最终油耗10L/100km以上比比皆是;

但是在后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SUV和轿车的研发进行综合考虑,或者专门为SUV使用特定平台。譬如,丰田TNGA、吉利CMA/BMA、大众MQB、日产CM-F平台,在2015年之后都是兼容轿车、SUV进行开发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将动力新技术赋能给城市SUV,如丰田、本田的混动,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最新一轮的PHEV技术等,实现油耗的降低和动力的提升。

简言之,经过近几年的技术迭代之后,SUV原本的短板(动力、设计、舒适性、油耗)等都在不断被补强,其原本的高通过性、大空间等也在稳步升级,形成了一种局面。

“轿车能做到的,很多SUV都能做到,但很多SUV能做到的,轿车却做不到。”

MPV面对SUV时,近几年其实也在不断的出现轿车身上的问题,即SUV越做越好,也有了MPV的座椅布局,功能性上更全能。最终,相对低端的MPV,就根本没法发展。只有价格上扬的高端MPV,能无限发挥其空间、舒适性的优势,对SUV形成打击。

而来到新能源时代后,轿车愈发不敌SUV

而随着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开始不断切换,轿车还在面临更尴尬的局面,也就是进一步萎缩。进入新能源时代,轿车更不好卖了,甚至于很多企业更不想造了。

“还是SUV更好卖,要是尺寸差不多大、配置价格差不多,就算是那些之前在网上看好了要买轿车的人,进了展厅眼睛也会不由自主的往SUV那看。基本上就是,想买轿车的人,来了100%会看看店里的SUV,买SUV的未必会看轿车。”这是蔚来汽车服务顾问给到路咖汽车的反馈。

仔细回顾一下新势力、传统车企在2021-2022年发布的重磅新车,能很明显的发现一个趋势,如今的热度不在轿车身上,而在SUV和MPV身上。

上面这张图,梳理了当下汽车市场里在新能源领域表现优秀的几家企业,在2021-2022年之间的车型推出,以及车型销量概况,能够比较明显的得到如下几条结论:

1.攻入市场的突破口,都是SUV。理想、蔚来、小鹏、大众、哪吒,这几家都是优先保证其产品在市场里能够吸引到消费者购买,对消费需求和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判定SUV比轿车更具吸引力;

2.比亚迪、特斯拉,这种积淀已久或是具备声威的企业,其产品经过市场考验后,SUV的相对竞争力也要比轿车明显更强,譬如Model Y上市后很快超过Model 3承担起主销量,以及比亚迪宋能够成为中国最畅销的SUV;

3.部分企业在市场初步站稳脚跟之后,开始逐步实现两条腿走路,如小鹏、蔚来,在轿车初步受到消费者认可后,很多消费者给予企业的反馈是,希望尽快推出基于此的SUV车型。

如,随着蔚来ET7、蔚来ET5陆续登场,但NT1.0技术的蔚来866车型热度仍然不低,销量背后反映的竞争力仍在,这比较明显的违背了电子相关产品“买新不买旧”的相关规律。

如,小鹏G9即将上市,其官方消息显示,预售2小时后订单超过3万台,订单背后所体现出的消费者热情,要比小鹏之前推出的任意一款车型都更高。尽管价格更高,但消费者热情不减。

所以,有车企敢用轿车做自己的新能源转型排头兵吗?答案是没有。率先攻入市场或者试水的产品,当下的主流车企全部选择了SUV,凯迪拉克是锐歌、日产在试水轩逸纯电无果之后是Ariya、本田丰田的排头兵是SUV、福特的排头兵是Mach-E、<a href="https://car.yiche.com/mercedesbenz/" data-keyType="MasterBrand" data-id="2" target="_b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在车辆的结构上面和传统的燃油车不同,也引发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争议。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究竟孰优孰劣?被誉为未来汽车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又是否能完全取代传统汽车,两者又有何差别?这些是作为准车主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车辆的结构上面说起,传统的汽车是通过汽油,柴油等燃烧后产生动能来带动车辆进行运转,车辆的动力总成基本上都是复杂的机械部件,在结构上面比较复杂。而新能源汽车则不同,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面是通过电机,电池,电控单元等来实现车辆的工作和能量输出,在结构上面并没有复杂的机械部件,相对于传统的汽车结构要简单。

传统汽车性能VS新能源汽车性能

传统汽车性能上面加速慢,由于传统汽车是通过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当中会存在一些能量的损失,加速机械部件需要动力的传递,也会带来能量的延迟,而新能源汽车是通过电机来进行驱动,在电机做功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车辆的动力输出,不需要通过中介传力装置来实现。简单的来说电动汽车将大约59%-62%的电网电能转化为车轮上的动能。传统的汽油车只将汽油中储存的17%-21%的能量转化为车轮的动力。

环保方面传统汽车VS新能源汽车

对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源来源是电能,虽然现有的电能基本上依靠发电厂,但这些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新能源汽车也不会排放尾气,对于保护环境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传统汽车,需要燃烧石油等,这些会产生尾气排放,对于保护环境能发挥出的作用并不大。

总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汽车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在车辆的结构上面还是车辆的环保方面,新能源汽车都是占据了优势,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那些缺点都能被有效的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