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新星新能源(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营业务)

2024-05-08 23:03:01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份。地热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特点,现已被广泛用于供暖、发电、制冷、种植养殖、医疗保健等许多领域。

凭借在油气勘探领域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公司在2000年与咸阳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咸阳地热资源的框架协议,开始从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至 今。为提高地热资源开发技术能力,公司引进外资及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与冰岛恩莱克斯公司于2006年12月合资成立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以地热供暖为主,合作开发中国的地热资源。目前中冰地热合作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冰岛国在华投资最大项目和公司发展地热的重要平台。2010年6月9日,在中冰两国***的见证下,股东双方签署了成立中冰合资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总公司的框架协议,为中冰地热合作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公司地热开发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规划、多井集输、梯级换热、尾水净化和采灌结合等配套技 术,建立了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公司依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地热资源评价、钻井工程技术、地热尾水回灌、有用组分提取、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和生产试验。同时,在地热制冷、发电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

截至2010年底,公司已取得230平方公里的地热资源开发许可,成功开发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和河北省雄县三地市场,实现地热供暖面积300 万平方米,钻凿地热井40多口,建设换热站20余座,年实现年节约标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有效减少了当地燃煤带来的污染,为我国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获评2009年中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

地热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

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开发利用地热

资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

社会和节约型社会。作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的中石化集团,积极探索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新星石油公司在2000年,即与咸阳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咸阳地热资源的框架协议,开始了从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新星公司在地热开发方面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争取政策,有序推进。地热项目当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新星公司重点抓好规划论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技术突破,适度扩大规模,实现地热开发利用产业化。

新星公司在地热资源开发领域与冰岛国Geysir Green Energy ehf.及Glitnir Bank(合称为“冰岛投资者”)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致力于促进和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中冰合作开发地热项目得到了中国***、中国政府、中国石化集团和冰岛总统、冰岛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7年10月,冰岛总统格里姆松先生访华,参加中冰合作开发地热资源报告会。2006年,中冰双方组建了第一个合资公司—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绿源公司是从事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相关工艺技术开发设计的资源型企业,作为新星公司实施地热开发项目的起步项目,承担着新星公司开发利用地热、发展地热事业的经营平台、培训平台和试验平台的功能。公司将加大地热开发技术的研发力度,在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如梯级开发、集中供给、回灌等技术和工程上,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增强地热开发的实力和开拓市场的竞争力。

公司将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滚动发展”的要求,开展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全国重点地区地热资源的初步评价、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总体开发方案、规划及可行性研究,开展对河北、天津、北京、沈阳、青海等重点地区的调研工作,为下一步产业发展布局进行资源、技术储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新能源扶持资金,积极争取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提高地热项目的经济效益。 工程服务是新星公司主业之一,分为海外油气工程和非油气工程两部分。油气工程业务主要为海陆石油钻井,以勘四平台和中萨钻井公司为支撑;非油气工程主要为道路、桥梁等公用工程建设,业务集中在中地海外建设集团公司。

勘探四号钻井平台

勘探四号平台为第三代标准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为2,000英尺,最大钻井深度为25,000英尺。先后在英国北海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作业,澳大利亚吉朗港进行适应性修理,之后执行澳大利亚钻井合同。

中萨钻井公司

中萨钻井公司是由新星石油公司与埃及石油部所属萨瓦石油公司(Thrawa Petroleum Company)于2005年8月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注册地埃及开罗,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中埃双方各持50%股份。中萨钻井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埃及石油部的首个高层次合作项目。在集团公司和埃及石油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埃及石油工程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该公司自成立至今,钻、修井机已达到16台,生产经营态

势良好。

中地海外建设公司

中地海外建设集团公司是以海外经营团队为核心、集总承包、投资、运营三重身份于一体的跨国创业集团,是新星公司的控股公司之一。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总资产35亿元,注册地北京市。新星公司持有4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已经开辟尼日利亚、安哥拉、乍得、埃塞俄比亚、喀麦隆、阿尔及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的工程市场,主要投资于公用工程建设、建材、农业以及能源、贸易等领域。连续三年入围全球ENR225强;被中国对外

承包工程商会评选为《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被商务部、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商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星公司涉足的矿业开发领域主要为盐卤矿,矿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是所属广州公司在早期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的伴生岩盐矿产。为了支持地方发展经济以及广州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投资开发的产业,独资开发了新星盐矿和与广东省盐业公司等股东合资开发了联合盐矿(新星公司的广州公司持40%股权)。生产工艺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全封闭方式。自1997年开发至今已11年。2007年两个盐矿盐卤销售量突破20万吨,创历史年销售最高水平。综合开发利用盐卤等矿业资源,立足于广东省巨大的需求市场,扩大盐卤开发规模,探索盐卤下游开发利用,走联合发展之路,并在发展中解决遗留问题。联合发展旨在充分利用好新星公司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和广东省盐业总公司的行业管理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石化积极探索应用新能源,取得了显著效果。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14年3月份报道:

近年中国石化积极拓展新的能源领域、完善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保供能力,发展油砂、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探索清洁利用煤炭资源,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质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地热资源等。2007-2012年中国石化在煤化工、生物质、地热等新能源发展上已累计投入82 亿元。

国家能源局推广中国石化地热开发雄县模式

2014年2月,全国地热能利用工作会议在河北雄县召开。会议透露,“十三五”末,地热能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中国将打造数十个“无烟城”。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已十分严重,有些地区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去年全国近一半省份雾霾天数为历史最多,京津冀地区很多城市PM2.5指数排在前十位。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供热燃煤,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迫切任务。中国石化在雄县利用地热供暖满足了县城90%以上的供热需求,为我们解决大气污染治理难题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地热能中心主任曹耀峰说,中国石化把地热资源开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单独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将新星公司定位成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公司。截至目前,中国石化拥有地热井170余口,供热面积2200万平方米,年替代标煤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

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热能源是一种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河北省传统石化能源消耗压力、治理京津冀大气雾霾有着重要意义。“雄县模式”是河北省与中国石化合作的典范,为全省推广地热能集中供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负责人表示“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先进、环境友好、造福百姓”是“雄县模式”的主要特征,这一模式得到了能源局、国土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业界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地热开发区域已经扩展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四川、天津、湖北等18个省份。下一步,新星公司将积极推广“雄县模式”,为打造“无烟城”继续做出贡献。

2009年8月,雄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石化新星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过4年多努力,雄县90%以上的供暖均采用地热能源。雄县地热资源开发CDM(清洁发展机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核,于2013年8月30日在联合国成功注册。雄县采用地热供暖后,年替代标煤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

成立专业公司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全球煤炭资源丰富,能够开采100年以上,远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如何清洁、高效地利用好煤炭资源成为人类增强能源保障的重要命题。

中国石化充分发挥在能源和石油化工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健康”的发展路线,推进煤化工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力争走在煤炭高效利用的前列。

2012年9月,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进入快速推进、专业化管理的新阶段,将有力推进内蒙古、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和宁夏等煤化工基地的建设。

生物质燃料的研发应用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

在生物航煤方面,2013年4月,中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煤首次试飞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2014年2月,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落户中国石化,标志着国产生物航煤正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在燃料乙醇方面,中国石化自2003年以来已在4省27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累计销售乙醇汽油6100万吨;

在生物柴油方面,2006年在所属石家庄炼厂建成了1万吨/年生物柴油的中试装置,先后完成了以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大豆酸化油、餐饮废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中试试验。另外,为解决生物柴油原料供应问题,正按照“林油一体化”的生物柴油原料发展战略,利用宜林地种植木本油料植物制取生物柴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柴油产业。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