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4中超落幕,贯穿始终的是上海双雄争冠大戏以及高达8队参加的保级大战,联赛精彩、刺激而又惨烈。正常观感背后,中超其实来到了一个全新的节点——“后金元足球”时代第五年,中超处于一个调整期,在阵痛和洗牌后,中超包括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有望“迎新”。当然,能否实现复苏,未来仍需各方努力。
对于泰山而言,2024赛季绝对难忘。俱乐部发生了两件事,其一是赛季初发生的补税事件,因为需要球员个人补税,球队战绩出现了大幅震荡;其二便是赛季末,俱乐部管理层进行了变更。
管理层变更后,对济南文旅或者济南方面来说,进一步降低投入是必然选择,如此才有望实现正常配资,避免过去四年的尴尬。目前来看,这项工作有望在2025年达成,至少接近于达成。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俱乐部沉重的历史包袱有望在2025赛季降到最低并在年底甩掉,其中国内球员的年薪从税后千万级别降到税前最高500万,外援年薪从单一球员税后千万欧元级别降到五名外援总额税前一千万欧元。换而言之,按照10名本土顶薪、10名本土200万级别、10名本土100万级别以及5名外援封顶1000万欧元,工资总额约在1.6亿人民币左右。算上其他费用如转会费、更换外援费用,俱乐部一年的薪资总额可以控制在2亿人民币左右,在“金元足球”时代,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够付一个外援的费用。
“金元足球”时代结束后五年,中超终究回归了理性。目前来看,目标争冠或者争取亚冠精英联赛资格的俱乐部,不计算梯队的情况下,投入在3亿人民币以上便有望进入;目标中上游不为保级困扰,投资在1.5亿人民币以上可实现;资金确实紧张的中小俱乐部则可以控制在8000万人民币左右,能否保级要看运营和管理能力。
泰山走的是一条稳妥的道路,过去四年,更多的俱乐部选择了另外几种方式,包括近乎强制性降薪、欠薪并得过且过以及走投无路选择解散。据了解,目前中超不欠薪的俱乐部寥寥无几,豪门也就是海港、申花和泰山,另外还有个别中小俱乐部也不欠薪。从这个角度讲,尽管沉重的历史包袱快要消失了,但中超俱乐部的财务状况要想彻底转向良性并不容易。
目前来看,政府支持仍有必要性,包括各级俱乐部。据说,青岛市给了海牛2000万人民币的支持,此外,城阳区在场地层面也提供了支持;西海岸则是得到了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各2000万人民币的支持,2024赛季还有1000万的冲超奖励;英博2025赛季也有“1+3+1”的支持,即冲超奖金1000万人民币、中超征战费用(保级)3000万人民币,同时,辽宁省还有1000万人民币的支持资金,此外,当地政府还会协调一些赞助费用;英博的同城球队鲲城刚刚升甲,2025赛季是“0.5+1”的支持,即500万人民币的冲甲奖金和1000万人民币的政府支持资金。
政府的支持有必要,但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也必须要提升。2024赛季,国安、蓉城等俱乐部所在地都有金牌球市,自然是大几千万级别的票房收入;泰山因为打亚冠精英联赛,票务也是5000万人民币级别。2024赛季,中甲的英博票房收入也非常不错。
让人有些失望的是,俱乐部的冠名没有什么进展,比如中超只有酒祖杜康冠名了河南队,此外,中甲是国晶酒业冠名了广西平果哈嘹。不过,鉴于2023赛季和2024赛季中超全面回暖,尤其球市日渐火热,2025赛季职业联赛的冠名,或许会有一定的突破。
从“金元足球”到“后金元足球”时代,是一个由奢入简的过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难,已经难了五年,但如今,难关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