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楝树(苦楝树风水之说是什么苦楝树风水之说是啥)

2024-04-08 14:29:39

1、苦楝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具备非常高的功效与作用,在风水学中的叫法是提升气血、化灾镇宅辟邪、提高健康指标这些,是一种较为好意头的绿化植物。

2、在小院中栽种花草树木可以为大家出示一个遮荫避凉的自然环境,另外也可以提升院落的观赏价值,此外,许多绿化植物还具备着极好的风水学喻意,对大家家里的风水运势拥有积极主动的功效,例如苦楝树。苦楝树是一种使用价值非常高的可观赏价值绿化植物,在风水学里可以昌盛家里、镇宅辟邪开运化煞,对大家家里的风水学有益。

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苦楝 二名法 :Melia azedarach Lin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科 :楝科 亚科 :楝属 植物信息,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药用价值,常用配方,主要化学成分,历史考证,鉴别测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粉末特征,化学鉴定,炮制方法,药理作用,驱虫作用,影响呼吸中枢,传递功能影响,抗肉毒中毒,延长APD,其他作用,功能主治,用药禁忌,栽培要点,采种,催芽,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大苗培育,采集,相关信息, 植物信息 学名:(Melia azedaeach L.) 科属:楝科楝属植物。 别名:又名楝树,紫花树,楝枣子。 翠树、森树、楝枣树、火棯树、花心树、苦辣树、洋花森。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宽阔而平顶,小枝粗壮。皮孔多而明显,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渐尖,缘何钝尖锯齿,深浅不一,基部略偏斜。圆锥状复聚伞花序腋生,花淡紫色,有香味。核果近球形,熟时**,宿存枝头,经冬不落。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树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状毛,旋即脱落,老枝紫色,有细点状皮孔。2回羽状复叶,互生,长20~80厘米;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先端长尖,边缘有齿缺,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长约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毫米。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约3厘米,淡**,4~5室,每室具种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苦楝树 地理分布:苦楝是古老的树种,在我国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就有楝树生长特性及育苗造林的记载。苦楝在我国分布很 广。黄河流域以南、华东及华南等地皆有栽培。本地区有自然分布,栽培套用较少。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于屋旁、篱边。北至河北,南至江西、云南、广西,西至四川,都有分布 。 苦楝树 生态习性:强阳性树,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 不严。耐潮、风、水湿,但在积水处则生长不良,不耐干旱。枝梢生长快,至生长期终了嫩梢尚未充分成熟,顶芽容易脱落,梢端易受冻害。春季主梢下部成熟部位再萌发生长,从而 形成分枝多、树干矮的特性。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须根较少,因而抗风力强,因而大树移植成活差。幼树生长快,寿命短,对二氧化硫等抗性强,具有吸滞粉尘和杀灭细菌的功能。 苦楝喜温暖气候,喜光,不耐阴,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不耐寒,在华北地区幼树容易遭受冻害,但3~4年生以上的大树,抗寒性会明显增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含盐量0.4%以下的土壤中都能生长,但以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最为良好。不耐旱,怕积水。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分枝多。生长速度快,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10年生的树其干径可达到30厘米。但它的寿命稍短,30~40年即出现衰老症状。育苗栽培:以播种繁殖为主。出种率25~40%,种子千粒重550~830千克,每千克1200粒~1800粒,发芽率60%~80%。冬播或早 春播都可,每亩播种量15~20千克,约需40~50天才开始发芽,亩产苗量1.0~1.5万株,一年生苗高1.0~1.5米。 苦楝树 绿化用途:苦楝树形潇洒,枝叶秀丽,花淡雅芳香,又耐烟尘、抗污染并能杀菌.故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疗养林的树种,也是工厂绿化、四旁绿化的好树种。 苦楝栽植技术要点 苦楝是重要的乡土树种,由于其生长迅速,材质坚软适中,纹理美观,不变形。有香气,耐腐朽,抗虫蛀,适宜作各种家具、装饰、装潢、工艺、乐器等高级用材,是木材加工业的优质原料。 苦楝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渍,能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壤中生长,病虫害少,是营造混交林的优良树种,宜在河渠、堤滩、农田林网、庄台四旁栽植。其木材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格每立方米1200—1500元。 苦楝易于栽植,主要技术措施是:打塘规格60公分见方即可,成片造林株行距以2×3米,3×4米,4×5米为宜。农田林网、四旁栽植单行株距3-4米,两行以上株行距4 5米。栽植深度应掌握在根茎以上5公分,不宜深栽,栽植后浇透水,填土踏实,在岗淤土地或低温条件下栽后要覆盖地膜,保墒增温,提高造林成活率。农田林网上栽植苦楝一定要培垄栽植,避免出现“水包树”现象。 注音:KU LIAN SHU 别名: 苦苓、苦苓仔、楝树、金铃子、翠树 形态特征 亚洲的一种速生的小乔木,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都很常见。苦楝树为落叶乔木,高可10公尺或更高。羽状复叶,各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或有锯齿,二回羽状复叶,5-9片。三四月间开花,淡紫色,香,小形,排成圆锥花序,萼钟形5裂,5花瓣。雄蕊10个,花丝相连而成筒状,淡紫色。花柱一个。果实径约1——1.5公分,卵状球形,核坚硬,熟时**。种子(即果核)光滑,长椭圆形暗褐色或**。栽培庭园中,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具。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西、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等地。 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杀虫。用于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苦楝树 根皮和干皮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亦入药,现今未用。 原记载为:花,热痱,焙末掺之。铺席下,杀蚤、虱。(时珍) 楝实(取干燥成熟果实):疏肝理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胃痛、腹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楝叶(干燥叶):止痛,杀虫,用于疝气,蛔虫,跌扑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苦楝皮 《名医别录》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 或楝Melia azedarach L. 的干燥树皮及根皮。鲜用或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与套用 1.杀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单用即效,亦可与槟榔、使君子等配伍使用,如化虫丸。单用水煎液保留 ***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或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2.疗癣,用于疥癣湿疮。可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6~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成分苦楝素有驱蛔作用。其煎液在体外对蛲虫有麻痹作用,对猪钩虫有驱杀作用。其乙醇浸液对常见致病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毒性反应常为头晕、头痛、思睡、恶心、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及内脏出血,甚至死亡。 常用配方 治小儿蛔虫:一樟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千金方》)二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斗,煮取三升,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酒服一匙,以虫下为度。(《简便单方》) 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两,白芜荑半两。为末,每服一钱,水-小盏,煎取半盏,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 杀蛲虫:楝根皮二钱,苦参二钱,蛇床子一钱,皂角五分。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 *** 或 *** 内。(《药物图考》楝皮杀虫丸) 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两,加水五斤,熬成二斤,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一两。(《湖南药物志》) 治瘾疹:楝皮浓煎浴。(《斗门方》) 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 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抽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医药》) 治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二两,薤白三两,生地黄五两,腊月猪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刘涓子鬼遗方》坐肉膏) 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蠷螋疮:楝树枝皮烧灰,和猪膏敷之。(《千金方》) 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湖南药物志》) 治蛇咬伤:苦楝树二层皮、韭菜各四两,加米酒半斤、醋四两,炖热放凉后用。伤口先行扩创,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药渣外敷,内服少许药酒。(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主要化学成分 苦楝树的干皮、根皮含苦楝素、水溶性成分 C 31 H 40 O 12,还含有其它苦味成分;干皮中还含有正三十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具有与山道年类似杀虫作用的化合物,还分离出香荚兰酸和dl-儿茶精,前者能驱除蛔虫与短膜壳绦虫。又从苦楝变种的叶子,分离出二种黄酮体:芸香甙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果实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还有4,4,8-三甲基-3β,7α,23-三羟基-胆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内酯。从日本苦楝的果实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还有楝酮乙酸酯和去乙酰杜楝质等。 根皮及茎皮有毒。果实又称苦楝子,果肉亦有毒,老乡多用果肉为糨糊糊鞋底,一可以节约粮食,二可以防虫防蛀。 果实的毒性最强。如果误食会造成头痛、呕吐、恶心、腹痛、腹泻、昏睡、 抽搐、血压下降、呼吸麻痹而死亡。 历史考证 楝《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图经本草》称苦楝。苏颂谓:“楝实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芳香满庭,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之,根采无时。”李时珍按罗愿《尔雅翼》云:“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 铃,熟则**如金铃,象形也。”本种果实、根及木皮、花、叶均入药。 鉴别测定 性状鉴别 干皮呈不规则块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3-7mm。外表面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内表面类白色或淡**。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成薄片,层层黄白相间,每层薄片均可见,极细的网纹。无臭,味苦。根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曲,厚1-5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泽,粗糙,多裂纹。干皮以皮细、可见多数皮孔的幼嫩树皮为佳。 显微鉴别 干皮横切面:外侧有3-4条木栓组织层带。木栓层常已深入到韧皮部。老皮多已不见皮层。韧皮部有切向延长的纤维束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成层;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方晶直径6-31μm,纤维壁厚,木化。初生射线喇叭形,开口处的细胞常含有草酸钙簇晶。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圆形、类圆形或卵圆形,单位或由2-5个分粒组成的复粒。根皮横切面。落皮层较厚,其内侧可见射线及颓废筛管群;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韧皮部韧皮射线波状弯曲,宽3-5列细胞;韧皮纤维排列成多层断续的环层,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方晶。 苦楝树 粉末特征 红棕色。①纤维甚长,直径15-27μm,壁极厚,木化;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厚约至14μm,方晶正立方形或多面形,直径13-29μm。②木化韧皮薄壁细胞常紧附纤维束旁,类长方形、长条形或类圆形,长43-130μm,直径15-37μm,壁稍厚,微木化,具稀疏纹孔。此外,有木栓组织碎片,有的含红棕色物;淀粉粒单粒直径约至13μm;稀有簇晶。 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醚10ml,浸渍2h,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波1ml,挥干后,滴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数滴,显红色;另取滤液1ml,置试管中,挥干后,加醋研1ml,搅拌,沿管壁加硫酸数滴,醋研层显绿色,硫酸层显红色至紫红色。(检查三萜类) 炮制方法 《圣惠方》:"锉。" 苦楝的花和叶 《博济方》:"细切。" 《斗门方》:"去其苍者,焙乾为末。" 《卫生宝鉴》:"去浮皮。" 《医学纲目》:"去皮。" 《景岳全书》间"刮去皮土。" 《外科全生集》:"去皮取白肉。"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 经猪试验表明,该药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蛔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驱蛔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川楝素,比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强。低浓度(1:5000-9000)的川楝素,对整条猪蛔虫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破坏其运动的规律性(活动增强与减弱相交替),持续10-24小时,最后逐渐转入痉挛性收缩。川楝素能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此浓度的川楝索对蛔虫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不被阿托品所阻断,提示川楝素并非拟胆碱药。高浓度(l:1000)的川楝素对猪蛔虫特别是头部的神经节有麻痹作用。这种麻痹作用,可能是虫体受药物作用后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结果。经Ammon法和瓦氏呼吸器分别测定虫体匀浆的胆碱酯酶活力和呼吸酵解,结果证明均无明显影响,表明川楝素不是通过糖代谢而起作用。另从蛔虫肌肉中的ATP和无机磷的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川楝素能使ATP的分解代谢加快,从而造成蛔虫有能量供应短缺而导致收缩疲劳,而被排出体外。高浓度的苦楝皮药液(25%-50%)在体外对小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影响呼吸中枢 大剂量的川楝素(每只大鼠,静脉或肌内注射2mg)能引起大鼠呼吸衰竭。这主要是由于该成分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延脑呼吸中枢部位直接给予川楝素(每只大鼠0.10-0.15mg),能支持上述结果。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对川楝素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轻微的对抗作用。 传递功能影响 川楝素对大鼠有不可逆地阻遏间接 *** 引起的肌肉收缩,但不影响神经的兴奋传导,也不降低肌肉对直接 *** 的反应;川楝素是1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断剂。其作用部位在突触前神经末梢,作用方式是抑制 *** 神经诱发的乙酰胆碱释放。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川楝素对小白鼠神经肌肉接头的亚显微结构有明显的作用,表现于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和突触囊泡数目减少。这两种变化不同时出现于同一个接头。 抗肉毒中毒 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具有治疗作用。对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小鼠,中毒后6小时给予川楝素,有明显治疗作用;对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猴子,中毒后24小时给予川楝素,可治愈半数以上动物;对B型肉毒中毒的小鼠,川楝素也有保护作用。此外,川楝素能明显增强抗毒血清对肉毒中毒小鼠和家兔的治疗作用。 延长APD 楝素浓度依赖性地使快反应电位复极至90%的时程(APD 90)延长,用氯化钡阻断Ik1,可取消川楝素延长APD90的作用,川楝素使慢反应电e坏腁PD延长和收缩力(FC)增强,用氯化钡后,可取消川楝素的上述作用,但延长APD的作用存在。此外,川楝素可使离体蛙心收缩节律异常,持续l小时可自动恢复。 其他作用 楝素(200mg/kg)家兔灌胃以及浓度为0.2×10(-4)mg的川楝素均对在位兔及离体兔肠的张力和收缩力有显著增加。浓度为0.2×l0(-3)mg的川楝素能使肠肌呈现痉挛性收缩。此兴奋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对抗,而不被阿托品所阻断。10%苦楝皮水浸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苦楝根皮提取物治疗小鼠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从动物体记忆体活虫数及孵化试验等方面证实,有一定疗效。性味苦,寒,有毒。 《别录》:"微寒。" 《日华子本草》:"苦,微毒。" 《医林籍要》:"大苦,大寒。" 功能主治 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用药禁忌 体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吐吐、腹痛等症状。严重中毒,可出现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新修本草》:“此有两种,有雄有雌。雄者根赤无子有毒,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时有至死者。雌者根白有子微毒,用当取雌者。” 《福建药物志》:“苦楝根皮驱虫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慎重投药。” 栽培要点 楝树以长江以南生长最好,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喜光,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含盐量0.4%以下的土壤中都能生长。不耐旱,怕积水。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分枝多。 采种 果实立冬成熟,熟后经久不落,当果实变黄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苦楝播种后4至5年开花结实,采种应从10至20年生健壮母株上采集。将果穗剪下或用手摘取,也可用木棒轻轻击落收集。果实采收后,将其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揉搓淘洗,去除果肉果皮,淘洗出核果,晒后进行贮藏。贮藏期间每隔10至15天翻动一次,防止种子发霉。 催芽 春播需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否则播后一两个月才开始发芽,幼苗出土慢而不整齐。处理方法是:播种前20天左右,将种子在太阳下暴晒两三天,用80℃的温水浸种,任其自然冷却。浸泡一两天,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混3倍湿沙。沙的湿度为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在温床上覆盖塑胶薄膜催芽,约10天左右种子开始萌动。当有1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整地 苦楝育苗地秋天深耕,春天浅耕。秋耕深度为25厘米,春耕深度为15厘米。春耕时每亩用50%辛硫磷颗粒剂1至1.5公斤,加入细土,掺匀后撒入苗圃地,消灭地下害虫。整地时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至8000公斤,过磷酸钙40至50公斤。基肥分两次施入,春翻前施入一半,做床时再施入另一半。春季2月底3月初做床,南北走向,床面宽1米,高15厘米,畦面中间略高,呈龟背状,四周挖排水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播种 春季气温上升至15℃,地下5厘米处温度达到8℃以上,将混沙贮藏的种子筛出,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两三分钟,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播前灌足底水,行距30厘米,开沟深度要均匀,沟底要平。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至3厘米,覆土后轻轻镇压。一般每亩播种量15至18公斤。 苗期管理 1.灌溉排水。种子发芽期间,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灌溉应量多次数少,每2至3天灌一次,每次要浇透浇足,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秋季雨水较多,要注意排水。 2.间苗补苗。苦楝每个核果内有种子4至5粒,成簇发芽出土,幼苗疏密不均。选阴天或傍晚进行间苗补苗,每簇选留一株健壮幼苗。移植时要带土,以利于苗木成活。对移栽后的幼苗早晚连续浇水2至3 次,通过间苗补苗,每亩应保留苗木8000至1万株。 苦楝树 3.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同时进行,采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次灌溉及降雨后,达到适耕程度时应进行松土,小苗宜浅,大苗宜深,苗木木质化期应停止松土除草。 4.追肥幼苗。期应以氮、磷肥为主,速生期氮、磷、钾肥适当搭配,苗木木质化期则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 大苗培育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育苗地,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同时做好土壤的消毒和灭虫工作。南北方向做床,床面宽1 .5米,每亩定植660株左右。秋季落叶至春季萌芽前,选阴天或无风的清晨及傍晚进行移植。移植时适当修剪主根,以促进侧根的生长。移植后做好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根系、枝条尽快恢复生长。经过两年的培育,当苗木平均高3米左右,胸径2.5至 3厘米可出圃。 采集 当长到一定时候就可以采摘苦楝皮。四时皆可采,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 相关信息 苦楝树“怀孕” 苦楝树“怀孕”苦楝树“怀孕”前埔石村村庙龙水宫后,一棵有着十几年树龄的苦楝树,树干里竟然还包裹着一棵已经七八岁大的苦懒树。 两棵树的叶子各自伸展开来,形成了“一棵树两种叶子”的现象。居民们把它们形容为“子母树”或“公母树”。 “可能是因为小鸟在别处吃完苦懒树的果实后,把种子排泄到大树上,才长出了小树。”郭老伯的家就在树旁,他说,大部分的树都被砍掉了,而它却幸运地被留了下来,“生命力太强了,砍掉的话很可惜。” 这两棵树都长得很好,有十来米高,枝叶郁郁葱葱的。然而,由于小树的树干是被包在大树树干里面的,大树的树干有些地方已经被小树“撑破”了。 郭老伯说,小树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按这种长势,今后很可能就会抢走大树的全部养分,最终导致大树死亡。 苦楝花开了 紫色浪漫征服大地 春来了,苦楝花也开了,并在嘉义以一树紫色的浪漫征服大地。 台湾的春天,百花齐放,苦楝树正以如梦似幻的紫色花朵迷惑游人。台湾原生的苦楝树,盛开时满树绿叶将细小的紫花层层包裹,因而赢得紫花树美称。 苦楝为楝科楝属落叶大乔木,又叫苦苓、旃檀、楝树和森树,闽南语俗称苦楝仔,为台湾乡村很常见的树种,常见栽种于庭院、田野或行道树。 正进入赏花期的紫花树。 苦楝树的紫花开得柔柔弱弱,一副禁不起风吹雨打模样,树形却是高大而强健。楝树除了树干粗壮,枝叶同样是柔软细致,将细小的淡紫色花衬托得更加娇媚迷人,花和树如此悬殊的差异对比,使得苦楝花开时格外地引人注目。 每年初春,苦楝树新叶初长,便进入开花期。进入盛花期的苦楝,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满树的紫花乃由许多小紫花组成,细看每一朵小花都有五片段预告瓣,白中透著淡雅的紫,在初春阳光下看来花容如似雾,浪漫满点。 普遍见于台湾乡村和都市的苦楝树,早年可是到处可见的乡土植物。除了嘉义市区可见苦楝树,春天走过东台湾、桃竹苗一带的乡野,马祖和澎湖离岛,甚至台北都会区,都有苦楝树正绽放一树的紫色花朵,为春天的宝岛带来紫色的浪漫。 台湾低海拔的乡间、原野或山麓地带,均可见到粗壮的紫花树盛开紫花的身影。而兼具耐风抗盐特性的苦楝,不仅春到夏季盛开的紫花适宜赏花,结出的种子还是早年乡村孩童把玩的竹筒枪子弹,而它的嫩芽和新叶则可当野菜炒食或煮汤。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