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绿化完成(2022南阳市1050专项攻坚行动第二阶段重点任务)

2024-04-13 05:14:20

南阳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第二阶段重点任务

开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范整治行动

对影响交通安全、城市形象,占压道路、绿化带等公共空间资源的路灯、移动公厕、公交候车亭、阅报栏、公交站牌、路名牌、变压器、配电箱、交通标志牌等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迁移改造、实施隐蔽处理。对暂不具备迁移条件的,进行美化彩化或绿化遮挡处理。

加强对护栏、红绿灯、标志标线等基础交通设施管护,加大行人违法人脸识别、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停抓拍等智慧交通设施投入,解决交通管理难点问题。严格按照规划,统筹推进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和路灯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改善居民出行环境。结合南阳环卫设施建设实际需求,按照环卫基础设施行业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一批公厕、中转站,打造完备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阳供电公司、南阳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南阳联通公司、南阳移动公司、南阳电信公司、河南有线电视南阳分公司,四区政府

开展非商业建筑擅自变更商业用途整治行动

对中心城区范围内所有建筑物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立“非商改商”工作台帐;对“非商改商”建筑物业主持有相关经营执照的,由行业审批、监管部门依法注销或撤销,配合辖区政府推进整治工作;经确定为“非商改商”行为的,对营业行为进行关停,对门头牌匾及违建部分依法进行拆除,建筑物全部恢复原貌。

巩固前期“双违”整治成果,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院延伸,特别对居民小区内的乱搭乱建进行排查,并集中整治。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四区政府

开展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项行动

编制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今年开工建设7处新建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既有停车场全部纳入统一管理,逐步实现无感支付、车位查询、视频监控等功能,提升停车泊位周转效率;集中清理未备案、私圈乱占、设置不合理停车场,常态化集中打击乱停乱放、违规收费、私占停车位等城市乱象;恢复住宅小区、专用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功能。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南阳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防办,四区政府

开展城市建筑立面修缮美化亮化行动

划分整治区域,分为重点整治区域、特殊整治区域、一般整治区域。重点整治区域主要包括交通干线、河流水系沿岸、枢纽节点、重要的城市商贸节点、历史风貌区、风景旅游区等重要节点;特殊整治区域主要包括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等。按照“规范、提质、简约、经济、美观”的原则,对违章搭建、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装饰、立面附属物、楼体广告、店招店牌七个方面进行整治,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管理。以整治清理和恢复修缮原有建筑风貌为原则,对建筑物进行美化和亮化,有效提升城市景观。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阳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四区政府

开展强弱电入地专项行动

所有新建、改建、大修道路,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住建部门负责统筹,各管线单位具体负责,属地政府配合,在施工过程中一并实施入地。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既有架空强电、弱电线缆结合城市更新提质有序实施入地工程,由城管部门排查建立台帐,各管线单位具体负责。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阳供电公司、南阳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南阳联通公司、南阳移动公司、南阳电信公司、河南有线电视南阳分公司,四区政府

开展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

对中心城区废弃工厂、停用市场、停产企业等闲置土地以及长期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建立台账,纳入全市存量建设用地数据库;按照“一宗一策”要求,对上述存量建设用地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方法,分类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单位:四区政府

开展市场外迁和马路市场整治行动

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商业网络的发展,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布局一定数量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将中心城区现有各类批发市场逐步迁出。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及时清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维护城市良好市容秩序。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区政府

开展景区景点专项整治行动

深入开展中心城区景区景点整治工作,全面消除景区设施老化、环境恶化、服务弱化等现象,全面提升景区景点环境面貌和服务质量。景区景点周边做到环境整洁,秩序规范有序,出入口及景区内部做到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无乱搭乱建、乱刻乱画、乱丢乱吐等现象;景区内水体干净整洁,垃圾箱合理布局,外观整洁,分类设置,日产日清;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停车场规范有序;景区各类管理制度健全,服务热情;注重风貌设计,提升单体建筑品位,体现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地域特色,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四区政府

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对中心城区河道上游及支流水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确保上游及支流污染物不进入中心城区河道影响城市水环境;按照道路管理权限,分别由市直单位及四区政府加快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区间路、支路等雨污合流道路提升改造,实施污水源头治理、开展污水溯源排查;开展企事业单位小区等雨污分流改造,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深基坑、地热空调排水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雨污混接错接等问题分类建立台帐、逐一整改,杜绝污水直排河道问题,按照属地管理职责,加快推进排水许可工作。

推进内河水源保障工程,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要。其中,2022年建成白河零号引水泵站、鸭河引水管道维修加固工程,实现向内河供水;开工建设鸭河双管网供水管道工程。同时,加大中水回收利用力度,增加河道换水频次,净化水体,常态化保持河道水清、水足、水质良好;对梅溪河、三里河上游的靳庄、洛洼水库实施清淤、扩容和生态景观提升等水环境治理工程;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内河区域进行精管细养,确保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南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区政府

开展城市外围绿化建设专项行动

切实抓好城市周边绿化建设工作,重点提升环城高速两侧、南水北调干渠、城区内河上游两侧以及国道、省道、县乡道等城市出入口的生态廊道绿化;抓好城市外围空闲地、荒裸地、荒坡地的绿化美化;抓好南阳外围九架孤山的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抓好卧龙区的兰营水库、靳庄水库、洛洼水库周边的科学绿化,使水与绿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宜居环境。

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责任单位:四区政府、镇平县政府

开展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行动

对城乡结合部大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提升,集中开展“双违”整治行动,开展河道沟渠水体污染治理,全面清除卫生死角,确保无积存垃圾和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现象。完善道路、人行道、路灯、排水管网、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做到功能完好,干净整洁。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动态清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维护城市良好市容秩序。开展城乡结合部沿线绿地绿带整治提升,及时补种补栽,确保无死苗和黄土裸露现象,因地制宜、因形就势进行多元绿化,建设一定数量小游园、微景观,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结合的特色生态风貌。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四区政府

实施城乡垃圾清扫运输一体化专项行动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环卫市场化运作机制,统筹市区乡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中心城区各乡镇日常生活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全部纳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建立举报奖惩考评工作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进行奖励,对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的予以重罚。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四区政府

关于绿化美化环保的相关内容

生态廊道的作用和意义如下:

一、作用:

1、城市生态廊道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生态廊道具有多种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空气和水的净化、缓和极端自然物理条件(气温、风、噪声等)、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污染物的警示等。

2、城市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环境和生物。

城市生态廊道是依循场所的不同属性,契合场所特质所建构的景观单元,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

3、城市生态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环境。

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一些小径、沿河流的景观带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游憩环境,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廊道更是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

4、城市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色网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有效地分隔了城市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既控制了城市的无节制扩展,也强化了城乡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保证了自然背景和乡村腹地对城市的持续支持能力。

二、类型:

1、山脉型生态廊道

山脉廊道是城市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源地,相依相连的山脉廊道不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栖息与繁殖,而且能调节城市气候。

2、道路型生态廊道

道路廊道是人们体验周围环境的直接途径,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纽带。在城市交通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绿化带起到分隔交通、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美化城市的作用。

3、河流型生态廊道

城市中的河流水系由小溪汇聚成江河,形成树枝状的景观格局,这种分布广泛而又相互连接的空间特征为河流廊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天然依托。

(一)严保现有绿化成果

一方面要加强现有绿化的养护工作。要加强市政公共绿化养护的招投标工作,完善绿化管养考核制度及评分标准,坚持管养不达标淘汰制度,加强对承包盐田区绿化管养单位的考核,提高绿化管养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重点保护大树、古树;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坚决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

(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有步骤开展绿化升级改造工作

对全区黄土裸露地段,特别是盐田港后方陆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解决绿化盲点造成的黄土裸露问题;重点对有路无树的路段进行调查整治,对行道树路段进行查漏补缺。为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全区绿化升级改造工作。对区域开发建设已经成形,市政设施已经完善区域,要重点加强绿化升级改造工作。2007年,盐田区完成了沙头角海滨栈道绿化升级改造工作,丰富了海滨栈道绿化植物品种和层次,园林布局、美化效果更加突出,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社会反响。2008年,可着手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绿化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可着手道路树穴改造和环境点缀工程。改造工程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地被种植量,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适当降低草坪比例,减少塑料等建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使用;对现有草坪面积过大的绿地,要合理补植乔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要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道路分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增加隔离带上乔木种植的比重,建设林荫道路;要推广立体绿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如立交桥、廊架、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地段和区域进行垂直绿化,进一步提高单位绿地生物量,达到绿化、美化、艺术化环境效果。对于区域开发建设尚在规划建设进行中,市政设施尚未完善区域,为达到绿化美化环境效果,绿化建设宜进行临时、简易绿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避免黄土裸露,改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积极落实上级政府布置的园林绿化建设任务,打造绿色生态城区

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政府布置的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任务,打造绿色生态城区,积极推进深圳市 “生态市” 建设步伐。2008年,要在全区主要道路沿线、公园、公共绿地、二线关口等地点,广种市花勒杜鹃,彰显城市特色;要继续推进社区公园建设,打造“公园之城”;在城市广场、闲置地、拆违建地等一律能绿化的地段见缝插绿等。

(四)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园林绿化工作。

强化政府在资源协调、理念引导、规划控制、政策保障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推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加强房地产项目、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绿化规划控制要求,引导企业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木地被种植量,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推广立体绿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推广屋顶绿化。同时,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利用“植树节”、“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引导社会参与生态城区建设,发动社会各界、企业、团体积极捐种、认种城市绿化树木。

科学规划,开拓创新,城市绿化向美化艺术化转变

盐田区城市绿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盐田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要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一)高起点规划

盐田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但存在可用绿化土地少,绿化建设规划紊乱,土质差,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等劣势。为此,开展盐田区绿地系统研究及其生态规划类的研究项目,高起点规划盐田区园林绿化建设,选择适合在盐田区种植的、造型优美的植被,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绿化建设或升级改造工作尤为必要。要高起点规划以乔木为主体、植物物种丰富多彩、具有南亚热常绿阔叶林特征植被,建设生态功能稳定、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增加植物资源总量,初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园林景观体系。城市绿化向美化、艺术化转变,努力把盐田区建设成为拥有美丽的海滨生态风景和山林绿地生态风景线、最适宜人居的国际化园林城区,建设成为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山、海、城”共生的“生态园林城区”。

1、坚持实行城区绿地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大力提倡低养护成本的生态式绿化,达到建设一片,绿化一片,美化一片的目标要求。

2、积极开展立体绿化,推广屋顶绿化,建造乔、灌、草、藤有机结合的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复层绿化群落,增加单位土地生物量,城市绿化向美化、艺术化转变。

3、公园绿地的建设应根据规划重点突出文化与景观特点,做到“园园有看点,个个是精品”;街头绿地应结合周边道路与建筑,处理好与城市的交通和对景关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行道树选择要充分综合考虑景观性、遮阳性和抗风性等要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建设,做到“一路一景”,树种多样化,层次分明。但应在统一中求变化,不应太杂乱。城市主干道应选择抗污染性强的高大树木作为行道树;高速路两旁尽可能留出绿化带来建设防噪林,同时兼具风景林地的作用;城市次干道应选择高大浓荫常绿树木,尽可能形成绿色廊道。

5、生态绿地则宜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逐步进行林相林分改造,修复已破坏的山体,尽可能做到绿量最大化。山体与城市衔接的区域,应用耐贫瘠、固土能力强的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必要、有选择性的对山林景观进行特色规划,使山林背景随季节变化而呈现更美的景观。对城郊山林进行系统的公园规划,建立多个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以满足市民休闲、观赏、康体健身的需要。

(二)高标准建设

对城区主要道路、重要节点、对外衔接窗口等区域,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园林绿化,凸显城区风貌和人文景观。要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道路分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增加隔离带上乔木种植的比重,建设林荫道路。在高标准建设的同时,要坚持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之路。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要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用地,同时按照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园林绿化建设用地。在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建设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减少客土使用,反对盲目改变地形地貌、造成土壤浪费的建设行为;要通过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改良土壤等措施,实现植物正常生长与土壤功效的提高。

2、加强科学规划设计。要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木地被种植量,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适当降低草坪比例,减少塑料等建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使用。对现有草坪面积过大的绿地,要合理补植乔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

3、积极提倡应用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土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气息的自然景观。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化、不必要的反季节树种,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倾向。少种棕榈类植物,尽管棕榈类植物外形较为美观,但冠幅小、调节小气候的能力有限,且棕榈类植物病虫害严重,维护成本高。虫害发生时,景观效果差,治疗不及时,苗木常常枯死。

4、实施自然生态建设。要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植树造荫。铺装地面尽量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提高环境效益。坚决纠正在绿地中过多使用高档材料、配置昂贵灯具、种植假树假花等不良倾向。减少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标准草坪、绿篱、花坛等绿地比重。

(三)高水平管理

园林绿化“三分在种,七分靠养”,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园林绿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持续发展,高水平管理凸显重要。

1、加强市政公共绿化养护的招投标工作,完善绿化管养考核制度及评分标准,坚持管养不达标淘汰制度,加强对承包盐田区绿化管养单位的考核,提高绿化管养水平。

2、要以建立生态化、人文化、系统化和网格化的绿地系统为目标,从过去局限在城市内部的园林绿地系统拓展到区域生态系统,重视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和建设。要严格执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实现从“规划建设”到“规划保护”的转变。

3、绿化管养工作走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要大力推广园林绿化节水技术,积极开展中水、雨水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微喷、滴灌等节水措施,降低园林管养成本;推进树枝粉碎等园林废弃物利用,扩大树枝粉碎制肥的产能,减少绿化垃圾占用垃圾填埋库容,发展园林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太阳能、风能等循环经济项目在园林绿化项目中的应用。更多相关信息可参考京广华艺公司网站查看。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