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绿化灌溉(河套平原的灌溉事业)

2024-04-18 11:40:23

灌溉事业长期发展的结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与荒漠这一地带性的束缚,呈现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绿荫弥望的景色。栗钙土和棕钙土只在局部地区残存,大部地区已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盐渍土广泛分布于灌区。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丰,黄河北岸山前埋藏较深,平原较浅,由10~30米减至2~3米;含水层由厚变薄,涌水量由100吨/小时递减为60吨/小时;矿化度渐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黄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约1~3米,涌水量10~40吨/小时,矿化度1~3克/升。

黄河从磴口县的巴彦高勒进入平原,至清水河县的喇嘛湾出境,长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转,河曲发达,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稳,年径流量250~300亿立方米,矿化度0.3~0.6克/升。早在秦汉时代即屯兵移民,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唐曾于后套开挖大型渠道。清中叶以后,灌溉发展较快,先后建成永济渠、长济渠、黄济渠、杨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黄河两岸已有八大干渠,灌溉面积达20万公顷。中华民国时代在后套灌区之东建三湖河灌区,在前套建民生灌区。然未经全面规划,渠系紊乱,无坝自流,旱年水不进渠、汛期泛滥成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套平原灌溉事业发展迅速,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南北两岸修建总干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积由50年代以前的16.67万公顷扩大到66.67万公顷。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黄河保护法规定,优先使用符合要求的再生水作为黄河流域节水供水的重要补充。具体来说,再生水应首先用于城乡绿化、农业灌溉等非饮用用水领域。

《黄河保护条例》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25条规定:“黄河流域各级政府应当优先使用符合要求的再生水作为节水供水的重要补充。”此规定主要是针对长期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黄河流域地区,提出了一种科学且环保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具体实施中,黄河流域地区可以通过设置再生水处理设备,将污水经过处理后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再生水,用于非饮用用水领域,如城市绿化、农业灌溉等。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还能降低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再生水的利用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水质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没有影响。

黄河保护法还有哪些内容?《黄河保护条例》是我国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而制定的重要法律法规,其中除了规定再生水的利用外,还包括黄河流域保护、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黄河保护法的实施,对于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利用再生水等节水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污水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 禁止使用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排放到水体或者地面上;对于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要设置并运行相应的处理设施。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