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绿化工有限公司(王殿辉的山西聚义实业集团董事长)

2024-05-09 03:01:56

灵石县,故老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崔家沟,地处灵石县东部边缘,西临汾河,北临108国道,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快捷便利。沿着四车道的汾河大桥,穿过巍然矗立的汉白玉石坊,记者走进了崔家沟。王殿辉,记者此次探访的对象和他的聚义集团,就扎根在这个初具城镇化雏形的山村中。在当地,提起王殿辉的名字,熟悉他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这个身材魁梧的山西汉子,凭着自己的执著、睿智和激情,硬是在这个曾经难以温饱的小山坳打造出了一个资产过10亿元的现代化民营企业 。

劈山造地

1963年,王殿辉出生于崔家沟的一个矿工家庭。当时的崔家沟,经济条件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村里唯一的联办企业洗煤厂和村办煤矿生产极为不景气。贫困的生活磨练了王殿辉的意志,高中毕业后,王殿辉被当时的国营灵石煤矿招为正式职工。那时候,在很多人看来,成为了国营企业正式工的王殿辉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但王殿辉并不满足于此,当改革的号角声传至灵石,王殿辉不顾亲友反对,毅然放弃了在当时令人艳羡的铁饭碗,东挪西借筹集了4000元,开起了副食店。自此,王殿辉走上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由于经营有方,再加上勤学肯干,王殿辉两年下来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当时他年仅20岁。

灵石什么最多?对于这个问题,灵石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山多、煤多。兴许是天公厚爱,灵石煤海滚滚,70%的面积含煤。王殿辉看准了当地这一优势,决心抓住其中的商机和财富。1986年,王殿辉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关系和积蓄,与太原一家企业联合建起了一个焦化厂。几经沉浮,王殿辉的焦化厂在2002年的集体产权置换中相继买断了村办洗煤厂和村办枣沟煤矿的产权,创建了如今的聚义集团的雏形——“聚义煤化有限公司”。

起步初期的聚义煤化有限公司是“一小两少”:规模小,固定资产15万元,年入洗原煤不过6万吨;职工少,算上老总王殿辉也才37号人;收入少,全年收入400万元,利税13万元。当时的煤炭市场形势严峻,价格低廉,销路不畅,回款困难,聚义算得上是举步维艰。不少人断言聚义必然短命,必将垮台。王殿辉的几个亲朋好友也婉转的提出是不是能将借款先还上。这时的王殿辉真是“内外交困”,刚刚启航的聚义煤化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但王殿辉却没有被困境吓倒,产权的置换,已经将他和聚义煤化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临危不惧,背水一战,果断选择了对洗煤厂和煤矿实施技改,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经营,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技改的过程中,王殿辉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靠管理出效益、凭实力赢挑战、抓机遇勤创新”经营理念,为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洗煤机械设备和矿井安全生产设备。

技改后的洗煤厂产能大增,从年入洗原煤6万吨一跃至30万吨。但洗煤厂场地狭窄,严重制约了洗煤厂今后的发展。2003年春天,王殿辉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构想——“劈山造地”。 王殿辉认为,虽然劈山造地会增加建设成本,但赢得的却是发展先机。灵石山地多,平地少,而建设用地就更少,这几年的发展,使得相关用地越来越紧张,企业要选择一块现成的建设用地很困难,如果占用耕地、林地,审批难度相当大。劈山造地不仅造福百姓,而且企业审批起来也相对容易,这样项目建设就能迅速启动,把握住现在较为宽松的政策机遇及成本机遇。

在这场劈山造地的大会战中,王殿辉带着一班人共挖走土石方210立方,浆砌石坝280平方米,修建排洪渠和下水洞360米,经过半年多的奋战,一座年入洗60万吨原煤的洗煤厂矗立在了20000平米的宽阔场地上。这半年时间中,王殿辉求亲告友,租赁装载机,赊购洗煤机,安排工匠,想办法周转资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由于休息不好外带着急上火,王殿辉整整瘦了40斤,身形魁梧的他几乎都变了形,妻子更是心疼得偷偷地直掉眼泪。

随后,煤矿的技改扩建也列项上马,不断加大了煤矿技改项目的投资力度,并先后完成了资源整合,缴纳了资源价款,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使煤矿的技术装备,安全系数、资源回收率和生产效益显著上升,原来年产仅3万吨原煤的矿井被一座年产30万吨原煤的现代化矿井取而代之。

技改后的煤矿和洗煤厂无论从产能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公司的效益也逐渐好转,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王殿辉成立了年运输量100万吨的汽车运输公司;

2005年,机修厂成立;

2006年,年产1.1亿块煤矸石多孔烧结砖的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年发运量200万吨的矿产发运公司成立……

也是2007年,王殿辉正式将“聚义煤化有限公司”更名为“山西聚义煤化集团”。从公司到集团,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标志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更使得王殿辉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梦想。

在王殿辉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足程不息”的四字横幅。这时刻提醒着他,不能小富即安,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他足程不息,不断向前。

2008年,王殿辉成功收购了中国煤炭信息网。他的思路是,将中国煤炭信息网打造成融煤(焦)炭交易、货款结算、合同担保、融资服务、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信息咨询、会展商务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煤炭商品网上交易市场。满足不同运输方式、交货方式条件下的现货和中远期煤炭交易。为用户提供竞价拍卖、招标采购、电子订货、大宗交易的服务,进一步降低煤炭购销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引导与调控全国煤炭价格行情,解决现有市场中的煤电矛盾,有力地推动煤炭市场的合理化资源配置。争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企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转型。

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灵石调研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能源资源型地区,像灵石这些个地方,原则上讲应该做大项目、大企业。因为好处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便于运用高技术,便于承担先期的高成本。”

作为煤炭企业的老总,王殿辉深知建立在一煤独大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的辉煌,当资源的优势不再时,如何摆脱煤炭依赖而谋求新的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王殿辉力主集团与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合作建设起了煤、焦、化、电一体化的循环经济生态园。这个园区是个大工程,总投资达到23亿元。包括2010年7月竣工,年入洗精煤230万吨重介洗煤厂的“山西聚义实业集团鑫鑫洗煤有限公司”;投资16.1亿元,预计在2011年底竣工,年产130万吨冶金焦的灵石聚义富康煤焦化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预计在2011年底竣工,年产20万吨甲醇的山西聚义实业集团鑫顺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2010年6月竣工,年产2.2亿块的煤矸石多空烧结砖的山西聚义实业集团鑫融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同时园区还利用砖厂砖窑余热和焦化厂干熄焦发电。项目建成后,完全是封闭运作,不污染环境。煤通过传输设备到达焦化厂,在炼焦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制取甲醇。煤矸石用来制砖,制砖产生的余热用来发电,电厂发出的电用于制砖。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实现利税9亿元,安排就业近3000人。

目前,聚义集团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10个子公司,员工1800余人,总资产过10亿,利税过亿的集团企业。

造福桑梓

聚义集团的发展壮大并没有让王殿辉忘记家乡父老。多年来,人口和土地的悬殊,是崔家沟老百姓难以摆脱贫困的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仅1000元。企业的发展让乡亲们看到了王殿辉的能力,2003年,崔家沟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王殿辉以全票通过的绝对优势被村民们拥为村委主任。自从当选以来,他勤政为民、无私奉公,处处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只要村民有难处,我能帮助解决的,我都会主动竭力解决。我要为百姓谋福利,带领全村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村里各项事业中,王殿辉把教育事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为改善崔家沟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差、桌椅板凳破旧不堪的状况,让学生有个好的求学环境,王殿辉先后筹资500多万元对原教学楼进行了改造,并新建了一幢教学楼,两幢教学大楼面积达2800平方米,可容纳600名师生。他先后个人捐资40余万元,为学校配备了30台电脑,并装备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使该村小学一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化、高标准寄宿制完全小学,让村里的孩子也都能接受像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从而成功地点燃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王殿辉关心的是教育,惦记的是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多年来,他捐助了一大批贫困的农家子弟和患病儿童,受过他支助的贫困生每年不下30人,资助金每年不下6万元。

走进崔家沟村,一条3公里长的商业街道连接着村里的休闲娱乐广场。为了修建这条路,王殿辉在2003年灵石县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建设中,率先捐资80多万元推动了工程顺利竣工。随后,他又个人投资20余万元用于村街道的改造和商业街的开发。同时,为使村民尽快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他还超前谋划,建成了整洁美观而又极富人文特色的高水准绿色住宅小区,推进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除了孩子,王殿辉也没有忘记老人。春节、中秋、重阳节、冬至这四个节日是村里的“福利节”,从猪肉、羊肉副食品到白面、大米、日用品,凡是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得到实惠。为解决村里老有所养的问题,消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王殿辉从自己的企业中出资,对户口在本村的60岁以上老人,每人按月发生活补助,且额度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增加。

在王殿辉的倡导下,集团免费对村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700多名村民在公司就业。按照国家规定一方面与所有职工签订并落实了合理合法的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给职工加入了大病医疗互助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补助,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他还扶持村民发展运输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现在崔家沟村搞运输业的有30余户,开饭店开门市的有20余户。兴建的一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千余头。

现在崔家沟村民有着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文化活动中心有容纳500人的礼堂;有篮球场,羽毛球场;有图书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还有健身房。元旦、春节、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村民都要组织文化活动自演自娱。2005年的“踢踏舞”代表灵石县在全市表演中荣获第一名。2009年的“扎西德勒”舞蹈参加了晋中社火节。五一节的拔河比赛,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扑克比赛都搞得红红火火。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让不少村民都告别了网吧、麻将桌,促进了村风文明、民风和谐。崔家沟村已经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聚义集团给中小学校捐款、给学生捐助、给病人捐赠、给单位赞助、给突发灾难救助、给公益工程资助近百次,达200万元以上。汶川地震,捐款13万元,还拿出70万给集团四川籍员工每人补助5000元;今年给云南曲靖市旱灾捐款20万元;给青海玉树震灾捐款16万元。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发展战略组委会以及县镇各级给聚义集团和王殿辉颁发了“爱心使者”,“热心公益杰出人物”“爱心奉献、捐资助学”、“捐资助教先进”等荣誉。由于王殿辉辛勤的付出和倾心的奉献,被感动的村民自发组织将写有“廉洁奉公”的金字牌匾挂在了他家的大门上。

王殿辉印象

王殿辉的办公室是一个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一套典雅的根雕茶几和几株精心雕琢过的红豆杉,书架上摆着不多的几套书籍。雅致、情调、品位弥漫于这个空间,体现着一种文化的追求。

王殿辉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但决不夸张,打招呼、礼貌语都是平平和和,脸上的微笑准确地透着应有的热情和亲近。微笑的脸庞非常光润年轻,看不出过往的艰辛岁月所留下的任何痕迹。

坦诚,这是王殿辉给我的最深的印象。交谈中你看不见他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真实表露和谦恭。或许这正是那些做事高调、为人低调者的风格。低调并不是对周边的人和事都少于关心和过问,而是工作太过忙碌。作为企业家,他比一般人繁忙很多,以至于平时就是吃顿饭都显得仓促。

王殿辉说,他始终忘不了小时候,姐姐因为母亲下地干活没有时间照顾而被石磨压得变了形的手。这是王殿辉努力拼搏创业的动力源泉: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为父母、兄弟姐妹和自己争口气,改变这里的一切,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工作时间内,王殿辉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所处的位置要求他不得不满负荷地工作。他说,“我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先在村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然后就得到办公室,没办法,事太多。”

但是工作之余,他就会完完全全地放开,什么都不想,只是休息。读书是王殿辉的一大嗜好,王殿辉爱看的书和大多数企业家所看的没有什么差别,关于哲学、关于管理、关于经营。“学习对人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他说。

“他是一个有着跨越式思维的人”。这是聚义集团员工对王殿辉的认识。在他们的眼里,王殿辉总能比常人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总能带领着他们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王殿辉有一个梦想:让自己的企业跨入全国能源企业100强,让自己的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让自己的父老乡亲过上城里人的日子。怀着这个梦想,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型跨越之旅中,王殿辉,这个身形魁梧的山西汉子正大步向前……

春日渐深,晋南大地已是处处可见绿意。

太岳山脉深处的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鑫焦化”),一株株苍翠挺拔的青松环绕着一座座昂然矗立的焦化装置,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愈发清新爽目。

置身厂区,看不见烟尘飞扬,闻不到刺鼻异味,完全颠覆重塑头脑中对传统煤焦化企业的思维定势和惯性认知,是这家“绿色工厂”最直观的视觉映像。

走进一间间厂房,一台台先进环保设施设备并行不悖高效运转,则为永鑫焦化绿色发展之路作了最好注解。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永鑫焦化何以抖落“一身灰尘”?答案并不难寻找。

走进工厂智能抗爆控制室,一组员工正在电脑前监控操作,屏幕墙上实时显示着巡检机器人正穿梭往来于焦炉地下室中,并将检测数据同步传输到控制室,焦炉生产“安全指数”一切尽在掌控。

让永鑫人引以为傲的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果然名不虚传。在这里,全封闭煤焦贮存大棚安装了23台高效雾炮,雾炮采用三级联动自动治理作业扬尘,大棚进出口安装的24套高效干雾雾帘,采用红外感应自动控制扬尘外逸;厂区安装了28台粉尘检测设施,检测设施与清扫车通过GPS传输粉尘报警信号,可直接指挥清扫车治理厂区扬尘。

值得一提的是,厂区的空气质量数据还与临汾市区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数据实时联网,数据比对,厂区空气质量指数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这些,不过是这家“绿色工厂”的冰山一角。

作为工业制造过程的核心单元,绿色工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核心对象,也是绿色改造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家集炼焦、化产回收、焦炉煤气制甲醇、甲醇驰放气制合成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民营企业,永鑫焦化多年来始终秉承“为打造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煤化工企业而不懈努力”的绿色发展理念。公司总经理牛如平介绍,自2017年工信部组织开展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以来,公司积极推进各项环保节能项目的落地实施,成立了绿色工厂管理小组,根据《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逐项完善、提高绿色制造水平,“近年来累计完成环保节能投资6.7亿元,高标准实施环保设施技术改造及建设30余项”。

2020年10月29日,永鑫焦化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独立焦化企业。“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在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方面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努力工作的褒奖和肯定。”牛如平如是说。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

传统焦化行业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巨大。

对于永鑫焦化而言,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便不胜枚举——

通过干熄焦及干熄焦发电项目,一举降低了工厂能耗水平。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公司分别建设投产的120万吨/年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和60万吨/年焦化干熄焦装置,每年节能量8.6万吨标准煤。

厂区废水“零排放”技术改造的实施同样成效明显。作为国内第一套完整工艺链的高浓盐水处理装置,焦化废水零排放项目每年可节水43.92万吨,化水浓盐水零排放装置每年可节水55.84万吨。

通过实施焦化脱硫废液制酸技术改造,整套装置的运行参数和稳定性处于国内同类装置前列。通过废液制酸项目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脱硫工艺硫资源浪费和脱硫副盐废液二次环境污染问题。生产的硫酸作为焦炉煤气脱氨生产硫酸铵的原料,使硫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

利用先进的5G通信技术开发出5G机器人智能安全巡检项目,实现了焦炉炉底无间歇智能巡检和有毒有害气体实时检测及报警,大大减少了人员处于危险区域的时间。2022年1月,该项技术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

一组组数据对比,客观地揭示了技术创新在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方面给永鑫焦化带来的效益。

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多年来,永鑫焦化从源头入手,对粗放型生产模式进行绿色改造,先后实施了120万吨/年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焦炉烟气白色烟羽治理等高排放和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焦炉无组织烟尘治理改造,VOCs治理,60万吨/年焦化干熄焦,脱硫废液制酸,高盐无机废水零排放,焦化废水零排放,空气六参数微型监测站,粉尘和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等先进、实用、有效的项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厂区无气、无味、清洁、亮化,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以循环发展为核心

资源综合利用被视为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是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要求的坚实保障。

作为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永鑫焦化长期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型煤化工企业,多年来持续投入资金,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努力做到“吃干榨净”和实现固体废物和废水“零排放”,打造上下游紧密衔接的完整产业链。

在上游,为方便精煤运输、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公司投资建设了永鑫铁路专用线;在下游,通过发电、甲醇、合成氨延长产业链,形成了“采煤-焦化-发电-甲醇-合成氨”完整产业链,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固废全部回收利用、烟气超低排放等。

为进一步推动焦化全产业链发展,永鑫焦化还大力发展碳基新材料产业,目前正在实施开发煤焦油下游微晶焦、咔唑、蒽醌、永固紫等系列产品,将打造“以化配焦、化材并举”的煤焦化材料循环经济产业新格局。

传统优势产业是稳定临汾市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今年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工业要稳存扩增、提质增效,传统优势产业要强链条、锻长板,对标“双线”、高端低碳发展。

作为焦化企业转型标杆之一,永鑫焦化自身实力雄厚、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无疑是名副其实的“链主”企业。而其引领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将有助于产业集群中的上下游企业广泛受益,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永鑫焦化就是临汾市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抹亮眼绿色。(孙宗林王小庚)

原标题:以“绿”作笔绘新篇——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绿色发展之路探析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