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蚧(红蜡蚧的防治方法)

2024-04-12 15:43:54

农业防治。冬、夏修剪时,除去虫枝,更新树冠,加强肥水管理,促发新梢,恢复树势。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后期用药。

化学防治。在产卵前调查上年春梢枝条上越冬雌成虫的数量,如每枝梢上有1头以上,则需在一龄若蚧盛发期喷药防治。特别严重时可在第一次用药后15天左右再喷1次。药剂可选用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

红蜡蚧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1、防治时间:若虫孵化期是防治的最佳时间,第一次防治可在5月30日左右,以后隔10天左右一次,连防3-4次。

2、防治方法:对灌木和色块树种选择喷雾防治,对高大树木则采用打孔注药。

3、防治药剂: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杀扑磷乳剂1500倍液等。打孔注药可用30%乙酰甲胺磷3倍液。

4、注意事项:喷雾时一定要做到均匀、喷湿、喷透。打孔时每孔做到药液以渗透不下滴为宜。

雌成虫:椭圆形,背面有较厚的蜡质介壳,直径3~4毫米,高约2.5毫米。初为粉红色,随虫体老熟,渐渐变为暗红色。介壳中央隆起,呈半球形,顶端凹陷,呈脐状。有4条白色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虫体紫红色,半球形。身体边缘在气门处陷入很深。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等于第4、5、6节之和,其余各节短。口器发达,位于前足之间。3对足均小。气门2对,气门外口凹陷很深,气门缘刺数多,中间的一根粗而长,其余的呈圆锥短刺状,有的呈半球形。肛管锥形,肛管基部有1圈骨化片。多孔腺主要分布在阴门附近,数量很多。五孔腺在气门内成带状分布。

雄成虫:体长1毫米,翅展2.4毫米,暗红色,口器及单眼黑色,触角、足淡**。翅1对,白色,半透明。

卵:椭圆形,淡红色,两端稍细,宽0.15毫米。

若虫:初孵时扁平,椭圆形,长0.4毫米,红褐色,腹部末端有2长毛。触角6节,第三、五节各有1根长毛。眼紫褐色。足的腿节甚大,长度等于胫节、跗节之和。气门凹陷深,有刺3根。第二龄时虫体呈椭圆,稍突起,紫红色,体表被白色蜡质。第三龄时,体长圆形,蜡质增厚。老熟若虫体长0.9毫米,宽约0.6毫米。雄虫较雌虫为长,约1.25毫米。

蛹:前蛹和蛹的蜡壳均为暗紫褐色,长形。蛹体长1毫米,淡**。茧椭圆形,暗红色,长1.5毫米。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