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花卉(描写菊花外在美的词语)

2024-04-18 05:33:09

1.描写菊花漂亮的词语

菊花怒放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野菊花每当秋天来临百花凋谢时,这里满山开满着五颜六色的野菊花.它们一簇簇、一丛丛的,有白的、黄的,还有紫的.有的菊花铺在山坡上,有的立在山脚边,远远看去,如繁星,如瀑布,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像一条被舞台灯光照着闪烁发光的长裙.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垂落交叉着,有着一种山林的“野味”.

傲霜的菊花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在花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千头菊千头菊是一种早开的菊花,它最早给人们带来金秋的气息.千头菊的花期很长,从八月中旬到十月中旬都开花.千头菊的茎非常多,密密麻麻地生长在花盆中,我粗略地数了一下,大约有120多根,每根茎上都会开一朵花,而且还不时地从开过花的老茎上长出新茎.新茎上又开花,于是一盆千头菊可以开很多很多花,因此叫它千头菊.

菊花瀑布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还像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着.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惟有凤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菊花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它们有的三五朵开在一起,竞相争艳,像是几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好朋友呆在一起做游戏;有的躲在芭蕉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观菊展秋风瑟瑟,我来到了徐园,想一睹这里菊展上的风采.只见展台上的菊花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红的如火,白的如云,青的如天,蓝的如水,绿的如玉,给人带来无比的享受.而在这数不胜数的品种之中,有“高山流水”、“绣花球”、“腾云驾雾”、“花狮弄球”等经精心培育的奇花异葩,而最令我瞩目的就是“银针”和“紫矛”了.

观菊展与风车相互映衬的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中立菊、有紫色的火舞菊、有白色的白玉盘……更有趣的是园丁叔叔们还把菊花装扮成各种形态.瞧,这边有三只可爱的猴子,走近一看,原来这三只猴子是由金色和粉红色相间的菊花拼成的,它们正在抢大桃子吃呢!那边有用白菊花拼成的一个个漂亮的花篮,有用紫菊花拼成的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2.描写菊花的优美词语

描写菊花的好词:

菊老荷枯 春兰秋菊 品种繁多 色泽艳丽 花形多变 展露芳颜 千姿百态 丰富多彩

深秋独放 傲霜独立 花之魂魄 红叶题诗 万种风情 清幽淡雅 五颜六色 美不胜收

芳华绝世 鹤立鸡群 一枝独秀 层层叠叠 众星捧月 宁静高远 神圣脱俗 生动传神

群芳簇拥 体态婆娑 玲珑俊秀 神韵清奇 千姿百态 姿态多变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造型独特 相互簇拥 绚丽多彩 迎风而立 傲霜怒放 傲霜斗寒 翩翩起舞 秀丽淡雅

亭亭玉立 沁人肺腑

3.形容“菊花美”的词语有哪些

1,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屈滋兰九畹,陶令采菊东 篱,谛仙醉卧花荫,老杜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2,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在遭谗被逐后,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屈原洁身自好、永远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向往大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归故园,慨然赋《归去

来辞》:“三径犹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便被后人誉为“黄花风神”。“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那菊枝摇曳的篱笆小院,几乎成了文人雅士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如唐人元稹诗云:“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极妙地道出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让人感悟到了那种特殊的爱菊之情以及

对菊花历尽寒霜而后凋的高洁气质的赞美。

3, 菊花,那种经风霜而不凋的坚贞品格尤为诗人钟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晚节留香,为人称道。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赋得残菊》诗中还以新颖的构思,对“香浓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园花飞碎黄”的即将凋谢之菊,发出了“还将今岁色,复结后年芳”的感慨,既赞扬了残菊风姿不减,余香犹在的顽强生命力,又对来年复荣充满了信心。

4,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自汉初起,人们还每逢九九重阳,同亲朋好友或家人一起食菊糖,饮菊酒,将菊花插于鬓角之上,以祈长寿如意,兼以谈诗论文或漫话家常,别是一番情趣。魏人钟会《菊花赋》中道:“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露。于是季秋初月,九日数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百卉雕瘁,芳菊始荣,纷葩晔晔,或黄或青。”极生动地描绘出了秋菊的争奇斗艳以及九九重阳的喜庆气氛。郑谷诗云:“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丛丛秀菊,带着晶莹的晨露,散发出缕缕清新淡雅的幽香,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而欧阳修却认为饮酒赏菊乃是人生一快事:“霜林落后山净山,野菊开时酒正浓”、“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咏尽秋日佳趣。 同是咏菊,我们却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里体味到了另一种意境和

5, 他深深为菊花“蕊寒香冷蝶难来”而惋惜、而不平,由此发出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感慨。而另一首咏菊诗则更加激越、豪壮:“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位古代英雄的心中眼里,满城凌寒傲霜的菊花,就是千千万万身披盔甲的农民起义军战士,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豪迈粗犷,占尽秋光,展示了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扭转乾坤的胜利景象。这两首诗将赏菊与推翻封建王朝的远大抱负连在一起,感情豪迈,想象新奇,意境瑰丽,可谓前无古人。为抗金南征北战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戎马倥偬之际不忘赏菊,在一个月朗星稀的秋夜,策马去池州翠微事赏菊,写下《池州翠微享》动人诗篇。以后,人们把岳飞观赏过的大贡菊命名为‘帅旗”,至今在菊花品种中独树一帜,号称“菊中之王”。

6, 而借菊寄情的诗歌,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词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缠绵相思怨别之情,通过赏菊咏出,令人回味再三。

7, “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秋意渐浓,当你在路旁篱下、田野山崖,看到那在寒风中摇曳吐艳的枝枝黄花,你是否也会被自然界中那弱小而顽强的生命所震撼、感动!

4.形容菊花美丽的词语、文段

娇而不躁

艳而不媚

高傲

孤傲

冷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三首)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 *** 枯黄。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5.形容菊花的优美语句、词语

持鳌封菊、春兰秋菊、孤标傲世、持鳌封菊、春兰秋菊、菊老荷枯、秋菊春兰 句子: 菊花怒放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

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野菊花每当秋天来临百花凋谢时,这里满山开满着五颜六色的野菊花。

它们一簇簇、一丛丛的,有白的、黄的,还有紫的。有的菊花铺在山坡上,有的立在山脚边,远远看去,如繁星,如瀑布,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像一条被舞台灯光照着闪烁发光的长裙。

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垂落交叉着,有着一种山林的“野味”。 傲霜的菊花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

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

在花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千头菊千头菊是一种早开的菊花,它最早给人们带来金秋的气息。

千头菊的花期很长,从八月中旬到十月中旬都开花。千头菊的茎非常多,密密麻麻地生长在花盆中,我粗略地数了一下,大约有120多根,每根茎上都会开一朵花,而且还不时地从开过花的老茎上长出新茎。

新茎上又开花,于是一盆千头菊可以开很多很多花,因此叫它千头菊。 菊花瀑布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还像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着。

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惟有凤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菊花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

它们有的三五朵开在一起,竞相争艳,像是几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好朋友呆在一起做游戏;有的躲在芭蕉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观菊展秋风瑟瑟,我来到了徐园,想一睹这里菊展上的风采。

只见展台上的菊花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红的如火,白的如云,青的如天,蓝的如水,绿的如玉,给人带来无比的享受。而在这数不胜数的品种之中,有“高山流水”、“绣花球”、“腾云驾雾”、“花狮弄球”等经精心培育的奇花异葩,而最令我瞩目的就是“银针”和“紫矛”了。

观菊展与风车相互映衬的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中立菊、有紫色的火舞菊、有白色的白玉盘……更有趣的是园丁叔叔们还把菊花装扮成各种形态。瞧,这边有三只可爱的猴子,走近一看,原来这三只猴子是由金色和粉红色相间的菊花拼成的,它们正在抢大桃子吃呢!那边有用白菊花拼成的一个个漂亮的花篮,有用紫菊花拼成的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鸳鸯菊“鸳鸯菊”的枝干稍稍有些粗,能曲、能伸并在秋风中屹立着,充满了无穷的韧性,这不正像一个男子汉的性格吗?能屈能伸,富有韧性。

它的叶子上小下大,不是很厚,稍有下垂,宛如一叶叶绿色的小舟。花朵大小中等。

虽然花心在花瓣中显得不起眼,但是花瓣却不一样了,它们好似一根绸带,微风乍起,龙翔凤舞,异常洒脱;因为整个花朵一半红,一半黄,所以像一个朝阳四射着光芒,充满了勃勃生机。 美丽的菊花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菊花的叶子菊花的叶子有的像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有的像海葵触须,弯弯曲曲;有的像鸡冠,高低不平;有的像喷泉,头顶伞状花冠。多么美丽呀!叶子上滚动着水滴,真像是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珍珠洒落在碧玉盘里,真漂亮呀! 菊花集会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风翩翩起舞。

啊,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各色各样的菊花苹果树附近生长着无数株各色各样的菊花。

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银线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向。

6.形容菊花忧美的词语

一枝独秀 层层叠叠 众星捧月 秀丽淡雅 亭亭玉立 沁人肺腑

神韵清奇 千姿百态 姿态多变 万种风情 清幽淡雅 五颜六色

相互簇拥 绚丽多彩 迎风而立 菊老荷枯 春兰秋菊 品种繁多

群芳簇拥 体态婆娑 玲珑俊秀 美不胜收 芳华绝世 鹤立鸡群

傲霜怒放 傲霜斗寒 翩翩起舞 色泽艳丽 花形多变 展露芳颜

宁静高远 神圣脱俗 生动传神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造型独特

傲霜独立 花之魂魄 红叶题诗 千姿百态 丰富多彩 深秋独放

7.写菊花美的句子

词语:娇而不躁 艳而不媚 傲霜枝

古诗:(在作文中用古诗会更增色哦!)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句子:1.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风翩翩起舞。啊,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2.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3.经过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酝酿,菊花百花凋谢的秋天怒放了,似乎是填补这时的空缺,让这萧条的秋不显得凄凉!

4.菊花随风舞剑,或者弹琴,把一缕缕秋思挥洒在淡蓝的晚风里

5.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支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且无拘无束,仿佛女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下来。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着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惟有凤尾菊才有这样奇特的境界。

6.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p.s.这些是摘抄的,仅供参考!您自己写一定更加优美!)

8.描写菊花的词语有哪些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形态可谓千姿百态,有的秀丽淡雅,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似高山流水,一泻而下,有的如妙龄女子,妩媚动人。个个如盛装的花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带给人们的是幽雅的环境。微风吹来,菊花摆动婀娜的身姿,散发着阵阵幽香,虽比不上茉莉那么浓郁,也足以沁人肺腑。

菊花的茎更是别致,粗壮挺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松树的挺拔。 菊花若是在山间旷野,无拘无束,则往往一开就不可收,漫山遍野,千里花开,如天上繁星点点,无边无际。

瞧!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议什么事情。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2、菊花色彩的描写:(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菊花色彩的描,)

问:同学们,我们知道菊花的颜色各种各样,很好看,谁能说说,花的颜色有多美?……

好,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也来说说吧。

我赞美菊花,因为秋天的菊花着色丰富,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有似火的红色,如火如荼;有赛金的**,金光闪闪;有胜雪的白色,纯洁无比;有娇嫩的粉色,清淡高雅;有淡雅的紫色,还有珍贵的绿色,桔黄的、半紫半黄的、白里掺黄的、红中带白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色彩多得似天池的五彩缤纷,使人百看不厌。

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还给各种菊花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如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月涌江流”“白浪卷沙”;**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又如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的,红色的“红叶题诗”、**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唐代·杜甫《曲江二首》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

一片段预告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暮春 , 写景 , 景点 , 哀思 , 组诗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下一片段预告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到处都欠著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鉴赏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该不会又“正愁人”。但是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段预告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段预告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然而“一片段预告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讯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就不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滋味就不怎么样了。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段预告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这是颇有见地的。然而作者没有说明要如此“反复层折”地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的原因,究竟是仅仅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

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这一联并非人们所认为的只是叙述凄凉的景象,而是对尾联哲学的阐述。如果想要理解这其中的意思那么就要对古代文人道家归隐思想有所了解了。江上小堂巢翡翠,是指快乐自由的豪放之士。苑边高冢卧麒麟,则是指人生易老,都会走向衰亡的,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也不可避免。由苑边高冢即足以见得。结合此联总体,就是说人生苦短,而面对这些则需像翡翠一样好好快乐一番,即说了前边愁思在徘徊于不徘徊之间的纠结情绪,又为下 *** 了很好的铺垫,可看出杜甫的手笔已经十分成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这两句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乐是一个人毕生所追求的,那为什么不去痛快的了一次呢。

大家可以去参考“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去理解诗中行乐的含义,这是一种极为无奈而发出的一句感叹而已。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绊此身的浮荣指的就是“左拾遗”那个从八品上的谏官。因为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此,为肃宗疏远。作为谏官,他的意见却不被采纳,还蕴含着招灾惹祸的危机。这首诗就是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到了这年六月,果然受到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明乎此,就会对这首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

这是“联章诗”,上、下两首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下一首,即紧承“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

前四句一气镟转,而又细针密线。仇兆鳌注:“酒债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须尽醉。二句分应。”就章法而言,大致是不错的。但把“尽醉”归因于“七十者稀”,对诗意的理解就表面化了。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而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为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要日日尽醉呢?

诗人还不肯回答读者的疑问,又逼进一层:“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行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至“寻常行处”,都欠有“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得个醉醺醺。 诗人对这这究竟是为什么终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意谓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就“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吧!这是愤激之言,联系诗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难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一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佳句,叶梦得曾指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石林诗话》卷下)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七十古来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段预告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非常值得珍惜。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无比恬静、无比自由、无比美好的境界。可是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存在不了多久了。于是诗人“且尽芳樽恋物华”,写出了这样的结句: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穿光”一联体物之妙,不仅在于写小景如画,而且在于以小景见大景。读这一联,就能唤起春光明媚的美感。蛱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深深见(现)、款款飞的。失掉明媚的春光,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那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力避倾囷倒廪,而要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像未写之景。“一片段预告飞”、“风飘万点”,写景并不工细。然而“一片段预告飞”,最足以表现春减;“风飘万点”,也最足以表现春暮。一切与春减、春暮有关的景色,都可以从“一片段预告飞”、“风飘万点”中去冥观默想。比如说,从花落可以想到鸟飞,从红瘦可以想到绿肥……“穿花”一联,写景可谓工细;但工而不见刻削之痕,细也并非详尽无遗。例如只说“穿花”,不复具体地描写花,只说“点水”,不复具体地描写水,而花容、水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其时京城虽然收复,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就极见伤春之情,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片段预告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曲江二首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思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为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这是颇有见地的。然而作者何以要如此“反复层折”地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究竟是仅仅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就写到了人事。或谓此联“更发奇想惊人”,乍看确乎“奇”得出人意外,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中。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着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面对这残败景象有什么办法呢?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难道“物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怀消愁愁更愁”而已,“乐”云乎哉!

绊此身的浮荣何所指?指的就是“左拾遗”那个从八品上的谏官。因为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此,为肃宗疏远。作为谏官,他的意见却不被采纳,还蕴含着招灾惹祸的危机。这首诗就是乾元元年(758)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到了这年六月,果然受到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明乎此,就会对这首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

这是“联章诗”,上、下两首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下一首,即紧承“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

前四句一气旋转,而又细针密线。仇兆鳌注:“酒债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须尽醉。二句分应。”就章法而言,大致是不错的。但把“尽醉”归因于“七十者稀”,对诗意的理解就表面化了。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而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为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要日日尽醉呢?

诗人还不肯回答读者的疑问,又逼进一层:“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行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至“寻常行处”,都欠有“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为什么?

诗人终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意谓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就“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吧!这是愤激之言,联系诗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难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一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叶梦得曾指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石林诗话》卷下)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七十古来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么恬静、多么自由、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于是诗人“且尽芳樽恋物华”,写出了这样的结句: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穿光”一联体物之妙,不仅在于写小景如画,而且在于以小景见大景。读这一联,难道唤不起春光明媚的美感吗?蛱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深深见(现)、款款飞的。失掉明媚的春光,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那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力避倾囷倒廪,而要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写景并不工细。然而“一片花飞”,最足以表现春减;“风飘万点”,也最足以表现春暮。一切与春减、春暮有关的景色,都可以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中去冥观默想。比如说,从花落可以想到鸟飞,从红瘦可以想到绿肥……“穿花”一联,写景可谓工细;但工而不见刻削之痕,细也并非详尽无遗。例如只说“穿花”,不复具体地描写花,只说“点水”,不复具体地描写水,而花容、水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为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