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鉴赏与应用(花卉的鉴赏与应用)

2024-05-14 20:23:23

玫瑰花的效果和效果是什么? 玫瑰花有鲜花女王的名声,又称月亮红,其颜色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 那玫瑰花的效果和效果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小编。

园林绿化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玫瑰花的价值非常重要,在南北园林中,玫瑰花是最常用的花卉。 玫瑰花一般是春季的主要花卉鉴赏。 开花期不仅很长,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大多数花园都喜欢玫瑰花,可以做成盆景,也可以做成花篮。

可用于创建连续的花栅栏和花墙,通常用于机构,学校,社区,广场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减少邻里的噪音污染。 同时,玫瑰花也可以净化空气。 它是吸收有害气体的强大助手。 它可以充分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氟化氢,苯和苯酚。

玫瑰的根,叶和花能够用作药物,具有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循环,排毒和减少炎症的作用。 在中医中,还认为玫瑰的甜味和温暖将具有减少肿胀和解毒,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进入肝脏后的月经的作用。 但是,由于玫瑰的痰,气和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它们常被用来控制月经不调和痛经。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古人赏花有哪些讲究

  原文:

 桃花行

 清代:曹雪芹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译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绽开春风柔柔地吹拂,帘内的少女情绪慵懒无心梳妆。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帘外的桃花和帘内的人儿,人和桃花相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春风像故意掀开帘栊的一角,桃花想要看看佳人帘子却不肯卷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帘外的桃花开得依然很艳,帘里的人儿却比桃花还要清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花儿如果懂得怜爱佳人的话它也会忧愁,风儿把她们互相怜惜的心思透过帘子传递。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东风穿过了斑竹作的帘子,桃花开满了庭院,庭前的明媚春光只是让人倍增伤感。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青苔长满了院子,门几虚掩,落日下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边。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凭栏的人儿在东风里暗暗哭泣,穿着红色的纱裙悄悄地站到桃花旁边。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桃花桃叶相互交杂乱纷纷的,花儿吐出了新红叶儿翠绿如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桃花盛开时桃树好像被烟雾笼罩,如火似荼的桃花映红了楼台,照红了墙壁模糊一片。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织女的织机上烧破了鸳鸯锦被掉落在地,春梦正酣要移走了珊瑚枕才能醒来。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侍女用金盆送了水进来,面容的倒影蘸在清冷的泉水中。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胭脂的颜色这么鲜艳有什么能和它相似呢?花的颜色像愁人的血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如果将人泪和桃花相比的话,泪水任它长流桃花仍然妩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含泪去观赏桃花泪水容易干枯,眼泪干了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凋谢的桃花遮掩着面容憔悴的人,桃花飞去人也疲倦天色已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照着月痕。

  注释: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lǎn)。

 桃花帘外东风软:“帘外桃花东风软”的倒装。帘:用布、竹、苇等做成遮门窗的用具。东风:即春风。东风软,即春风徐徐吹来,轻柔和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内桃花晨妆懒”的倒装。桃花指人,即黛玉自己。晨妆懒:早晨由于伤春而没有情绪梳妆打扮。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隔:间隔,距离。李白《江行寄远》诗:“疾风知片帆,日暮千里隔。”

 东风有意揭帘栊(lóng),花欲窥(kuī)人帘不卷。

 栊:窗上的棂木或窗户。帘栊即门帘或窗帘。窥:观看。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仍旧:也作一仍旧贯,即照旧行事。瘦:肌肉不丰满,指病态、愁容。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解:懂得,知道。隔帘消息:指帘外桃花与帘内少女互相怜惜的情绪。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消息:音讯。隔帘的消息只有春风送递。伤:悲伤。伤情,即忧思之感。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闲苔院落:庭院里长满了荒凉的青苔。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茜裙:茜纱裙,红色的裙子,这里是指穿着茜纱裙的人。茜是一种根可作红色染料的植物,这里指红纱。偷:即悄悄的。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纷纷:杂乱貌。花绽:花已饱满裂开。叶凝碧:桃叶颜色碧绿。

 雾裹(guǒ)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烘楼照壁:火红的桃花颜色反映到楼阁和墙壁上,或指桃花颜色很红,烘托得楼房和墙壁十分美丽。因桃花鲜红如火,所以用“烘”“照”。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hān)欲醒移珊枕。

 天机:天上织女的织机。鸳鸯锦:带有鸳鸯图案的丝织物。传说天上有仙女以天机织云锦,这是说桃花如红色云锦烧破落于地面。春酣:春梦沉酣。亦说酒酣,以醉颜喻红色。珊枕:珊瑚枕,即珊瑚做的枕头,或因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而用其词。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zhàn)胭脂冷!

 金盆:铜盆。香泉影蘸:面影映在清凉的泉水中。影蘸:即蘸着有影,指洗脸。“影”,程高本误为“饮”。北齐卢士琛妻崔氏有才学,春日以桃花拌和雪给儿子洗脸,并念道:“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后传桃花雪水洗脸能使容貌姣好。胭脂:在此指涂了胭脂的脸。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人之泪:人的泪像胭脂一样红,是说流出的是血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憔悴:瘦弱萎靡,也泛指受折磨、困苦。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lóng)空月痕!

 杜宇:即杜鹃乌,也叫子规,过去有“杜鹃啼血”的`说法,传说古代蜀王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此鸟,啼声悲切,又说它的叫声很像说“不如归去”,所以后人称杜鹃为杜宇。《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日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一称杜主。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字之魂。”寂寞:寂静。

  赏析:

 《桃花行》是继《葬花吟》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宝琴让他猜是谁做的,宝玉一猜就中:“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开玩笑地骗他说是自己作的,宝玉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宝琴又用杜工部诗风格多样来证明宝琴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诗,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以上《红楼梦》中的原文在各版本中语句可能会有所出入)。

 《桃花行》确实充满了哀音,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就是明显的预言。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

 黛玉寄住在贾府,“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她这样一个具有叛逆思想的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会感到极大伤悲痛苦和压抑。《桃花行》一诗,以深沉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林黛玉内心的忧伤、痛苦。通过以灿烂鲜艳的桃花与寂寞孤单的人的反复的多方面的对比、烘托,而塑造了一个满怀忧虑、怨恨而又无力自拔的贵族少女的自我形象。林黛玉以花自喻,抒发了内心深底的无限感慨。“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是她自我的哭诉与写照。宝玉与黛玉有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础,所以宝玉一看就知道“自然是潇湘妃子的稿子了”。诗中表现了黛玉的苦闷,一是由于她过着令人窒息的生活,感到了未来的不幸,发出了哀音;另一方面,是她思想矛盾的反映,她要冲破束缚,又没有力量撕破罗网,因而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和忧郁,让人给予她无限的同情。

 《桃花行》与《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的基本格调是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诗谶”的成分。《葬花吟》既是宝黛悲剧的总的象征,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第二十七回脂批)。《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描写宝玉读这首诗的感受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并且借对话点出这是“哀音”。不过,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这种象征或暗示写到隐约可感觉到的程度,并不把全诗句句都写成预言,否则,不但违反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也就不可取了。

 这首桃花诗可以分为三段,开头十句为第一段。诗歌的开头即展现出一幅“帘外桃花帘内人”的对比鲜明的生活画面。帘外春风软吹(柔和的吹),桃花盛开,帘人内却是“晨妆懒”,“比桃花瘦”,有着无限的愁苦。“人与桃花隔不远”,更显出这一对比的强烈,突出了帘内人儿的惨苦。帘外桃花帘内人,仅只一帘之隔,隔帘春天的消息已被春风吹透,而帘内却没有丝毫春天的气息;春风、桃花亦不是无情物,“东风有意揭帘栊”,花亦“欲窥人”,但帘偏就“不卷”,于是,帘便成了一种象征,一种阻隔帘内人享受春之幸福温馨势力的象征。“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透过诗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对于阻碍她追求自由幸福的封建正统势力的抗议。诗中的花与人是在对比中出现的,但是,在感情形态上,花与人却又存在着联系的纽带。“花解怜人花亦愁”,是说花如果懂得怜悯人的话(花若有情),花也要为人发愁。这就为后文花人交融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在花与人的强烈对比中,可以看到了一个孤独伤感的观花人形象。观花人即是帘内人,她是在桃花盛开、一片春色的烘托下凸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里诗对环境的渲染,已由远及近,写到了院落庭前。帘外处处是春色,令帘内人触景伤情。在落日斜照里,凭栏而立的观花人就是一袭剪影,伶俜孑立,格外孤独。诗歌用重笔表现了观花人的伤悲:“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形神兼备,既写出了观花人可怜且可叹的形体之态,更见出观花人的神伤。接下来四句,是观花人眼中的景物,它们是对观花人神伤有力的反衬。花红叶碧,生机勃勃,千树万树盛开的桃花,如烟似雾,笼罩了一切,映红了阁楼照亮了墙壁,花红得那么热烈,在观花人眼中,自然是值得羡慕的,然而此时此刻,却又令人如此神伤。前有“凭栏人向东风泣”之句,泪眼看花,自然是红得一片模糊。诗句中“红模糊”三字,既是花红繁盛的形容,也是人精神恍惚,泪眼观物造成的印象,最是含蓄,也最是传神,深婉的表现了观花人的忧伤悲苦。

 完成由花人相映到花人交融的过程,写出帘内人向花寻求慰藉、解脱的感情流程,以及对于这种愿望最终仍难免要落空的痛苦心情。在这一段中先垫上一句:“天机烧破鸳鸯锦”,将两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天机烧破鸳鸯锦”即“烧破天机鸳鸯锦”之意。天机,为天上织女的织机。烧,极为形象地写出盛开桃花之红,花红似火。这还是上一段“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的意境。与花红热烈成鲜明反照的是人的情懒意怠。诗中时间的流程也是值得读者留意的。诗的开头写到帘内人“晨妆懒”,还是早晨。诗的中间写到“斜日栏杆人自凭”,已是时过中午,日已偏斜。这里写到侍女送水来,接着后文又写到“花飞人倦易黄昏”,这已是黄昏时刻了。诗从时间流程上也反映了人物阴郁缠绵的心境。处于这种心境的人自然是“见花溅泪,见月伤怀”,任何一件事都可能触发她那忧伤的情怀的。诗从洗脸这一生活细节上又展开了描写。处在特有心境的人,从洗脸的泉水倒映中看到自己脸上残存的胭脂,便展开了联想,“胭脂鲜艳何相类”,把胭脂、花的颜色、人之泪三者巧妙的扭合在一起,人之泪之所以能和红色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当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不是说这泪真是红色的,但在愁人的感情世界中,这泪也不是一般的泪,是泣血的泪。至此,作者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桃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了,达到了花人交融的境界。但是,正如俗话所说,桃花命薄。这也就是说,人与桃花都不会有好的命运,而作者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尽管说“泪自长流花自媚”,花在眼前尽管还是明媚媚人的,但到春尽之时,泪流干了,花也就憔悴了。这就是“泪干春尽花憔悴”的意思。同病相怜,“憔悴花遮憔悴人”,然而,黄昏无情,结局必然就是“花飞人倦”,“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诗的结尾四句已纯是“哀音”了。黛玉寓情于景,杜宇悲鸣,春已归尽,花也谢去,人去楼空,帘栊寂寞,空余月痕,这是一个注满黛玉悲伤情思意绪的悲凉凄楚的意境。这样的一个结尾隐喻了黛玉夭亡的悲惨结局,这样的“伤悼之句”就连那“尘世浊玉”的宝玉看了都要“滚下泪来”,便是读者看了,也是要深受其悲切情怀的强烈感染的。

 《桃花行》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全诗情境融洽,构思奇巧,对比鲜明,使诗的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语言清爽,语势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体味一下,却又感柔肠百转,感人至深。在《桃花行》里表达的情感,属于黛玉自己的情感要远比《葬花词》要来得浓,来得重。《桃花行》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在它的形象中,始终活跃着一个灵魂,这就是黛玉的个性。黛玉见月落泪,对月感怀,正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的表现。她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寄人篱下,浸泡于悲与愁的泪水之中,对于爱情理想愈来愈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命运前途感到愈来愈难把握,面对大好的春光与盛开的桃花便触发了她的心事,如此的情与景会,意与象通,于是在桃花身上,便寄托了要冲破牢笼享受春光的向往,也凝结了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深重的忧伤痛哀,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也正是这个原因,宝玉一看,便知是黛玉之作,尽管有人故意自充作者,也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判断。他说的好,其“声调口气”都是林妹妹的,也是因为林妹妹“曾经离丧”,故能作此“哀音”。

中国人赏花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赏花时不仅追求多形式、多层次的美的享受,而且更追求由此而获得的心灵上的感受。按时代先后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茗赏等。其中以唐代之酒赏、五代之香赏、明代之茗赏最具特色。广西南宁那些花儿花艺曾在广西第三届园林园艺博览会上策划了“隋唐士子”赏花会活动,就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插花艺术的起源,近距离感受古代少男少女们是如何用插花品茶怡情娱乐的。

曲赏: 赏花咏歌,为唐代所好。《花九锡》中“翻曲、新诗(咏)”就是一例,以新编的曲子与脱俗的诗词对花吟咏,使视觉与听觉都尽情享受,相得益彰。

酒赏: 插花饮酒源自唐代,罗虬《花九锡》有“美醑—赏”之说。主张一面饮醇香美酒,一面赏花乃能尽兴。酒赏有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神会效果。插花酒赏的风气,直到宋代尚十分流行,尤其应用于宴会之中。欧阳修诗云:“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开花。”曾插花百瓶,醉饮其间,传为美谈。

香赏: 插花燃香源自五代韩熙载,他认为“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犀宜龙胆、酴麋(蔷薇的一种)宜沉木、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詹匐宜檀”,是为“五宜”。其后盛行于宋元两代,宋代十分流行,为民间“生活四艺”之一形式。以花朵天然香味巧配燃香,对插花情趣之增进有奇效。直至明代,袁宏道以“香赏”易残害花命,视为“花祟”而极力反对。

谭赏:就是谈论品花。古人品茶有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品花亦如此。品花重在品论花木形态之美及插作结构与心得体会之趣,是理智的赏花,可提高创作与鉴赏水平。

琴赏:琴是古代文人四艺之首,用以怡情养性。对花抚琴要琴与花配。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中道:“弹琴对花,惟岩、江梅、茉莉、荼蘼、詹卜”。这些花色雅香,称得上品评标准。文人花可配以七弦、阮咸等乐器,宫廷花则管弦交响,于清韵中领略个中美意。

茗赏:插花品茗在宋代已流行。宋代将“插花、点茶、焚香、挂画”合称生活四艺。古书上常见插花品茗的画面,只是到了明代更加巧妙结合而已。明代袁宏道极力推崇,其《瓶史》中曰:“茗赏者上也,谭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茗赏被称为“醒者的艺术”。

古代曾有很多赏花的讲究。比如,如何观“色”?如何闻“香”?如何品“姿”?如何赏“韵”?此外,还有专门的《花历》记载不同月份看哪些不同的花。

古人赏花首先看花之色。玫瑰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古人称为“养眼”。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称:“故知色之绝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类。”什么样的花色最为绝美?古人以一个“艳”字概括。何谓艳?就是色彩鲜明。在春天,花之艳是红色,“万紫千红总是春”;到秋天,花之艳则非**莫属,“菊黄蟹肥秋正浓”。在《忆江南·江南好》中,白居易因为“日出江花红胜火”而倾倒,发出了“能不忆江南”的感慨。

闻花“香”:古代花分九品。李正封诗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谓“国色天香”,缺一不可。古人看重花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荀子·礼论篇》即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极品,则称为“天香”,与生俱来,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称作“天香”,如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写的是牡丹花香;唐诗人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的是桂花香。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是兰花之香。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品花》中,将花卉分成九品,第一品有9种,兰花为一品之首,后面依次为牡丹、梅、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阳。

赏花“姿”:花以形势为第一。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陈道复的《题秋海棠》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花姿有横、斜、曲、直、垂、悬之分,各有特长,犹如妙龄女子的身姿:横姿恬静,斜姿豪放,曲姿婉约,直姿庄重,垂姿轻柔,悬姿飘逸。各种花姿,在盛开时节竞风流,即如五代文人徐铉在《柳枝词十首》中所说,“新春花柳竞芳姿”,但徐铉本人“偏爱垂杨拂地枝”。花的斜姿曲势似乎更受古人欣赏,而这种姿态以梅姿最为典型。

品花“韵”:韵乃花之品质和精神。古语云: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骄疏雨,菊傲严霜。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其实,花韵即花之品质,欣赏花韵,就是看花之象征。常见花卉之韵,古人都有说法:梅标清骨,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兰挺幽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丹桂飘香月窟,百合如意安康……

看花“历”:不同月份赏不同的花。明代《花历》称: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腊梅。古人赏花还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的《花历》称:“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除了花期,赏花还要选择“良辰”,有“良辰”才有“美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时间段欣赏,所得感受完全不同。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