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7高考理综答案(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难度如何的最新相关信息)

2024-05-14 20:41:12

2017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部分,较好地贯彻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命题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主旨的指导思想。在保持历年来一贯的严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基础、体现方法、突出思想、考查能力,力求公平、公正、客观、全面。试卷的整体难度呈阶梯型分布,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高校科学地选拔人才,对高中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试题也考虑了不同省区的教学实际。

命题难度:稳中有升

今年的试题总体难度较往年有所上升,灵活性增强。选择题整体难度比往年略有上升;实验题考察形式新颖,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变通能力要求较高;计算大题设问层次分明,计算难度有所下降,但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提高;选考题比较中规中矩,平稳过渡。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的难度起点都较低,都是由易到难的连续性难度设计,易、中、难比例合理,以中等难度为主,拓宽难度分布范围,对大部分层次的考生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多数题目难度不大,但计算题依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较明显的选拔效果。

2017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化学试题整体特点为:选材新颖,稳中有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近三年选择题考点没有太大变化,去年的压轴选择题比较新颖,是一道结合周期律考察的元素推断题,今年的压轴选择题回归选修四的酸碱滴定曲线,综合考察反应原理的相关考点。三道必做大题一般是实验题、流程题和原理题的出题顺序,今年仍然秉承了这一出题顺序。2017年全国Ⅰ卷跟往年相比,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整体难度比去年略有上升,个别题目情景新颖,考查灵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三、试卷整体分析

源于教材 回归课本

试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选择题侧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考题的内容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如10题中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35题基态钾原子的能层特点与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等,为课本上内容的延伸,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能力立意 难度适中

工业生产流程题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化学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但不管如何灵活多变,工业生产离不开反应原理中的方向、速率和限度问题。Ⅰ卷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为载体,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转化率升高等问题,综合性较强。第(4)问的过氧键数目比较新颖,但问题并不难,抓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可解决。

很多同学遇到反应原理问题就头疼,这种纯理论性的知识拼出一道综合题,学生经常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去解决。Ⅰ卷的原理题延续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考查学生应用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转化率、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理论联系实际。此题(1)(2)问难度不大,区分度在第(3)问。实际上,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简化解题思路。第(3)的问题是改变条件后转化率的变化情况,那我们只需要从列三段式计算考虑问题即可。

突出实验 重视基础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实验题以蛋白质中氮含量测定出发为背景,考查方式较前几年稍显反常,重视基础操作和流程,在描述实验现象和解释原因上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在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回归化学本质。

结语

总体上看,本套试卷为一套好题,在考查问题的灵活程度方面、考查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方面都很到位。2018年的考生朋友,复习时要注重双基,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题干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建议同学们从高一、高二的学习中,就开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落实,在高三复习中挖掘教材中的试题素材,进一步提升学科能力。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