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钢管(新能源钢管)

2024-04-12 05:33:37

文/马骁进

7?月?14?日,宝马通过网络直播向全球发布了?iX3,这完全可以理解为宝马旗下第一款正式且能打的纯电动车型,因为?i3?明显只是宝马新能源试水的作品。至此,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奥迪旗下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都已经亮相。那接下来我们用数据说话,看看三款代表了传统豪华品牌实力的电动汽车表现如何。

关于车身形式

在真正意义上的首款纯电动车型的车身形式选择上,德系三驾马车竟然颇为心有灵犀,无一例外的都是?SUV?车型且都是中型及以上尺寸的?SUV。而至于为什么是?SUV,我想除了顺应?SUV?潮流之外,更多的是出于对平台的妥协。

无一例外,iX3、EQC、e-tron?均是出自于自家燃油车平台的产物,用通俗话讲叫做“油改电”。iX3?与?X3?同平台、EQC?与?GLC?同平台、e-tron?与?Q5?同平台,在燃油车平台上做电池布局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既要节约新车开发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又要满足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排布且达到一个相对可观的续航水平,空间大且底盘高的?SUV?便成为了最好的车身形式。

关于电池组

三款车型中续航里程最长的宝马?iX3?在相对宽松的?NEDC?工况下续航为?500km,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使用表现可能也就是?400km?左右的水平,这还是一款要到年底才能上市的新车,如此这般的续航表现确实有些寒酸。但回头去看三款车的动力电池组的选择和设计就会发现它们从根源上就不是在追求续航水平。

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迪,e-tron?这套?95kW·h?的电池组可用容量却只有?83.6kW·h,在电池前后锁定了?4%?和8%?的电量。这样做的坏处非常明显,可用电量变少,续航里程短了,但优点也有两个,一是避免过充过放造成电池失稳保证安全,二是充电功率能够较长时间维持在峰值。奥迪官方宣称?e-tron?在?30?分钟可以完成?0-80%?的充电,同时在电量达到?75%?的时候充电功率仍维持在?120kW?以上,这真的很强。

同时,e-tron?是软包电池路线,相比于常见的圆柱和方形,软包的比能量更高。但与此同时,使用软包电池的?e-tron?电池能量密度却又远落后于一些圆柱电芯的使用者,e-tron?对于电池碰撞安全和热管理的追求是其根源。

多层铝合金骨架和铝合金外壳即便是在发生事故时也能给与电池组强大的保护,而超过?40?米长的液冷管路以及模组之间的导热凝胶则是控制电池组温度的有力保障。奥迪对于电池组的保护可以说相当极端,当然这也让?e-tron?的整备质量直接飙到了?2630kg,再加上本就不多的可用电量,续航短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哦对了,说到安全,还必须得提一句那个曾经让众人震惊的奔驰?EQC?为保护前电机而设计的钢管“副车架”。

关于电机

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选择基本就两种,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而这二者的优缺点也都已经相当明显了,所以电机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车辆的调性和定位。从趋势上来看,永磁同步的适用范围正在变广。

但是宝马?iX3?有点另类,它这个电流激励同步电机像是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的杂糅。宝马第五代动力总成,将电机、减速器与控制单元整合为一体,同时电流激励同步电机在高转速时也不会有退磁的风险。所以相比于?i3?的电机,iX3?的电机最高转速提升到了?17000?转/分,功率密度也提升了?30%。

关于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一直被认为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但有些让人遗憾的是,三款车型在辅助驾驶层面的布置依然是偏于保守。

曾经奥迪?A8?宣称达到?L3?级别自动驾驶,但是却又在今年放弃,原因是目前还没有针对?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框架。但是回到?e-tron?上来,奥迪未免也太过于保守了,仅装配?ACC?自适应巡航,甚至指导价?692,800?元的时尚版车型仅有定速巡航,没有盲区监测、没有车道保持,这还去哪儿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奔驰在?EQC?上打造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以及打灯变道功能,只是?L2?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十几万的国产车已经比比皆是。

宝马目前还没有公布?iX3?的辅助驾驶系统,但大概率会是?L2,结合宝马?X5?的?ADAS?系统表现,我认为?iX3?这套辅助驾驶虽然可能在功能上难有亮点,但是实际使用表现或许不错。

总的来说,国内豪华品牌销量钉子户的?BBA?在向新能源转型上都拿出了相当大的决心以及壮士断腕般的口号,但是在其首款车型的硬实力上还是写满了“保守”。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还是续航、辅助驾驶等硬实力上,它们都没有像特斯拉那样做到极致,这可能是传统老牌豪华品牌对于口碑、成本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无所谓好与坏,只是少了那么点钢铁侠改变世界的英雄气息和魔幻色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对于某个缺陷的产生原因感到困惑,觉得需要洋洋洒洒上万字才能解释清楚?但是,我将为你简化这个问题,总结出几大关键因素。

原料问题

质量差的管坯可能会导致内、外翘皮、结疤和裂缝等缺陷。这可能是由于选用的原材料不达标或者加工工艺不当所导致的。

温度因素

在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加热环节至关重要。如果加热不良或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内翘皮等缺陷。因此,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受热均匀是避免这类缺陷的关键。

设备因素

从管材出炉开始,每一道工序的设备部件都可能影响最终质量。例如,设备的碰刮会导致外翘皮和凹坑;进穿孔机的不顺利则可能造成管坯头部受水淋而咬入困难或头部内翘皮。这些设备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给管材质量带来隐患。

工艺问题

工艺问题涵盖面广,可能涉及到调整、设备故障以及工艺部件的磨损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管材质量问题的出现,如翘皮、凹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生产厂家对工艺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提高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水平。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