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总经理(新能源总经理)

2024-04-23 06:14:56

1月8日晚上,脱离公共视野将近一年的北汽新能源原总经理郑刚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受邀参加2020红旗品牌盛典暨H9全球首秀活动。

两天后,1月11日上午,他出现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参与一场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的讨论。在讨论中,他将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优势总结为9个字:重技术,懂敬畏,知进退。

连续两次公开亮相,郑刚都是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只不过前者是没有亮明身份,而后者是公开登台。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华为从没有对高管任职进行官宣的传统,这连续两次出席行业活动,等于宣布郑刚正式加盟华为。

他的新身份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2019年5月任正非正式签发组织变动文件确认成立的新部门,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属于华为组织架构五大并列的一级部门。

此前华为无线网络业务部和日本运营商业务部总裁王军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郑刚以首席战略官身份在2019年年底加盟这个新部门,成为王军的左膀右臂。

郑刚上一次在大庭广众亮相是2019年1月28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北汽新能源价值链伙伴大会上。当时,他以《进化?共生?领先》为题进行半小时的长篇演讲,全面回顾了北汽新能源在自己领导下五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并以“三个祝福”结束演讲。

那场演讲就是郑刚的告别演出。2019年2月1日,他正式辞去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北汽新能源总经理职务。此时,他已在北汽集团工作18年,并由此华丽转身为行业领导经验的职业汽车经理人。

2005年,郑刚加入北汽福田担任公关总监;2009年进入北汽集团总部,担任公共关系与行政事务总监;2014年出任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5年时间,他带领公司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并在2018年上市,北汽蓝谷成为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从北汽离开之后,关于郑刚的下一步去向有过各种传闻,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诸多新老汽车公司也给他递过橄榄枝,但他始终以一个观察者或者顾问的身份来审视他来到的新的汽车世界。

当时郑刚曾这样回复外界传闻:“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郑刚加盟华为,很大程度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双方早就非常熟络。

早在2017年9月,郑刚当时领导的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就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云计算、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合作。

2018年11月5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汽新能源将借助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新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而在郑刚准备离开之际,2019年1月28日,华为与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

郑刚离开之后的2019年4月14日,北汽旗下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在上海举办品牌之夜,由北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正式亮相。据称,这是目前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汽车平台架构。

2018年4月和10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两次对外强调,经过几年探索之后华为终于清晰自己的战略定位:聚焦于占据优势的ICT(通信与计算技术)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部件和解决方案。一句话,华为不造车,而是要帮汽车企业“造车”。(详见汽车商业评论文章《华为造什么车》)?

对于郑刚,对于华为,两者如今的结合对于中国汽车来说意味着什么?汽车商业评论认为,郑刚成功走出了一条汽车四化大潮下汽车界职业经理人进阶之路,而华为选择郑刚同样与中国汽车竞争新格局走向高度契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奇瑞新能源高层变动 尹同跃亲自接任董事长

1月11日,以"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出席了其中一场圆桌论坛,却是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由此证实了此前的传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华为新成立的部门,是华为五大业务部之一,主要执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

郑刚在汽车行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2001年至2014年,郑刚先后在北汽福田和北汽集团担任品牌公关和行政相关的多个职位,2014年开始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其任职期间,北汽新能源的资产规模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47倍,营业收入增长了64倍,产品销量增长了97倍。

作为近年来在智能手机领域突飞猛进的国产品牌,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已经深耕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对车载模块的开发。2014年,华为正式入局车联网,在其"2012实验室"内设立车联网实验室,进行车联网方面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布局,目前华为已经将其触角延伸至未来汽车产业的各个核心领域,如自动驾驶、车载芯片、V2X、车载OS、智能电动等。2018年11月5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汽新能源将借助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新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出任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后,郑刚将把其在车企的丰富经验应用到华为ICT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的推广上,进一步推动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上的发展。

红点观察:

郑刚加盟华为,很大程度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双方早就非常熟络。郑刚成功走出了一条四化大潮下界职业经理人进阶之路,而华为选择郑刚同样与中国竞争新格局走向高度契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一波高层人士变动,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接替了原奇瑞新能源董事长李立忠的职位掌舵奇瑞新能源,李立忠则返回集团任职。与此同时,奇瑞新能源总经理也由高立新换为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捷途总经理鲍思语,而高立新担任奇瑞新能源下动力电池企业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新能源此次高层换防与奇瑞一直以来筹备的上市项目有关。

资料显示,李立忠先后工作于天津市汽车研究所、天津夏利汽车厂、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分管研发和工艺等工作期间,主持了QQ、东方之子、旗云、瑞虎(SUV)、A5车型的开发和生产准备工作。在担任奇瑞新能源董事长期间也让奇瑞小蚂蚁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明星。

而鲍思语与高立新的职位变更则更多为了奇瑞新能源的上市铺路。2020年9月,奇瑞历时15个月的增资扩股大戏落幕,青岛五道口144.5亿元摘牌入局,增资扩股完成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已将加快上市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在上市项目中,奇瑞汽车、奇瑞徽银、奇瑞新能源与奇瑞零部件均在计划之列,在上市项目中,奇瑞汽车、奇瑞徽银、奇瑞新能源与奇瑞零部件均在计划之列。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