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铝材(新能源电池铝材)

2024-05-05 03:01:37

超轻量化的全铝车身架构,NEDC?510km高能续航力,高效快充模式下充电10分钟,续航提升100km;如果充电30分钟的话,电量即可从30%充至80%;再加上电池组配备智能温控plus系统,能更好的提高续航以及电池寿命。看到这些,会让人第一时间认为是售价不菲的特斯拉,再不济也是蔚来ES6或者ES8等价格40万以上的车型,殊不知,这是一款售价仅为14.98-18.98万元的奇瑞蚂蚁。

奇瑞蚂蚁是款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是奇瑞新能源在2020年的重磅产品,也是奇瑞新能源基于@LIFE全铝纯电动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随着新能源市场比重的不断增加,这款车可以说是肩负了奇瑞新能源品牌向上的重任。

奇瑞蚂蚁的外观设计颇为大胆,不同于奇瑞新能源车型以往的设计风格,其采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然美学理念,包括云峰前脸造型、晶钻分体灯组、逐浪车身曲线、20英寸星芒轮毂、风羽贯穿尾灯等,整体外观设计还是非常大气的。由于是纯电动车型,前格栅基本保持封闭式的设计,下包围两侧做了面积较大且货真价实的进气口设计。同时,在车身外观以及内饰的细节上,可以看到不少彰显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的风力发电机符号在强调这是一款新能源车型。

作为一款中型SUV,蚂蚁4630*1910*1655mm的车身尺寸并不算太出彩,但这款车的前后悬长度较短,轴距达到2830mm,从而实现了乘坐空间的最大化,超过不少同级车型。并且,这款车采用了前后双备箱设计,新车后备箱容积高达1250L,同时还在前舱位置配备了一个60L容积的储物空间,整车储物空间毋庸置疑。再者,这款车拥有多达28处的储物空间,实用性极高。

车身侧面采用多曲面设计,后轮拱的隆起打造出了SUV应有的力量感,从侧面来看,蚂蚁算是一款颜值不错的SUV。至于尾部设计,最漂亮的是其贯穿式的尾灯设计,灯组内的细节设计也非常到位,风力发电机的三叶设计在尾灯内以及后包围上也可以看见,与前脸形成呼应;包括轮毂上也出现这样的设计,无时不刻在强调新能源的身份。不过,我个人觉得可以简化一些也无妨。

内饰设计上,奇瑞蚂蚁整体的氛围偏向科技感,电子挡把、电子手刹、双12.3英寸联屏、手机无线充电等,都出现在它身上。双联屏的设计也少了其他新能源车大中控屏的审美疲劳感,还是非常耐看的。并且,仿木纹的装饰面板,为车内增添一些暖色的氛围。

作为电动车,电控系统尤为关键,奇瑞新能源能实现电池温度达到50℃临界值之前,在40多度时便开始限制电池能量输出,让电池拥有低温-20℃~高温55℃的超强耐受力,彻底规避电池因温度发生一系列不稳定的问题,提升电池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表现。同时,为了获得很强的续航,特别是电动车在冬天电量衰减明显的痛点上,奇瑞为此研发的电池组配备智能温控plus系统,使得电池寿命提升20%,无论是对比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这项技术都值得称道。

正是因为给力的电控系统,奇瑞蚂蚁拥有510km高能续航力,在高效快充模式下充电10分钟,续航提升100km;如果充电30分钟的话,电量即可从30%充至80%。从实际的续航测试来看,我们在海南试驾过程中,环岛路线经历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环岛路等不同的路况,尽可能模拟日常用车的场景,而实际测试下来,奇瑞蚂蚁具有远超510km的续航表现。动力方面,奇瑞蚂蚁的电机峰值功率130kW,扭矩280N·m,0-50km加速仅需4.8s,动力表现可以说非常不错。

奇瑞蚂蚁拥有SPORT、ECO和ECO+三种驾驶模式,由于的纯电动车的特性,奇瑞蚂蚁的永磁同步电机带来更线性更高效的动力输出,加速度全程无虚位,并且油门响应非常迅速,做到随叫随到的加速感。当然,电动车在动力输出平顺性以及扭矩本身具有天生的优势,奇瑞蚂蚁能有这样的表现,合情合理,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当然,如果切换到ECO+,整体的动力输出就较为平缓了。

驾驶表现上,蚂蚁整体转向的标定还是偏轻盈,而且方向盘没有明显的虚位,算是比较好开的类型。这款车给我最好的印象,莫过于其出众的NVH表现,奇瑞蚂蚁整车的静谧性,与数十万的豪华SUV相比丝毫不逊色。另外,蚂蚁采用后驱的布置,前悬麦弗逊,后悬多连杆设计,最小离地间隙166?mm,无论是舒适性还是通过性都有不错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蚂蚁的@LIFE平台采用世界首创全铝型材框架车身,重量减少30%,刚度提升20%,材料利用率达到96%,铝基车身可回收率100%。在轻量化的条件下,这款车的整备质量仅为1760kg,对于一款纯电动中型SUV来说,这样的车身重量算是非常轻的,与冠道、昂科威等同级别燃油车不相上下。为了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蚂蚁的部分外观覆盖件采用的是高性能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有着温变稳定性、耐冲击性、成型性和可靠性关键技术,同时降低重量10%-20%。可见为了减重,奇瑞算是煞费苦心了。

在主动安全配置上,奇瑞蚂蚁一点也不含糊,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拥有包括AEB主动刹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LKA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APA自动泊车等近20项驾驶辅助功能;被动安全方面,除了@LIFE平台打造的独创隼骨多腔封闭车身骨架+环状笼式车身结构外,蜂巢式全包裹6安全气囊也是一大加分项;并且,这款车具备疲劳监测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以及APA自动泊车等配置,大大提高行车安全。

从产品力上分析,奇瑞蚂蚁这款车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领先的电控系统、不惜成本的全铝车身架构、NEDC?510km高能续航力以及不俗的配置表现,再加上中型SUV的定位,14.98-18.98万元的定价在同级别车型中也算是一枚惊雷了,当然,这价位中的SUV也不少,比如埃安V、小鹏G3、哪吒U、威马EX5等,不过奇瑞蚂蚁拥有品牌力、续航力以及车型级别上的优势,在该价格领域蚕食以上几款车型的市场份额,并非难事。

安行探访丨上汽大众新能源打响“模块化”进阶之战

有很多都适用,比如我们最觉的电脑、CPU、显卡,仔细看看,它们的散热器都是主要由铝型材做的,这个是一般民用 。而铝型材散热器更大的用途体现在大功能器件上,如新能源汽车、电源行业、储能行业、光伏风电行业、电焊机行业,SVG、IGBT、变频器、逆变器等等,这一块做的好的厂家有西河散热器厂等,他们的铝型材散热器、密齿散热器、可控硅散热器、热管散热器、铜铝复合液冷散热器等很受客户欢迎。想了解更多,直接去咨询厂家吧。

作为国内 历史 最悠久的 汽车 合资企业之一,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成绩斐然,旗下桑塔纳、朗逸、帕萨特、Polo等经典车型,成熟而有口皆碑,有着极大的市场保有量。上汽大众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德系机械工业带来的优秀制造品质之外,大众MQB模块化平台的建立,功不可没。

大众尝试模块化平台建立始于80年代,从PQ系统平台技术进行改进提升到MQB、MLB等模块化平台。与传统平台技术不同,模块化平台使得 汽车 制造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平台出色的延展性能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进一步缩减。据了解,从2012年至2019年,MQB平台上生产的车型从1款增至11款,这种1年1-2款的速度,为上汽大众的燃油车市场带来了不少红利。

就在上汽大众燃油车之路高歌猛进的时候,2009年,国家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密集推出一系列新能源 汽车 扶持政策,新能源 汽车 市场悄然崛起。为了能早早地分到“蛋糕”,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企业,纷纷入局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此刻的景象就如同当年的国内燃油 汽车 的红利期,只要进入就能分到一杯羹。可就是如此的诱惑下,不少人发现上汽大众并没有入局?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嗅觉敏锐的上汽大众会没有发现?一时间不少人哗然。

难道上汽大众不想抓住机遇吗?其实不然,在上汽大众眼中,大机遇也面临着大挑战,新能源 汽车 电池安全问题频出,如何提升质量的同时确保用户用车安全 and 用电安全? 这 是一个比市场互相竞争分羹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根本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即便是短时间能获得红利,未来如何发展之路上也会碰壁。而且上汽大众不像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在电池技术上有着自己的专利,想要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杀手锏”。这个时候,“模块化”概念再次成为上汽大众发展新能源车型之路上的重头戏。

有句老话叫“术业有专攻”,攻克燃油车模块化平台的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的建立上更加得心应手, 2015年 就打造出全新的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称之为MEB平台。据悉,MEB平台采用专门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的设计理念,一切都环绕电池而造,同时又抛弃掉内燃机与油路,带来更加宽敞和灵活的全新空间布局,还可复制传统车领域研发造车的优势与市场基础。一方面,通过采用平板式电池模组布局方式,使车辆拥有更长轴距与更短前后悬尺寸,轴距和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相比有很大提升,内部空间更加宽敞。同时,纯平的设计使得原来的中央地台从此消失,后排中间乘客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腿部空间。另一方面,电池包完全嵌入车底,显著降低车辆重心,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

这种突破传统燃油车内部空间使用限制,又能将电池安全摆在第一的平台,真正打开了大众的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上汽大众国内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大门。

好的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上汽大众新能源造车又何尝不是呢?有了MEB纯电模块化平台的支持,2020年大众在海外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量产车型ID.4,作为ID.家族首款车型,新车也肩负着开启大众 汽车 电动化新时代的 历史 使命。此后,上汽大众在国内建立属于自己的MEB工厂,并推出旗下全新纯电SUV车型ID.4 X,吹起向国内新能源市场进军的集结号。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ID.4 X是颠覆性的。首先是命名方式,这种字母+数字的简单搭配,紧紧贴合新能源车型“减”字当头的主题,也跳脱出上汽大众传统 汽车 的命名方式,富有独特的意义。其次,ID.4 X有别于传统的“油改电”车型,是真正意义上的100%纯电动 汽车 ,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ID.4 X颠覆传统新能源车型以“里程”为核心的主攻方向,将电池安全摆放在了第一位。得益于上汽大众MEB平台自身优势资源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优势,ID.4 X车型的电池包在设计时,仿若拼凑乐高一样,在底盘中间位置留有一个安放电池包的位置。而周边框架则采用铝合金进行打造,底部则由高强度的铝冲压底部装甲构造,内部使用高压横排连接设计,可谓将电池包进行分割后,再重重包裹在“装甲”内。而在电池包上部,线路版上除了安装有智能操控芯片外,还设有2毫秒级高压切断机关,可在突发状况下,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电池包覆盖的上层盖板,上汽大众使用三重密封壳体包覆,并加以三重防护呼吸阀,保护好座舱内部乘员的安全。对于这样的设计,上汽大众将其称之为360 全方位保护装甲。

电池本身,上汽大众ID.4 X的电池包由宁德时代提供,这是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的供应商,也是全球顶尖的电池供应商。为了让电池能承受极端情况下的各种环境压力,其本身经过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338 项电池安全测试项目,超过国标 285 项(国标仅 53 项)。 在电池包的封装工艺上,上汽大众还采用铝材MIG焊接、RIVTAC铆接、Micro-Mig焊接等全新工艺加强电池包的强度。

在电池安全技术中,我们常常听说电池中置技术、电池智能冷却系统等等,可真正能保证100%电池安全的技术并没有,只有为了加强安全防护等级而做的多重措施。不过,“起步容易,精品难”,为了提升那一丝安全概率,车企都在细节上下狠功夫,而上汽大众基于MEB平台,从安装位置、封装工艺、电路控制等多方面来进行保障,致力解决新能源车型电池安全矛盾为用户带来的困扰。 这足以看出 上汽大众在打造新能源车型时想要颠覆安全防护的决心。对此,2021安行中国在各大城市宣传安全行驶重要性时,最主要的目地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上汽大众算是以身作则做到了这一点。

其他产品层面,ID.4 X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传统燃油车的进气格栅不再占据车头多余的面积,封闭简化后的单横条格栅,将两侧车灯进行相连,既拉宽了整个车头的视觉效果,又不再累赘。而横条与“VW”车标上新增设灯带,随着大灯将会一同开启,视觉效果更加出众。同时下方的格栅变得比以往厚重,主要用于凸显其SUV的身份,增加运动效果。

车身侧面,上汽大众特有的高腰线设计得到保留,但为了增加 时尚 元素,ID.4 X采用上下两侧撞色搭配,车顶又采用黑色,这种多层次颜色的不同叠加,打破以往大众燃油车传统的风格,尤其是尾部贯穿式的尾灯,与车头一样,logo上也设有灯带,用以彰显品牌情调。车身尺寸 方面 ,ID.4 X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虽然是紧凑型的车身,可是其轴距却超越以往燃油车,这里面MEB架构特有的空间优化能力功不可没。

车辆内部,ID.4 X将颠覆效果进一步扩大。这种与以往上汽大众截然不同的内饰风格,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车内采用简练的横向线条构造出整个中控造型,悬浮式的中控液晶大屏变得尤其醒目,而一侧的5.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不再镶嵌在中控内部,采用的是与中控屏一样的悬浮式设计,搭配车内心情炫彩氛围灯,以及取消挡把后更简洁的操控台,未来感极为浓厚。按键布局,半触控式按键取代了以往的实体物理按键,弹指间的操作或许就能感受到ID.4 X的 科技 感。另外,车辆还将配备AR-HUD增强抬头显示功能,全面提升车辆的 科技 感。至于车辆的换挡按键到底在哪?ID.4 X选在了仪表盘的右侧,这是基于国人操作习惯进行设计,比较方便。

配置部分,ID.4 X将搭载上汽大众打造的IQ.Drive系统,全新的车载辅助系统、舒适系统、信息 娱乐 系统、控制和显示系统,都在这个系统内都有所继承。与此同时,在主动驾驶安全层面,诸如ACC全速域自适应驾驶、车道偏离预警等达到L2+级别的高阶ADAS驾驶辅助功能都将出现于ID.4 X车内。

然而,上汽大众ID.4 X仅仅是个新能源开始,随后在2021年6月17日,上市推出的ID.6 X智能纯电SUV,将目标放到二胎家庭,7座大空间的布局以及更大里程的续航标定,进一步扩大上汽大众在新能源 汽车 各大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根据大众未来的战略计划,上汽大众还将基于MEB平台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届时ID.家族的阵容会愈发强大。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上汽大众入局新能源市场较晚,竞争优势并不大,可上汽大众当的并不是“搅局者”,它更像是一个“终结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像是一个“先驱者”。“终结”的是大众以往单一燃油车战略的时代,“先驱”的是品牌新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且在上汽大众看来,竞争只会徒增市场内耗,在这个能源革新的时代,引领新能源市场共同进步才是关键。

上汽大众一直以来都在讲求如何充分地融入中国本土市场,MEB模块化平台的到来,使得国内多款国产车型有了更好的发展,随着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开疆拓土”,或许在燃油车市场上汽大众“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新能源市场也能重现。

写在最后:

新能源 汽车 将是未来国内 汽车 市场的重要发展领域,也是众多车企看重的核心竞争之地。上汽大众带着MEB模块化平台入局,不以竞争者的身份去抢占市场,相反却想的是如何优化电池安全,带领新能源 汽车 市场向上发展,这是开启市场良性竞争的开端,也是上汽大众作为龙头传统 汽车 企业的责任感。

或许上汽大众入局晚了,可它带来的MEB平台技术以及产品却并不“晚”,ID.4 X出色的品质与安全性能,向众人展示了品牌想要做好车的自信,或许在不久,我们能看到上汽大众在新能源市场厚积薄发,书写企业新篇章的传奇。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