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新能源(欧洲 新能源)

2024-05-05 13:48:16

百年汽车工业,引擎为友,石油为伴,创造出无数奇迹与欢乐

欧洲是这一切的源头,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是世界汽车产业的风向标,欧洲汽车市场始终引领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走向。

“喷出碳、喷出污染的内燃机的日子终于到头了。自鲁道夫·迪赛尔发明了柴油机彻底改变了发动机的效率以来,已经过去了125年。立法者已经决定明天将由更清洁、更好的电动汽车来书写。”

T&E的车辆和电动车高级主管茱莉亚·波利斯卡诺娃说:“对于地球和人类健康来说,这来得太快了。”

这是前不久欧盟会议上通过的一项法案,引发的一系列讨论。

就在上个月,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

这意味着到2035年,27国集团不会再产销燃油车,已售出的燃油车仍可合法上路行驶,并在二手车市场上正常交易。

该法案让世界汽车工业向纯电动汽车的方向上,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能源革命,即将到来。

2019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欧盟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希望推动其汽车产业加速完成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转型。

2021

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计划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时该提案一经宣布便备受争议。德国和法国的汽车行业协会就双双持反对意见。

根据提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欧盟最终能源消耗的40%;2030年新注册燃油车将比2021年减少55%,到2035年将不再有新的燃油车注册。

2022

2022年10月,欧盟就“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达成一致,相当于从2035年起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2023

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

回看近年碳排放法案历程,不难发现“禁燃令”一直在路上。

“禁燃令”,牵一发动全身

“禁燃令”的出现,从供给端直接推动了欧洲汽车工业的电动化进程,迫使欧洲各大汽车制造商加速电动化转型,以此应对中、美新能源汽车品牌挑战。

这个过程想必对欧洲老牌车企来说,十分痛苦。

自我革命,需要用放弃曾经一切的勇气赌明天,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基建改造,市场推广......每个方面都足以让欧洲老牌车企们咬紧牙关,步步紧凑。

“禁燃令”对世界汽车工业影响深远

欧盟出台“禁燃令”,对世界汽车格局影响至深至远。

着眼欧洲,德国作为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德国车企均对欧洲将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决定表示支持。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35年前在欧洲市场停售燃油车,旗下的奥迪品牌会在2033年实现这一目标;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在2030年只销售纯电动汽车,从2025年开始所有新车的开发都基于纯电架构;宝马最迟到2030年,在欧洲市场投放的车型至少50%会变为纯电车型,累计纯电动车销量达到1000万辆。

不只是德国车企,欧洲其他车企也对“禁燃令”表示肯定。沃尔沃日前宣布,到2025年其纯电和混动产品将各占50%,到2030年彻底成为纯电动品牌。

美国车企方面,老牌福特计划到2035年将其在欧洲市场的车型转变为纯电车型。福特今后会聚焦于较小规模的电动汽车产品系列,产品系列将比过去更加精简。

同时,多家美国公司共同表示,将在未来两年扩大电动车充电网络,增加数千个公共充电端口,用私人资金补充联邦资金,帮助实现美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目标。

电动龙头特斯拉也宣布将向竞争对手生产的电动汽车开放其部分美国充电网络,以扩大电动汽车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

日韩车企部分,相较于世界汽车格局,他们能源转型的时间最早,进程最慢。

前不久,丰田官宣现年53岁的雷克萨斯总裁佐藤恒治会从4月1日起接替丰田章男出任丰田汽车新的首席执行官职位,品牌将推出向电动车转型的新计划。

日产也在近期宣布,会在2025年至2027年间推出全新的纯电动车型矩阵。同时其研发的e-POWER车型也会与电动汽车一起销售,直到2035年欧洲禁售燃油车实施之前。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则表示,早已将转型重点定位于氢能,计划到2040年开创氢能普及的新纪元。

现代汽车今后推出的包括重卡、大巴在内的新车型,将全部采用纯电动和氢燃料动力,2025年以后上市的全部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V)。

汽车工业未来方向

世界新一轮汽车工业竞赛,中国车企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2022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零售总量达567.4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25%。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21%,低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市场。

同时,中国自主新能源车企让欧洲汽车品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欧盟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在会议上表示:“让我提醒你们,从去年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向国际市场推出80 款电动汽车,而且这些都是性价比超高的好车。这些车型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我们需要尽早采取措施,我们不想把汽车这个引以为傲的行业拱手让与他人”。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恰恰是这一“弊端”,给了无数造车新势力“弯道超车”的发展优势。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链体系逐渐完善,优势技术不断累积,产品力与竞争力与世界汽车工业站在全新起跑线,甚至略胜一筹。

如果说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走向世界了,那能源转型的这个节点无疑是那股最强劲的东风。

<img src="https://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1017-w1/mapi/news/2023/03/2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华安汽车产业园,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洲推行的WLTP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有哪些影响?

从国内汽车市场正式向全球车企开放到现在,世界上所有知名车企都带着跑马圈地般的紧迫感疯狂地在中国生根发芽。面对这样残酷的挑战,中国品牌还能活下来甚至有所发展,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但说到底,就算中国品牌发展的再成功,如果不能打进海外市场,也只不过是在自家地盘上抵御外敌。于是渐渐的,什么时候中国品牌也能像海外企业走进来一样的走出去,成了汽车圈里一个热议的话题。

如果说以前受累于汽油车的科技壁垒使得国内车企迟迟难以打开海外市场,那么随着近些年新能源之风的吹起,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却“偶然”成为了中国品牌争战海外市场的主力军。说来也巧,但凡向外出击的国内车企,都把欧洲市场当作了必争之地。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造车水平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如果能在壁垒极高的欧洲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也就等于变向地证明了自家产品的实力。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家目前势头正劲,以新能源汽车作矛,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开疆扩土的先锋车企。

上汽大通MAXUS

就在今年10月,上汽大通MAXUS旗下千余辆EUNIQ?5、EV30等新能源车型从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出发,发往了英国、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此次出口共计1323辆,其中包含500多辆纯电动家旅MPV?EUNIQ?5,和500多辆纯电动智能物流车EV30。截至今年10月底,上汽大通MAXUS在欧洲地区的销量已超过万辆。

上汽大通表示其每一款产品均对标欧洲发达国家的严苛标准进行开发,不仅实现了欧六技术储备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在设计制造理念上也以国际基准和品质打造,旗下车型通过了澳大利亚ADR认证、?欧盟ECE认证、WVTA认证、海湾GCC认证等国际高标准认证。

在此基础上,上汽大通MAXUS的全球业务也已遍布4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澳新、美洲、欧洲、东盟、中东五大核心市场,海外累计销量已超过8万辆,初步完成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比亚迪

挪威当地时间2020年5月7日,比亚迪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集团RSA合作。按照合作约定,RSA将成为比亚迪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乘用车独家经销商,负责比亚迪唐EV车型在挪威当地的销售代理,挪威也成为比亚迪开拓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首个试点市场。

比亚迪表示,之后的合作产品除了唐EV以外,还将涉及多款纯电动卡车产品,包括2.6吨厢式货车、7.5吨轻卡、19吨重卡以及港口牵引车。而截至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欧洲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300台,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0%,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不能已累计交付纯电动客车超过5.5万台。

作为国内处于新能源领域前列的一家车企,比亚迪正在凭借先进的电动技术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吉利

同样是今年,吉利领克第一家海外线下体验店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开业,这也是领克在欧洲第一家销售网点,标志着吉利乘用车品牌正式发力欧洲市场。

也就在近两年,吉利在商用车领域的总投资已高达509亿元,共布局了四大生产基地,总产能预计可达55万辆。一份名为“商用车研究院全新3.5T?LCV欧洲法规咨询项目”的文件显示,吉利方面已对全新3.5T?LCV进行了产业化立项,正在进行这一车型进入欧洲市场的前期准备。

而早在2015年10月,吉利就已经收购了伦敦的一家出租车公司,并开始正式在英国伦敦运营吉利TX5出租车。

长城

在201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城汽车曾携WEY?VV7?PHEV、VV7?GT?PHEV、VV7?GT?Pro?PHEV等新能源车型登场。当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还在现场发布了WEY品牌全新的全球化战略,计划在德国建立技术中心,以德国市场为起点,以新能源车型为载体,两年后正式切入欧洲市场。

根据全球化的布局思路,长城汽车将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的大型动力电池工厂,配套正极材料工厂和电池技术中心。该工厂也将采用高速叠片工艺,并配置AI智能检测及质量预测、分析等智能系统,一期建设于2020年启动,2022年建成投产。欧洲工厂的落成,也将进一步提升长城汽车在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今年10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指明了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不可否认,在汽油车迟迟难以打开海外市场的当下,新能源汽车确定如一把利器在海外市场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相信随着国内技术和整个产业链的逐渐成熟,世界范围内将会越发频繁地出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WLTP标准已于今年9月1日实施。大多数人对这个标准并不清楚。WLTP标准是由联合国授权的轻型汽车测试程序。功率质量比(PMR)将车辆分为三个级别(22及以下、22-34、34及以上)6个测试周期,对应最大设计速度,包括低速、中速、高速、超高速等不同类型的阶段,统称为 "WLTP周期",为了保证测试的真实性,新保还增加了RED测试(真实驾驶排放)。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国家传统能源和未来战略发展的要求。传统能源汽车以燃烧石油为动力,而新能源汽车则以锂镍电池、铅锌电池或镍氢电池为动力。传统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此外,传统能源对环境空气污染更有害。新能源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很小,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国家坚决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和电动马达。目前的技术难题也在这两点上。因此,同一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要比传统燃油汽车的价格高得多。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加强了节能减排。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有相应的补贴,汽车生产厂家也有国家的相应补贴。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过去几年的补贴政策是非常高的。补贴后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与传统燃油汽车的价格相差不大。这是刺激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的最重要方面。然而,去年发生了大量汽车制造商骗取国家补贴的案件。从去年年底开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幅下降。

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这一创新产业的发展,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不遗余力地支持它。为什么能够推广,当然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也是从绿色、低碳、环保的角度出发。因为中国人口多,环保压力大,看看每年的雾霾和沙尘暴。如果不努力推广,就无法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恶化。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能源的快速开发和应用很快就会枯竭,加速环境恶化的进程。当然,推广新能源汽车只是保护环境的一个环节,应该多管齐下。总而言之,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配套设施还不尽如人意,但相信我国汽车企业会不断完善。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