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为何发展这么慢)

2024-05-14 16:20:28

卡车之家原创不可否认,新能源的春天来了,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汹汹而来。短短几年间,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各大一二线城市,已经随处可见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究其发展的原因,自然少不了“天”、“地”和“人”的多方面作用。

然而发展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新能源之役”不但有“东风”鼓吹,还有坎坷相伴,以下是相关人士总结的多个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有利因素

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2016年以来,我国成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投资增速缓中企稳,消费增长基本稳定,工业运行总体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由降转升,消费价格温和上涨,GDP 全年增长6.7%,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促进经济回稳的积极因素将不断积累,将有利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紧张和环保要求加速行业发展

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现。

其中,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石油消耗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增高,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发展

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个中央部门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至“十三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各地方也针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建立了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针对汽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乘用车进行限购、限行,也有助于提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成本具备市场化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开始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产品质量、性能快速提升,目前国内主流产品续航里程可达到200公里以上,加速性、车速等性能已接近或达到传统车水平;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也基本达到传统车水平。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推动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下降,相应降低了新能源汽车成本。此外,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电动汽车使用更为便捷。

智能化成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先行一步

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电动车在特斯拉的引领下智能化发展更加突出。同时,智能化在电动车领域更具优势,相比燃油车而言,更多的全新设计的车型也为电动车提供了更好的智能化载体和平台。

储能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储能电池业务目前仍面临着建设成本高、刚性需求仍有待挖掘等问题,但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大,我国储能市场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不利因素

新能源汽车成本不具优势可选车型少

对于消费者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目前售价不具优势,车型选择较少;而对于生产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部件电池成本仍然较高,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购买者初始投入较大,制约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从而影响上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

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配套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整个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比于庞大、成熟、便捷的传统汽车加油网络,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据工信部披露,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公共充电桩仅15万个,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相对较低,未形成全国性规模化充电服务网络。充电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众认知度有待提升

目前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还不够高。随着人们对污染危害认识的增长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公众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认可度将不断增加,将拉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和接受程度。

小结

在摸索中,国内新能源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新军和一汽、二汽等传统车企纷纷加强对新能源板块的重视,已经帮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新能源行业势必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着重弥补劣势,才能加快赶超传统汽车的步伐。那么,以上诸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认为哪点最重要?(文/图管冠强)

什么是新能源车?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绿色发展,这是对未来世界的责任和使命。

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确立了推动绿色发展的导向。

首先,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合作,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以促进环保产业良性发展。

201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将通过政策扶持、创新驱动等手段,加快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规划(2012-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率不少于30%的目标。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等公共意识教育,树立绿色低碳生活观念。

2015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承诺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倡导节约资源、环保消费、低碳生活。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手段,争取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向全社会发出绿色保护、低碳生活的正面信号。

同时,中国政府推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自然保护”等环保主题的新型城市化规划,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努力。

2014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城市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的目标,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用性和持续性政策,为城市环保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战略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展现出了一个担当责任、积极创新、不断进取的大国形象。

当前我国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挑战,长期以来的第二工业生产造成的废气废水垃圾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最为典型的莫属首都北京的“APEC蓝”,所有人共同努力才出现的蓝天白云昙花一现,雾霾和沙尘才是常态。这让我们意识到再不作出改变就来不及了。

“新能源”的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就是出现在大众眼里的新事物。

我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都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随着国家战略的确立,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向更广阔的空间推行。但我们的普及宣传做的很少,所以许多民众还是对新能源汽车存在疑问,望而却步。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能源。此外,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也是近年来得到了较多应用的新能源。

而今走在街上,通常能看到人们骑着电动车出行,或是电动自行车或是电动小汽车,当然后者可能从外观上看不大出来。也许会听见有人自豪的说我的代步工具是电动的,为环境保护做了贡献!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电动车不等于新能源。现在政府给新能源产业的补贴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力宣传加之媒体的倾力吹捧。

让众多对新能源感兴趣的消费者产生误解——汽车厂商跟媒体开始将新能源汽车与电动车混为一谈,在这一狭义的概念下打着新能源的旗号误导消费者购买电动车。

可目前我国主要电力产生主要还是依赖火力发电,我们对电需求的日益增加势必会消耗过多的一次能源,如煤、碳等,而这些矿物的消耗同样会增加碳的排放。

对于我们期待新能源带来的低碳生活而言这显然达不到要求。电能的产生没有完全达到低碳的要求,从这方面上来讲电动车跟新能源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其次,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各种类,而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不单指电动车。但政府在“十二五”阶段一直大力推动纯电动车成为市场主流。

纯电动车电力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可再生能源如水电、核电等,相比火电污染小,成本低,且没有化石燃料耗光的危险。

其成本是电池,电机成本较低。并且,在地域广泛、电网发达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充电可以有效利用电网的谷电,这也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然,除了用电,其他新能源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譬如巴西的乙醇能源和日本的混合插电动力。巴西盛产甘蔗,当地人从甘蔗里提取乙醇作为燃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日本虽然资源匮乏,但科技技术走在世界前沿,其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流,该向新能源技术已相当成熟。

而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新能源汽车”改称为了“清洁能源汽车”,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扩义,现阶段可用于汽车的清洁能源包括了天然气、甲醇、乙醇、太阳能、沼气等等。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单纯的追求推广数量,市场规模向技术、安全、质量、监管与服务全面提升。

未来或许像天然气、乙醇、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会在提升在我国新能源车中的份额,降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消耗,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清洁化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个长期话题,需要所有人的关注和支持。广大民众应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加强对其的了解,运用好政府的补贴政策,早日过上低碳的环保生活。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