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哥绿化(海哥绿化)

2024-04-12 23:16:00

成长的旅程

成长是很多样的,成长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成长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酸甜苦辣,才构造出了一个人多姿多彩的人生旅程。

——题记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但我却永远忘不了我的成长历程,那成长在我的生命中迈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脚印,让我至今难忘。

四岁时,我刚进入幼稚园,那里的一切,我还记得很清楚。刚进入幼稚园的第一天, 我就大哭大闹得不让妈妈走,我不喜欢幼稚园,这里没有妈妈。但后来还是任凭我的呼喊,妈妈也没有留下,不过时间一长,跟幼稚园的小朋友混熟了,我便也就爱上了幼稚园。记得那时候每天中午,由于我吃饭的速度太慢,老师总是喂我吃,小时候,能让老是为饭吃,可是很自豪的,小朋友们都好羡慕我。那时候,每天都是幸福的味道。就这样,我从县幼儿园“毕业了”。

七岁了,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我记得当时,有老师出问题,我们达完题,老师再决定我们被分配到那个班,老师问我会不会背春晓,而我却因为害怕,背错了,不过,我被分配到了一年四班,遇到了位好老师。在这里,我学会了几千个汉字,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每天在这里学知识,我的大脑也变得更加的充实。在这所学校里,我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虽然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嘛。那时候,是成功的味道。

十一岁,我上五年级了,正因为长多大,让我也懂得了不少人生的哲理。但是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我感觉不到了小时候的天真,小时候的快乐,学习上,成绩出现了一些波动,妈妈,逼着我去了英语补习班,随后,妈妈又说因为家里的经济,她要出国打工。不管我怎么哭喊,妈妈还是出国了,我当时候真的感到好难过,家里只剩下了我和保姆,家里变的空空的,没有了以往欢闹的景象。那时候,是苦涩的味道。

就这样,我已经到了十三岁,上了初中。步入东宝中学的大门,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小孩子,我长大了,在这里,每天的作业加学校的任务把我压得喘不过起来,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千篇一律的学习,让我感觉到了长大的枯燥。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欢乐,但还是埋没不了那些生活上的烦恼。那时候,是枯燥的味道。

生活就这样在成长中留下了一个有一个的脚印,那些成长的味道也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回味无穷,虽然其中有幸福,也有苦恼,但也正是这些,让我的成长如此的多姿多彩。

难忘的旅程

令我最难忘的一次旅程,就是庐山之旅。

那是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去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的庐山风景区游玩。

早晨的庐山,带着丝丝寒意。四周的花草树木都披上了银霜,就像冰雕一样,漂亮极了!整个庐山都笼罩在冰雪之中。这令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没见过冰雪的我们兴奋不已。抬眼向山上望去,远处的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被冰雪覆盖着,被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缭绕着,令我们仿佛置身于如诗如梦的仙境之中。庐山真不愧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的著名景点可多啦!我们首先参观了“美庐别墅”。顺着地图的指引,我们踏着一条干净整洁的小路往前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远远望去,只见一栋精巧的英式别墅出现在眼前。“美庐别墅”是一座很独特的别墅,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庐山的旧居。里面环境恬静、清幽、美丽。庭园里有许多不知名的消化,开得美丽极了!周围还有不少翠竹,它们把“美庐别墅”点缀得更加美丽!庭园中一块卧石,上面有蒋介石亲自提携的“美庐”二字,我们还在这里拍照留念呢!解放后,毛主席也 居住在这,现在房间的摆设依然如故。

中午的庐山,显得雄伟壮观,挂在树上的冰柱已经融化了。我们离开了“美庐别墅”,又来到了大口瀑布。还没到,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只见瀑布像一条银色的绸带,从高处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阵阵水花。瀑布像狮子一样怒吼着,场面吸引了不少游客。我望着那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我不由自主的吟出了《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了。我们站在半山腰的迎客松旁观看日落。只见在云海那断的夕阳徐徐降落,发出的光芒映射在四周的云海中,云海顿时变成了五光十色的海洋。多么璀璨,多么迷人!周围的天空也被染得通红通红的,云彩的四周都像镶了金边的丝巾,那么美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发出阵阵赞叹!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庐山的魅力,此时的庐山是光彩夺目的。随着夕阳西沉,庐山已是夜晚了。温度骤然下降,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也感觉到那清凉的寒意。夜晚的庐山,有一种幽静的美。它被云雾包围着,若隐若现,看不真实!我情不自禁的大喊:“啊!庐山,你真美!”

心的旅程

很荣幸,这一次能参加日本之行,在这段期间,玩得很高兴,了解了日本的风土人情。

我们一行15人到日本交流,虽然只有短短10天,但内心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初抵日本,在机场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入关检查后,日本人的友好印象就深刻的引入了我的脑海中,我们是晚上到达日本的,依稀地看到日本美丽的夜景。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日本的整洁,礼貌与守秩序的精神。不论走到哪里,日本人总是面带微笑,或许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熏陶一方人。”

在日本街道上,除了几根烟头,很少见到垃圾,尤其我们去米库鲁公祠那天,让我感受颇深,米库鲁应该是天童市最大的公司,公司里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在工厂后又一个废水处理厂,我想:种子要想发芽,就要有适合它的环境,干净的水,肥沃的土就是它的环境,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同样要有适合的环境,没有污染就是它的环境,山形县虽然很小,但是它的环境却很好。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拜访的学校是天童市一中和四中,他们在烈日炎炎下打棒球和垒球,而且都没有老师的督促,主动地练习,或许,对我们而言,都只是一群被宠坏的小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看到他们的柔道和剑术后,更加肯定了他们是一群能吃苦耐劳的人,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屋子里,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好像都密不透风似的,但是他们却继续地练习。我想这一点是值的我们学习的。

在东京迪士尼乐园中,这一天我感受颇深,虽然乐园中的设施倒也没什么特殊的,但值得一提得却是园中的环境。乐园中的设施虽多,但丝毫不影响绿化。随处都可以看到大片的草坪,上面衬着几朵花,边上还有几棵树。草坪上可见到麻雀、鸽子、喜鹊等鸟类的身影,空间小也没关系,摆上一个花架子,顺便摆上几盆花,在排队的时候也可以欣赏。最令我惊奇的是许多游乐设施边上都画有许多几米见方的小格子,而这些就是为婴儿车画的车位,带着婴儿的游客,把婴儿车放在这里,或是带着婴儿,都可以放心的去玩。这里没有管理员,但从来都没有丢过东西或孩子。我想这就是日本的秩序吧。

接下来的这几天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礼貌,他们不管见到熟人还是陌生人都要打招呼。即使在便利店消费,店员总是会很有礼貌的将找给顾客的钱当着顾客面前一张一张数清楚后再双手奉上。这一点不得不让我佩服。

富士山的那天,坐车时从窗口望去,成片成片的草木生长在路边,郁郁葱葱、翠色欲滴。我想这绝不是人为的绿化,而是一种纯自然的感觉。

还有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原子弹爆炸地----广岛,看到了爆炸后所遗留下来的遗物,尤其是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3个小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可谁也没有预料到就在8月6日8:15这一刻,广岛停止了呼吸,一颗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一个小孩的腿都被炸的皮都开了,另两个………

面对这些,我们每一位热爱和平的人无不心痛于此,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每一个人是不是也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和平呢?或许真的是‘不目睹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不经历战争,不知道战争对人类的摧残。’或许我们现在真应该珍惜中国和日本现在的友谊桥梁,千万不能让它倒塌。要让“友谊长存,真情永驻”。让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而是,充满和平。

这一次的旅行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慨,让我学到了日本的风俗礼仪等等。这次的日本之旅是我真切地领略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如今的日本已然是一个世界一流的经济大国,科技大国,教育大国,对待日本,我们真应该撇开历史的怨恨憾仇,敞开胸襟,多多学习。我衷心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变成发达的国家。

或许,这一次的旅行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或许,这一次的旅行会影响我一生。

或许,这一次的旅行会在我15岁这一年留下深深的一抹。……

阿城的历史沿革

(1)金代以前 考古工作者认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年代属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在阿城县小岭镇发现距今约1万年,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又称息慎、稷慎)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挹娄,隶属夫余国,阿城当在夫余国之东部地区。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至北朝末期(约在六世纪中叶),勿吉人已逐渐形成了粟末、伯咄、安居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阿什河(当时称安居骨水)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隋初至唐高祖武德时期(6世纪80年代至7世纪20年代)勿吉、靺鞨双号兼用。靺鞨也分七部,其名称、方位及内容与勿吉都基本相同。阿什河下游河湾地区是安车骨部靺鞨人主要活动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698—926年)属境。渤海王国曾在阿城设莫颉府治,领高、莫二州,莫州即附郭州,与府治(阿城)同地;高州在今宾县一带。今双城、五常、延寿、尚志、扶余、榆树一带,亦归莫颉府领属。渤海王国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又有了分化和组合,出现了女真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年)改黑水靺鞨为女真,因避辽真宗耶律宗真之讳,女真一度改称女直。女真人一部分属辽籍,称熟女真,亦称曷苏馆女真,大体上居于混同江(即今之松花江)之南;江北未属辽籍的称生女真,完颜部是生女真中最强大的一部。部落长函普所率的一支生女真居住今绥滨县蜿蜒河流域,完颜为蜿蜒之音转,并以完颜为姓,函普后被追尊为金朝始祖。从一世始祖函普至四世献祖绥可的大约五六十年间,蜿蜒河一带的生女真人各部散居野处,不相联属,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多以渔猎为生,虽已知耕种,皆属园艺性质,大规模的田野耕作尚未出现。献祖绥可时期完颜部的经济生活有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这时由于渤海遗民大部南迁,旧地空虚,可任其迁徙驰骋,绥可乃教人“烧炭炼铁”。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完颜部“徙居海古水,定居安出虎水之侧”。海古水即今之海沟河,安出虎水即今之阿什河。从四世献祖绥可起,经过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女真族完成了从原始氏族制向阶级社会的转化。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奠都会宁(在今阿城镇南4里许)。作为阶级统治的政权金朝的建立,标志着从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转化的成熟和完成。

(2)金、元、明、清时期金都会宁,系金朝早期(1115——1153年)都城。初为州,太宗时升府,熙宗时定上京之号,领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上京会宁府先后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金朝埋藏,安出虎水流域的居民除女真人外,还有一部分从中原及辽东来此“实内地”的汉人,还有一些契丹人、渤海人,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区。居民大都被编入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是金朝实行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基层政权形式。金朝初期是早期奴隶制政权,至世宗及章宗初年,大体上完成了全国的封建化。13世纪初,蒙古族的强大和对外战争,逐渐削弱了金朝势力。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队统一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金上京故地亦为蒙军所占,天兴三年(1234年),长达119年的金朝始告灭亡。

元初,完颜故地女真人大量南迁,原金代上京会宁府一带,各族杂居,并一改金朝盛世时的繁荣景象,地旷人稀,耕地荒芜。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在元朝初年属合兰府开原路。位于开原路的东北边缘。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1312年),元朝为了加强对东北部的统治,由开原路中析置水达达路,今阿城一带正是开原与水达达两路交界之地(西与南属开原中,东与北属水达达路),归水达达路所属。“水达达”是指居住在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靠渔猎为生的女真诸部,亦称为“打鱼水达达”、“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满洲源流考》“水达达”作“硕达勒达”,满语“隐避处”之义,也是指社会经济比较后进地区的居民。开原、水达达两路皆属辽阳行中书省。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元初只有一遗址,并无建置。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初,才在这里设官司施治,置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据《析津志》所载,在金上京故城设上京站、海歌站,《经世大典》称海哥站为海吴站或海胡站,站址在今县城东北之海沟,在今阿什河附近设斡木火站(亦称阿木火站、阿木河站),还在离海哥站70里的今之蜚克图设鹿鲁吉站,亦称鹿鲁站。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撤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上京会宁府故址为镇宁州。镇宁州仍是通往征东元帅府——奴儿干城的重要州治。

明初,在海西东水路城起点底失卜站(今双城县花园村,半拉子古城)和海西西陆路城起点肇州站(今肇东之八里川)附近的拉林河、蜚克图河、阿什河流域及今之三肇地区是海西女真部的中心。明英宗正统以后所建的兀失卫(亦称阿失卫、阿实卫)和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所建的肥河卫(亦称淝河卫、费克图卫)等卫所就是明朝设在今阿城境内阿什河、蜚克图河流域的两个卫所。后在兀失卫中又析置岳希卫(又据《宾州府政书》丙编载:“明则称费克图、岳希阿二卫,至我朝兴龙长白征服二卫,改岳希阿为阿什河”)。在海西东水陆城站还有两城和三站在今阿城境内。两城是尚京城和扎刺奴城。尚京城亦称上京城,在今阿城白城;扎刺奴城在今阿城蜚克图附近,三站是阿什河站、海胡站和鲁路吉站。海胡站在今阿城海沟,鲁路吉站在今哈尔滨东郊,皆是明朝时期通往奴儿干都司的重要城、站、卫、所。明后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带为女真栋鄂部的一支所居住,这支女真族称翁鄂洛或翁克洛、瓮克洛。翁鄂洛是满语河湾的意思。清初,称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翁鄂洛城。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在原盛京(今沈阳)直辖地区先后设置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统率官兵,分地管辖,统治东北各族人户,镇守边陲。吉林将军初驻宁古塔(今宁安),顺治十年(1653年)称吉林将军为驻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仍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地方将军。雍正四年(172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在金代上京会宁府故址,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设副都统衔协领一员,拨兵驻防。雍正七年(1729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今阿城镇),新城仍名阿勒楚喀。

(3)阿勒楚喀城 清代之阿勒楚喀城即今之阿城镇,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阿勒楚喀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伸为“耳”,因阿什河水弯弯曲曲,状似人耳,故河名以阿勒楚喀称之,城名又以河名命之。阿勒楚喀筑城之初,有南北二门,周围745丈,城高7尺,用木板建城,城壕深8尺,广1丈。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阿勒楚喀木城倾圮,照旧式重修。乾隆四十二年,在西岗子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乾隆四十八年改为土城。同治元年(1862年)在城东南角建成文庙。同治五年,马国良(浑号马傻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阿勒楚喀城,开仓、放狱,衙署、满官学、课税局等处皆毁于火。同治七年,副都统海瑛加广旧城。将旧城南、西、北三面向外展拓,街市原在衙署城外,此次展修,始将街市圈入城内。建土垣,高1丈,周18里、辟四门,东曰保安,西曰镇静,南曰承化,北曰平易。因阿勒楚喀城为多方要路集聚之地,同年又辟便门六(东二、西三、南一),计十门。至同治十年,阿勒楚喀城风雨摧残,坍塌颓圮,则由本城大小商铺集资重修。光绪二十年,又将城垣维修,同年法国传教士还在北门里建天主堂一处。光绪二十五年,英国传教士在西岗子设福音堂一处。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阿勒楚喀城为入侵俄军所占(俗称“跑毛子”),城池重遭严重破坏。光绪二十八年副都统达桂主持重修,闭东西便门各一,共留八门。南北大街长4.5里(即今之延川大街),东西大街长2里(即今之解放大街),城高8尺,壕深6尺,城与壕相连。在城内十字街北和老西门外各修地桥一座,深六七尺,四街分筑水沟,皆流入阿勒楚喀河。保安门外有石桥1座,桥南有暖泉三四眼,冬不结冰。承化门外有石桥1座,迤东里许,又有石桥1座。平易门外亦有1座大桥,这些桥下均有小溪流入阿勒楚喀河。在阿勒楚喀城内,先后修有牌楼3座,皆阿勒楚喀、拉林、双城堡3城官绅所立。

副都统衙署在阿勒楚喀城东部,设有大堂、二堂、串堂、印库、银库、左右两司以及印务处、银库办事房、更房等共40余间。副都统住房在衙署东,隔道,共计官房35间。满义学在衙署西,税课司与汲涌房均在十字街西。监狱在衙署右边,前有照壁1座。公仓与义仓在城北门里,计有仓廒40余间。城外东南有演武厅3间,前有抱厦1间,右边设有马趟,以备副都统春秋二季阅看八旗官兵等教演骑射。八旗官房在南门外东部,顺城墙按次向东排设,城内还有查街办事房3间。

宣统元年(1909年)阿城设县,阿勒楚喀城为县衙驻地,县名乃阿勒楚喀城名之简化。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