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已绿化(什么土能种薄荷)

2024-04-13 19:30:07

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除过砂、过黏、酸碱度过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6-7.5为宜。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

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光棚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

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

薄荷栽种方式有根茎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

(周锦祥、周正)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别名苏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主产江苏、江西、河北、四川等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全草入药。薄荷茎叶中含挥发油约1%。挥发油称薄荷油,油中主含L-薄荷脑约77—87%,其次为L-薄荷酮约10%及薄荷酯类3—6%,此外尚含D-8-乙酰氧香芹艾菊酮等。味辛,性凉。有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痛、口疮、风疹、麻疹等症。薄荷脑有镇痛、止痒、防腐、杀菌等疗效,做成制剂或成药,可内服或外用。此外,用于香料、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用途广,用量大。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80cm,有时可达1m,全株有清凉香气。根状茎匐匐。茎直立或基部外倾,方形,有倒向微柔毛和腺点。叶对生,披针形,有时卵形或长圆形,长3—7cm,宽2—3cm,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10脉,5齿;花冠淡红紫色,二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雄蕊4;子房4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4个,卵球形,藏于宿萼内(图16—40)。

图16—40 薄荷形态图

1.茎的下部 2.茎的上部 3.花 4.花萼展开 5.花冠展开示雄蕊及雌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与发育

薄荷的地下部分包括根茎和根。根茎发生于薄荷的茎基部,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这些新根茎的节上,又会萌发出苗。薄荷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又长出新的根茎。根茎是没有休眠期的,只要环境条件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发芽,长成植株。生产上用以作为繁殖材料。根茎入土很浅,大部分都集中在土壤表层15cm左右的范围内,水平分布约30cm。薄荷的根茎和茎的节上,还发生须根和气生根。须根集中分布在15—20cm的土层内,为薄荷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

薄荷的地上部分有直立茎、匍匐茎和叶片。直立茎上的腋芽萌发成分枝。

而茎基部节上的芽,能萌发成沿地面横向生长的匍匐茎。当头刀或二刀薄荷收割后,因改变了植株的顶端生长优势,茎节或匍匐茎上的芽,均可萌发成新苗,并向上发生分枝。

薄荷的叶片上生有油腺,分布在上、下表皮,以下表皮为多,是贮藏挥发油的场所。叶片上油腺的密度,关系到含油量的高低。薄荷产量和含油量的高低与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割时间等有密切关系。当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直立茎的茎节部位,开始现蕾开花,随着茎顶端的继续生长,形成轮伞花序。薄荷每年开花一次,由于品种和地区的不同,花期有差异。一般的花期为8—10月,果期为9一11月。

(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薄荷原产于北温带,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在海拔2100m以下地区都可以生长,而以低海拔栽培,其精油和薄荷脑含量较高。喜温暖湿润环境,根茎在5—6℃萌发出苗,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在-2℃时,茎叶枯萎。但是薄荷的根茎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只要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冬季在-30—-20℃的地区仍可安全越冬。一般,薄荷在昼夜温差大时,利于油和脑的累积。光对薄荷产量及油、脑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日照可促进开花,且有利于提高含油量。因此,生长期间阳光充足,有利于油、脑的累积。光照不足或者荫蔽对薄荷生长不利。雨量分布对薄荷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植株生长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较多,现蕾开花期,则需要晴天和干燥的环境条件。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以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过于贫瘠,排水不良,则生长差。土壤pH以5.5—6.5较适宜,pH7.5的土壤也能栽培。

二、栽培技术

(一)品种

薄荷由于长期的选育和培植,形成了许多栽培品种。如紫茎紫脉、青茎圆叶、紫茎白脉、青茎尖叶、青茎小叶及68—7薄荷、龙脑薄荷等等。目前江、浙等地主要栽种青茎圆叶和紫茎紫脉两种薄荷。

1.青茎圆叶种

植株的茎上部呈青色,叶短卵圆形有光泽,株矮、分枝多,含脑量达80%左右。在肥沃土地上种植,它的高产特性愈为明显,是栽培中的优良品种之一。

2.紫茎紫脉种

植株茎深紫色,叶长圆形,锯齿尖而密,分枝较少。产量比青茎圆叶种略低,但油的含脑量高出2—5%,亦为著名佳种。

近来上海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高产油脑品种73—8薄菏,其分枝多,节间短,叶大、腺鳞分布较密,鲜草得油率0.3—0.51%,每亩产油量为9.75—15.22kg,含脑量为80.13—87.6%。已在薄荷产区大量推广栽种。

(二)繁殖方法

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枝繁殖和根茎繁殖等。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薄荷的栽种时期。种植时,种用根茎要随挖随种。挖出地下根茎后要选择节间短、色白、粗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作种用。然后,在施足基肥,并精耕细作成的种植地上,按行距25cm开条沟,沟深约6—10cm,将种用根茎撒入条沟内。种用根茎可以整条排放,也可以切成6—10cm长的小段撒入。下种密度以根茎首尾相接为好。下种后随即覆土,耙平压实。每亩用种量视种用根茎质量而定,一般需甩嫩白新根茎75—100kg。

(三)田间管理

除需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整洁,以及注意疏通沟道、防止雨后积水,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湿度外,最为重要的是追肥工作。薄荷一年收割数次,除需施足基肥外,还需合理进行追肥,才能满足植株再度生长的需要。薄荷的追肥一般为4次,用肥时间为:齐苗后(4月);生长盛期(5—6月);头刀薄荷收割后(7月)和二刀薄荷苗高15cm左右时(8月下旬)。所施肥料以氮肥为主,同时辅以磷钾肥。追肥1、4次稍轻,2、3次宜重。轻施者每亩用粪20担,冲水浇;或者每亩用碳酸氢铵20kg。重施者每亩用浓粪30担、饼肥50kg,或者撒施碳酸氢铵25kg。

(四)病害及其防治

1.锈病

(Puccinia menthae Pers.)

罹病初期,在叶背有橙**粉状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褐色粉状的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5月份多雨潮湿的季节有利此病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

2.白星病

(Septoria menthicola Sacc.et Let.)

又名斑枯病,5—10月发生。发病初期,叶两面产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随后不断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内部褪色成灰白色,呈白星状,上生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交替喷治。在收获前20天停止喷药。

(五)留种

薄荷易于退化,要注意选种。选留良种的方法有两种:原地留种和移植留种。

1.原地留种

在4月下旬薄荷苗高15cm时,或者8月下旬二刀薄荷15cm高时,选择生长健壮的良种薄荷田,结合除草,分二次连根拔除野生种和其它混杂种,以及拔除生长不良的弱苗,作为留种地。

2.移植留种

4月下旬,在大田选择健壮而不退化的植株,按行株距各15cm,移栽到另一块田里,加强管理,以供种用。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薄荷在江苏和浙江地区,每年收获两次;在华北地区每年采收1—2次;四川则可收2—4次。江苏省第一次收割在7月,称头刀;第二次在10月,称二刀,选晴天采割。所收薄荷都可作为药材。

(二)加工

把收割的薄荷摊晒二天,注意翻晒,稍干后将其扎成小把,扎时茎要对齐,然后铡去叶下3—5cm的无叶梗子,再晒干或阴干。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即可分批放入蒸馏锅内蒸馏,得挥发油,即为薄荷油。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