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绿化设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2024-04-04 15:10:06

摘 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的结构脉络,它联系城市的各个功能区。本文分析了道路景观功能和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详述了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并对设计者及城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一?概念描述

城市道路景观涵盖城市道路景色和人造景色。园林是在一定的城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等途径创作而成自然优美环境。园林设计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它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是对人性和空间的探讨,是对自我寻求梦境的创造和再造。绿化是建设公园绿地的行为,城市道路景观不仅是道路绿化,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二?道路景观功能

(1)城市道路景观反映城市的特色,代表城市的形象

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是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中,都离不开城市道路景观。由于每个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道路景观也不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有的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有的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有的新旧城结合,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道路景观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矿事。可以说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如:商丘的阏伯路,是以商丘历史名人阏伯的故事而建成的。

人们对道路的感知不仅涉及路面本身,还包括道路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它们形成了道路景观的整体形象,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道路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引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经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2)城市道路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

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道路的宽窄,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 ,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和指示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路是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者热闹的市民…… 这些城市道路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如商丘老城内的中心道路,两侧传统风格独特的建筑物,与街道轴线上的古城门一起构成商丘特有的城市景观。

三?城市道路景观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由窄变宽,道路景观不断改善。但城市景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商丘市的城市道路。

(1)基础设施不健全

商丘的多条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的基本要求—对路面的要求,忽视街道各种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街道照明,给排水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环境效果差

如商丘文化路、团结路,道路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广告随意乱贴;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的设计。花坛之间出入口太多,行人随意走动增加交通的危险性,道路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环境整体效果差。

(3)道路环境“重车不重人”

交通繁忙路段缺乏人行天桥、过街地道和人行横道线,行人不得不冒险横穿街道;许多城市交通的需要,以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拓宽机动车道,步行者不得以而进入机动车道,从而增加了交通的危险性;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人们步行缺少安全性。

(4)道路设施水评低下,缺乏公共活动场所

道路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如商丘的团结路、文化路、人行道的铺装破烂不堪,尤其下雨天走在上面常溅一身泥,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缺乏为残疾人、老人、儿童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为路上行人服务的辅助设施,如公共厕所、路标、交通图、公共电话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短缺,人行空间少,缺乏街头广场,人们在城市街道上找不到可以安全停留的场所。

(5)道路建设缺乏个性,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各式建筑层涌而现,使得道路失去了个性。道路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

四?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因为人群是道路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一个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者要处处为人着想,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

4.2?整体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的设计要从地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五?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1)道路形式设计

城市道路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步行街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如方便性、可识别性、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交通性道路,设计者要以直线和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结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窄产生空间感受,为流动的车辆提供便利畅通的服务;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如在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步行道的自然情趣。

(2)广告牌、周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道路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创意领先,形式美观,功能多样,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设计思想要轻松、自然,有趣、活泼。如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3)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成为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道路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优秀的绿化能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的景观,使人们在岁月时光里感受绿色原乡的乐趣。

总之,城市道路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设计者,应对道路景观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但是这些更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一个城市起主导地位不是设计者,要建设美好的道路景观,还需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从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出发,探究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为目前亟需扩展城市绿地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通过对垂直景观成熟经验的学习与分析,了解如何将垂直景观设计应用到中国的高层建筑中去。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基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人口的膨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攀升,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与建筑能耗的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危机。为了遏制这种趋势,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垂直景观,它在城市生态景观方面的补偿作用不可估量。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同时还有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北、上、广等大城市越来越拥挤。这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心集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高层建筑林立,公共绿地严重短缺。有人提出建设更多的绿地广场和公园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个初衷是好的,可是实际的国情却很难实施。据预测,2020年,中国将有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大量的农村人口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涌入城市,城市土地可容纳量积聚饱和,我们正面临着建筑土地和绿化面积如何平衡的极其严峻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都市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渴望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据统计,上海在2010年的GDP已达到一万美元,随着经济消费能力的提升,高品质的生活标准、环境与质量标准成为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对公共绿地环境的投入,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与追求。因此,在横向绿化的可扩展面积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寻求高层建筑纵向上的绿化可利用性定会成为一种趋势。高层建筑的表皮绿化不仅能短期实现绿植覆盖率,而且与建筑节能、减少能耗的绿色建筑目标相一致,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同时,垂直景观对于改善都市的生态效应也具有重要意义,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功能定位于生态学,具有吸附与阻滞空气中的尘埃、减少灰尘颗粒物,清洁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辐射,调节室温、节约建筑能耗,美化环境、令人身心愉悦等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垂直景观设计早在古代巴比伦时期的经典空中花园已经出现了萌芽,当然早期垂直立体绿化的呈现更多的是自然植物无意识的攀爬,品种较单一,更没有系统理论的形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才开始了对垂直绿化的系统研究,它也逐步成为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对未来城市生态景观发展的前沿课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垂直景观在改善新兴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推进,给城市居民带来生态、经济和健康上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市热岛效应”,推进了生态园林建设的科学性。

这其中,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可以说是真正实现“空中花园”的先驱,他的建筑设计以与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植被化相结合而闻名。他倡导建筑与植物生态系统的有机共生。在他的生态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生物气候学设计原则,创造了众多令人惊艳的垂直景观生态建筑。其著名作品之一是新加坡EDITT?TOWER,1998年获得了热带生态建筑设计大奖。

整座建筑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屹立于高楼大厦中的参天大树,大楼的四周都被绿色植物所包裹,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共存既达到了美学的高度,又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该建筑所设置的绿色空间与居住面积比例达到了1:2。大楼还设有雨水回收、光伏发电、污水净化等多套绿色节能系统。杨经文的生态建筑,实现了绿色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共生,也展现了通过精心配置的植物可能形成的丰富多姿的空间形态,将建筑与自然完美地结合。正如杨经文所说:“建筑物常常可以看作大量的无生命物质的堆积,植被化的目标就是将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物质与无机的、无生命的物质融为一体。”

除此以外,在日本、法国等都相继出现了垂直景观生态建筑。例如日本福冈的ACROS楼,整个建筑除去1/4的地下空间,地上建筑设计成台阶状,屋顶部分全部由绿色植被所覆盖。竣工数年,郁郁葱葱的植被已经与南侧公园的绿化融为一体,仿佛在城市中央形成了一座绿岛,在收获优美的视觉景观的同时,使整栋建筑的温度更加舒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应。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大城市中,城市垂直绿化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一些城市建筑外立面也出现了绿化表皮的实践案例,但是这些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称为垂直绿化,跟垂直景观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说我国高层建筑垂直景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经验要学习。

三、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中的营造手法

需要明确的是垂直景观与垂直绿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垂直景观是以充分利用建筑纵向空间、实现植物(包括乔木)与高层建筑共生的景观设计,而垂直绿化究其本质是建筑垂直面的攀缘绿化,是攀缘植物翻转90°的平面绿化。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占地少、都是利用纵向立体进行的绿化设计等。垂直景观的设计,将植物作为建筑造景的主要手法,通过不同的植物造景组合,形成建筑高层的平面布局与纵向建筑结构设计独特的空间构建,形成如画的美丽景观,并且丰富高层建筑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对于这些营造手法的探析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的可能性,而目前我们更多的是只具备理论整理的经验论。根据杨经文在高层建筑运用生物气候学来组织空间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的设计方法如下:

(一)空间组织

分析其平面布局,杨经文的高层建筑轮廓多设置为不规则形,利用不同凹度的开敞空间进行绿化。纵向楼层的悬挑式空间错落有致,既可以使不同户型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同时错位排序的植物也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照和生长空间,尤其是乔木植物。大量绿色植物的嵌入种植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本身的热岛效应,还能生成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并且丰富了建筑单一的表皮,也不影响阴影区开窗的可能性。

再分析其竖向空间,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的结构本身是植物搭配建筑的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应当考虑好植物的预留生长空间,重视其弹性空间的设计安排。各类设施的设置力求便捷,满足时空发展的需求。因此,消防、疏散等设施设计应上升到美学层面去考量。可以充分利用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所要求设置的建筑避难层,着重利用垂直景观绿化、营造生机盎然的建筑外立面,以提升整栋建筑的美感。

(二)植物配置

绿色植物作为垂直景观生态建筑的重要要素,它直观地展现着一座建筑的生态效应和视觉感受。出色的垂直景观生态建筑肯定是植物与建筑美学的高度融合,因此,植物的搭配尤为重要。垂直景观的营造也绝不是简单地给建筑物附着上一层攀缘绿植,它关注的是植物丰富种类的搭配、色彩季相的变化、姿态柔和的线条,营造出具有丰富的时空变化的生命力的建筑。

在设计过程中,悬挑式的种植槽中作为独立的植物单元,要充分配置好植物群落,丰富品种,形成自然分层的绿色景观,例如可以在不同凹度的错层开敞空间中,采取地被植物铺底、乔木来遮阴、具有观赏价值的灌木草花镶嵌点缀的方式。同时,选用下垂式植物、藤蔓植物进行垂吊式美化,弥补建筑外壁的一些生硬的结构线条,营造出与建筑相映成趣、丛植错落、四季皆有景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三)节能循环

正如杨经文认为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建筑立面处理中过多地增添了许多无意义的造型,造成了许多建筑材料的浪费。这些不理性的设计怪像,忽视了能源的合理使用和能耗的约束。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能源消耗问题,建筑师毫无疑问要加强节能意识,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站在生物气候学的高度去探索建筑节能的可能性与方法论,最终提升人的精神享受以及减少建筑能耗。

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应当统筹优化生态层面的规划设计,在设计伊始,就该重视整体人工生态系统的循环回收,使绿色环境的原料与废料尽可能多地循环利用,消化分解本身产生的能耗,降低损耗。设计要面临的挑战在于最大程度地去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浮尘,吸附噪音,调节室温,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体现出垂直景观生态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等环保低碳理念。

(四)人性关怀

根据英国和日本的研究调查发现,工作或生活于高层建筑中的人群,有四成以上渴望与自然亲近接触,比如打开窗户能看到绿色或走到户外去活动,而垂直景观正是把这种愿望付诸实践的较好途径。垂直景观除了美化外部建筑环境,同时也为室内空间引入了自然美景。不仅在高层建筑的室内休憩空间真正实现了景为人用,更在阳台空间中构造了一个个梦幻的空中绿植花园。

在阳台空间茂密的树荫下,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让人感受到以植物景观律动为框、蓝天为画的奇妙体验。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设计目标不是为了模拟自然,更多的是可以弥合生态学和建筑设计之间生硬的裂缝,形成持久稳固的联系,营造合宜的自然,创建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垂直景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关注人的舒适度,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关注人的健康,在强调采光、通风、保温等基础条件上,还必须重视人的使用安全问题。

四、结语

垂直景观秉承生态多样性的理念,巧妙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营造出独特的建筑立体绿化景观,在建筑纵向设计中寻求与绿色植物的平衡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大城市目前面临的绿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是,高层建筑的垂直景观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资金投入问题,垂直景观需要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造价与回报收益较缓慢。

其次,绿化的后期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当然,不可避免地还会对防水、荷载等有所担忧。所以,前期的质量保证和后面资金投入养护都是关键,这也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认同度的提高。然而,在目前的国情下,垂直景观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提升城市中心绿化面貌的途径,试想如果我们城市中大量的高层建筑都被包裹在绿色之中,城市景观呈现为绿色的海洋,那将大大提升快节奏下都市人居住与工作环境的品质。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