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嘉花卉(关于少的诗句飞花令)

2024-04-12 17:15:59

1. 关于少的诗句

关于少的诗句 1.形容人少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人少的诗句:曹操《篙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悲青坂》“山雪河冰野萧瑟 ,青是烽烟白是骨”、题西林壁: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钱钟书在《谈艺录》的序言中说,想到杜甫那句「我生无根蒂,配尔亦茫茫」,每为感怆。杜甫初建草堂之时,曾借了四株小松栽于堂前。后来屡经离乱,携妻子回到成都,虽春草满空堂,四棵松树却相邻而立,用杜甫的话说,即便是死后送终作棺木也足够了。

而钱钟书生前与杜甫有过一般的经历,四海飘零,于烽烟中著书,如《赴鄂道中》写道:「路滑霜浓唤起前,老来离绪尚缠绵。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何尝不也是生无根蒂之人?杜甫有四松为师为友,钱钟书有杨绛为妻为友,时代离乱,即使是这样有学识品格的人,到底也免不了有茫茫无着落之感。

白居易的诗,简单平常的句子。但是现在年关将近,在我这个游子眼中看来,这样的诗触动的记忆和情绪未免太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小时候在乡下,深夜寂寥无人的场景,我小时候是这样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灯火,全都是昏黄而微弱。

2.含有“少”字的诗句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数量很少,量词

花落知多少。

少:就是表示数量小。

3.字数少的古诗要30首

古诗词赏析1《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被历代诗人公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环境。

首联对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妙语天成。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颈联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4 《秋兴》(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这首诗章法严密:从白天写到日暮,从日暮写到天黑,从月光的移动写出时间的消逝。这是时间的结构。

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的结构:第一首几乎全是写夔州的秋天,只有“故园心”三个字遥遥呼唤了长安;到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是长安,“画省香炉违伏枕”也是长安,对长安的怀念开始一点点地增加。杜甫不是只用理性来安排他的结构,他是随着他感情的感发来写他对长安之思念的。

从现实夔州的秋天一直写到心中往昔长安的春日,杜甫的描写既反映了现实又超脱出现实。他不被现实的一事一物所拘限,就好像蜂之酿蜜,那蜜虽然采自百花,却已不属于百花中的任何一种。

5《秋兴》(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

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6《春夜喜雨》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

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7凉州词 王之涣 。

4.13首字最少的古诗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9、《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0、《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3、《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5.形容少美好的诗句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 .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美人才调信纵横,非将此骨眉公卿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留余香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6.形容年少的诗句

少年不知愁滋味。

却道新凉好个秋。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

7.诗名里带少字的诗词有哪些

1、《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送别诗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2、《病少间作》 宋·陆游 身如水有沤,病如云无根,方其未散间,妄谓有我存;沤坏水渺然,云灭。3、《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宋·李弥逊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飘飘贵公子,万卷。

4、《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宋·项安世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5、《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唐·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6、《次韵少稷梅花》 宋·韩元吉 君不见江城梅花春欲动,剪冰仙人作花供。客来酒尽甘啜醨,常恨公田无。

7、《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唐·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8、《赠苏少府》 唐·白居易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

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

9、《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宋·苏轼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

平生亲友半迁逝,。10、《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 宋·范成大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

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11、《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唐·岑参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12、《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宋·魏了翁 载酒时从执戟郎,雅知清望称鸳行。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13、《次奉少游梅韵》 宋·杨万里 南枝外槁中不槁,未叶先花笑人倒。已从寒里诗愁著,可复溪边被花恼。

14、《次君表韵答叶少蕴甥》 宋·晃冲之 老去幽栖谁比数,传君诗一邑人惊。

敢叨礼亦推甥舅,借问年犹丑弟兄。

15、《次韵答秦少章乞酒》 宋·黄庭坚 朝事鞍马早,吏曹文墨拘。初无尺寸补,但于朋友疏。

岂如箪瓢子,卧起。16、《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 宋·陈傅良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17、《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宋·刘克庄 书筒旧岁尚谆谆,曾几何时哭蜀珍。对紫薇边还老手,近红云处立长身。

18、《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 宋·赵蕃 幽居非不佳,竹屋静以深。

春归邈亡踪,草木成嘉阴。天气殊未快,令人。

19、《重酬姚少府》 唐·贾岛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答迟礼涉傲,抱疾。20、《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①》 唐·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

21、《鲜于少府宅看花》 唐·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22、《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楼钥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

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23、《送修武元少府》 唐·钱起 寸禄荣色养,此行宁叹惜。自今黄绶采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

百战荒城。24、《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 唐·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

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独饮涧中水,吟咏。

25、《次韵少野》 宋·陈著 古调难逢钟子期,近交只数已公诗。家风自别闲相似,心事无涯话有时。

26、《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宋·范祖禹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

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27、《次莫少虚韵》 宋·郭印 富贵等劳生,不如行乐耳。遑遑观一世,荣辱随偾起。

幽寻苦无暇,佳处。28、《八月二十八日与潘少白刘君曲草酌耕养堂时刘》 宋·舒岳祥 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隣。

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借誉门多客,临危。

29、《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宋·吴则礼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30、《和朱少翁除夕》 宋·章甫 破晓东风又磔鸡,人心物态两推移。

建瓴岁月今将老,漂梗江湖少不羁。

31、《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唐·卢纶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32、《送班主簿(一作少府)入谒荆南韦常侍》 唐·方干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波移彭蠡月,树没。

33、《赋石奉送钟德林少尹员外》 唐·徐铉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34、《和裴少府怀京兄弟》 唐·皎然 宦游三楚外,家在五陵原。

凉夜多归梦,秋风满故园。北书无远信,西候。

35、《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 唐·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36、《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唐·耿湋 寒几坐空堂,疏髯似积霜。

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晚果红低树,秋苔。

37、《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38、《赠姚合少府》 唐·张籍 病来辞赤县,。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在我国有着许多的文化,包括了一些传统习俗文化,民族文化等等,大家都知道我国是有二十四个节气的,花儿也和人一样,在不同的节气绽放自己,以下看看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1

春天

立春:四季报春、辛夷

雨水:杏花、紫叶李

惊蛰:桃花、棠梨

春分:含笑、垂丝海棠

清明:桐花

谷雨:牡丹、酴糜

夏天

立夏:月季、虎耳草

小满:小蓟、珍珠梅

芒种:石榴花、栀子花

夏至: 冠花贝母、紫花泡桐

小暑:松果菊、荷花

大暑:玉叶金花、槐花

秋天

立秋:八月菊、秋海棠

处暑:紫茉莉、茉莉

白露:葱兰、金桂

秋分:慈姑

寒露:菊花、海红豆

霜降:千日红、石竹

冬天

立冬:雪松、冬樱花

小雪:象牙红、野山茶

大雪:长寿花、瓜叶菊

冬至:腊梅、枸骨

小寒:报岁兰、款冬花

大寒:瑞香、山矾

扩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2

二十四节气对应花信口诀

二十四节气对应花信也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即从小寒到谷雨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二十四节气对应花信是什么意思

我们所说的花信也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而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候,就是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虽然各不相同,然而生老病死、盛衰枯荣、星移斗转、阴阳消长,似乎有着相类的呼吸和脉动。古人逐渐发现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

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并且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花朵植物3

寒露代表性植物

一、菊花是著名的秋花、也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草本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中、菊花为了生存、不断适应着极端的气候。它们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了秋天呢?已经无从知道。只知道、在夜长昼短的`秋天里、它们凭借一点寒露、在黑夜里积蓄能量、而绽放在晚秋绚烂的秋阳里。

其实从菊花保持着这样耐寒的天性、可以推出、菊花在远古、一定经历过极其寒冷的气候阶段、有些品种灭绝了、而有些品种、骄傲地活了下来、是它们内心有着期待太阳的动力吗?

连花也开得像秋天的太阳、金灿灿一片。那是历经艰辛的拥抱。

古人从菊花的植物特性和药用价值、发掘了菊花、菊花是清寒之花、是长寿之花、代表坚韧和生生不息。

"霜女星娥不俗情、施朱点出浅深更。

平泉记上遗嘉品、木草经中注别名。

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

今朝樽酒来篱下、不为重阳为尔倾。"宋朝韩维《桃花菊》

这是写的寒露时节、红黄渐变的菊花、它让我想起绚烂的非洲菊、在花瓣和花蕊之间、有黄、红橙的变色。但是这是一本中国本土的菊花、在自然和人工培植过程中、花瓣产生了红黄渐变的颜色。

诗人当然觉得稀奇、说这是司掌秋天的霜神和仙女、特地用胭脂点出的色彩。

唐朝宰相李德裕、曾经有平泉山庄、里面记录了有菊花、成书于汉朝、起源于先秦或更古老岁月之前的《神农本草》、记载菊花、叫作“节华。那么为什么叫作节华呢、唐朝元稹用一句诗解释了这个节华、“此花开后更无花”。有人说梅花冬天开啊、可是上古时代、梅花的欣赏和利用、远远不及菊花普遍。因为梅花长在南方、还没有像菊花这样、南北平原野地、到处都有。梅花的欣赏、起源于南北朝、而盛在宋朝。

那么“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就是对菊花开放在寒露时节的赞美了。

因为菊花是靠着秋天的阳光和露水蓬勃、别有一种不同的朝气、许多花木经过霜露、是飘摇零落的姿态、而独有菊花啊菊花、饮寒如蜜、卓然开放。

无论菊花经过培植和嫁接、有多少改变、但是那种秋冷而开的特性、永远没有改变过。

所以菊花是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秋花。

二、最是清高幽兰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

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唐朝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一种花颇有名气、但是种植不广泛、那就是兰花。先秦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利用兰草、因为兰草芬芳、有药用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的郑国、有三月三上巳节、在溱洧水边、男女采集兰草、下河沐浴祈福。

但是兰草不像菊花、对水土的要求相当地高、需要通风、有流水的砂石森林、阴凉清幽、所以兰草没有菊花那种顽强的再生能力。到后来、随着人们的居住范围扩大、兰草就越来越不好找了。

后来文人多喜欢用兰草自比、来表达自己的清高、实际也是因为这个群体比较讲究生存环境。

兰花香气清冽、被称为天下第一香、只要养护得当、秋冬也开花、且一朵花开、香气缭绕、经久不散、称为王者之香。

兰花叶片修长婀娜、不胜袅娜风致、秋冬一盆兰花、有如青青仙子、共清风明月、寒露星光、李贺有“幽兰露、如啼眼”、就将兰花和露水结合起来、那是一种仙魅之幽美。

晏殊也有晚秋名句“槛菊愁烟兰泣露”的美句、写寒露兰花的绰约清美。

只是兰草因为稀少越来越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所以诗人干脆菊花兰草都不喜、种最好养活的竹子过秋冬。竹子四季常青、倒是一劳永逸的绿化做法。

三、唐宋兴起的木芙蓉、填补了晚秋木本花事的空白

木芙蓉原产湖南、当然屈原时代就应该有、因为“搴芙蓉兮木末”大概率是木芙蓉。只是这种花木、到了繁荣的唐朝、才逐渐被认识并推广种植到其他地方。

这种亲水的木本、有着水泽植物耐寒的特性、居然在晚秋开花、且寒露风清、凋谢无数的红叶、独独滋生这样艳丽的木本。

木芙蓉高大舒展、当水中的荷花开谢的时候、岸上的芙蓉花绚烂而开、那娇红的白粉红、你简直以为她是穿越错了季节、如牡丹之富丽、如荷花之洁净、却偏偏开在晚秋的寒露风霜里、人们不知道该赞美还是该疼惜、这是秋贵妃。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韩愈《木芙蓉》

在寒露中盛开的木芙蓉、远远比荷花更红艳绚烂。

想必荷花都会嫉妒它、只不过这两种不同的花、拥有相同的名字吧。

我来到这里、已经是迟到了晚秋、如果我摘下你、只怕这座祠庙都毫无风采。

我还是决定、自己勤快点、经常来看你。

我不想你寂寞开落在秋风里呀。

宋朝之后、木芙蓉的种植更加广泛、因为木芙蓉根系发达、可以固坡护塘、所以水岸往往种植木芙蓉、九月晚秋、芙蓉如霞、给人晚秋的明艳和欢快。

木芙蓉别号拒霜、不是拒绝寒霜、是她的繁茂有如春天、你站在花树下、如同芙蓉帐暖让你有心理的春天。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