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花卉(横沥镇的经济概况)

2024-05-04 23:03:03

2013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33.2万元,增长26%;合同利用外资1267.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96万美元,实际完成率分别为126.7%和113.7%。

全镇有工业企业40个,规模以上企业15个,主要集中在大元开发区,主要产品(业务活动)包括食用油、塑料五金、皮革皮具、服装、纸制品、轧钢、印染、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等。横沥产业园属区级工业园,规划发展海洋、食品、生物制药产业,总面积2.87平方公里,处于开发阶段。产业园龙头项目广州粮食集团主体工程完工,天宝制药厂项目奠基动工。

种养殖业 全年蔬菜含复种1867公顷,甜玉米含复种约665公顷,甘蔗373公顷,香蕉107公顷,木本水果136公顷,花卉256公顷,其他经济作物33.3公顷。水产品养殖752公顷,以四大家鱼、鳗鱼和虾类为主要养殖品种,全年产量约为9660吨。有养猪场17个,生猪饲养量2.62万头、存栏量7310头、上市量1.89万头;养鸭场17个,饲养量79.5万只、存栏量6.85万只、上市量72.6万只;犬只存栏量1633只。

第三产业 横沥镇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物流、餐饮服务业。有规划面积16.7公顷的物流园区1个,拟建设物流仓库5万平方米,已运营面积2.9万平方米。全镇有大小各类饮食店档20多个,其中,市级“三星”农家乐2个。2013年,服务业总产值2000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1000万元,餐饮业600万元,其他服务业400万元。 横沥镇的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内到外、内外结合,已形成大元村工业园区、义沙村工业园区、世纪工业园区、台商综合工业区、环保工业区和汽配园C区,引进了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40多家,并有私营企业超过40家,已建立起以食品加工、造纸、造船、电机、磁性材料、五金塑料、精细化工、工业固废处理等多行业的工业体系。这些无不宣示着年青的横沥镇正在腾飞!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84%,农业总产值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镇财政预算收入8887.63万元,比上年减少15.97%。合同利用外资42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41%,实际利用外资39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8%。经济发展呈平稳增长态势。 2002年至今,我镇先后荣获广州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集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区创建文明镇(街)工作先进集体、发展经济先进镇、发展“三高”农业奖、征兵工作全优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依法治区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等称号。横沥女子龙舟名扬中外,多次获得“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冠、亚军。具有横沥独特文化韵味的水乡咸水歌唱出了广东省2004年都市热浪夕阳老年艺术广场展演赛一等奖和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铜奖,大大弘扬了全镇人民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在南沙建成投产后的港口、物流、钢铁、造船、汽车、石化等大型产业的辐射下,横沥镇将快步向“两个适宜”的现代化滨海新城镇目标迈进,横沥镇作为大南沙综合服务区的宏伟蓝图将展现在广州最南端的这方热土之上。

工业2001年全镇有工企业62间,其中外资企业20间,私营企业42 间。2001年引进项目企业2 家,其中外资企业2 间,总投资额16708 万元。2001年全镇工企业产值94938万元,合同利用外资6544万港元,实际利用外资2465万港元,出口总值38861万元。年创税利5192 万元。主要产品有油脂、塑料五金、造纸、皮革、服装、轧钢、印染、五金等。主要企业有合兴集团、广兴容器有限公司、精美集团、番禺钢光喇叭厂、先锋服装厂、嘉美日用保温电器有限公司、南丰塑料厂、仕春漂染厂、永润造纸厂等。2001年全镇工企业员工4327人,外来劳工占3360人 。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合兴集团、广兴容器有限公司、南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其中合兴集团成为亿元企业。

今年1至8月份,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体来说,全镇工业总产值5.8亿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长4%,增加值为8530万元,销售值为5.6亿元,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外贸出口额为2989万元。引进外资企业3家,内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外资82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61万美元。 2008年,横沥镇紧紧围绕在农业生产上以突出重点、农业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根据横沥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加大力度,使我镇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今年遭受冷冻、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但在横沥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和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及时进行救灾复产,使农作物仍然得到增产增收。2008年农业总产值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 10 %,人平收入10624元,比去年增长13.8 %。今年我们在工作中突出重点,抓好增产增收措施的落实,为基层办好事实事,促进农业增收、农村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农业生产情况:水稻5803亩(其中早稻3009亩、晚稻2794亩),常年蔬菜30240亩(含复种),水果4660亩,花卉2283亩,甘蔗2747亩,其它经济作物515亩、甜玉米21000亩(含复种),鱼塘11827亩。全镇的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200多亩。 (一)、牧业生产情况:生猪方面饲养量15090头,存栏量5458头、上市量9632头;耕牛存栏量33头;犬存栏量1480只。

(二)、家禽业发展方面:

鸡:饲养量39500只、存栏量7250只、上市量32250只;

鸭:饲养量319500只、存栏量63140只、上市量256360只;

鹅:饲养量2980只、存栏量480只、上市量2500只;

鸽:饲养量3900只、存栏量600只、上市量3300只。

(三)、防疫情况:生猪猪瘟、口蹄疫,耕牛口蹄疫,禽流感,狗狂犬病等接种率均为100%。生猪接种疫苗15090头,猪瘟、口蹄疫接种率为100%。耕牛接种口蹄疫率为100%。禽流感散养应免接种率为100%,鸡39500只、鸭319500只、鹅2980只、白鸽3900只。

(四)、管理情况:加强对肉品市场检查监督,杜绝私宰及病害肉品上市,维护维护的经济秩序,今年至今共出动检查人员365人次进行市场检查,通过检查证物,没发现问题。

(五)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在今年7月份在我镇的养鸭户所养的鸭两次因发生病毒性肝炎而向上一级报告,我办和畜牧站得知情况后即向镇政府汇报,主动配合镇政府和区农林局处理问题,使问题得到就地解决,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两次共扑杀病鸭31615只,出动人员216人,所有病鸭、鸭场的鸭棚和临时搭建棚进行拆除和无害化处理。

(六)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取缔“三无”家(水)禽养殖场的工作。“三无”养殖场(户)是指“无牌、无证、无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我镇家(水)禽的养殖场中,绝大部分都属于“三无”养殖场,其防疫条件差且防疫不到位,每次发生疫情,防控难度大。今年7月份在东方红村和冯马一村的养鸭户有病死鸭的情况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鉴于此,镇党委、政府下决心整治这些“三无”养殖场。我办积极配合这项工作,协助下发《关于取缔“三无”家(水)禽养殖场的通知》,与各村、农场签订《广州市南沙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并对全镇范围内的家(水)禽养殖场(户)进行摸查,实行饲养量日报制度,加强防控工作,至今为止,共取缔了“三无”家(水)禽养殖场20家。

(七)进一步加强我镇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和建设。按照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的有关要求,我镇畜牧站于11月14日召开了各村农场主管农业干部和全镇26家养猪户的工作,与个养猪户签订了《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并派发了养殖出示牌和便民卡。要求各养猪户必须填写养殖档案和防疫证,便于追踪溯源,加强对养猪户的管理。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