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一桂 花卉册(关于百合花的诗)

2024-05-14 20:33:55

关于百合花的诗如下:

1、《夏夜宿表兄话旧》唐朝·窦叔向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2、《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唐朝·李白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3、《题周之冕写生卷·其十五·百合》清朝·乾隆花根花朵胥攒簇,莫恨无端浪与名。借问世间一切法,孰非百合幻而成。

4、《山丹》宋朝·刘克庄偶然避雨过民舍,一本山丹恰盛开。种久树身樛似盖,浇频花面大如杯。怪疑朱草非时出,惊问红云甚处来。何惜书生无事力,千金移入画栏栽。

5、《闺妇》唐朝·白居易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6、《题邹一桂写生卷九首·其九·百合花》清朝·乾隆接叶开花玉瓣长,云根百叠可为粮。却教艺苑传佳话,岁轴图成兆吉祥。

7、《百合花》宋朝·董嗣杲有聚无分比蒜强,春苗数尺紫茎长。青苍暗接多重叶,红白争开五月凉。罔使蒸食气,只堪当肉润吟肠。山古樱笋同时荐,不似花心瓣瓣香。

8、《题金廷标杂花四种·其三·百合》清朝·乾隆素质应羞时世装,陆游家蓺两丛芳。不曾睡鸭夕薰换,扑鼻居然百合香。

9、《题钱维城四季花卉册·其十六·百合花》清朝·乾隆香如百和根百合,郁郁重重结未阑。七佛偈中明说尽,悟因容易解因难。

10、《山丹花歌》元朝·汪珍方壶圆峤蓬莱顶,七还九返龙虎鼎。药成夜半忽飞去,瑶草一枝光炯炯。九疑但识萼绿华,未识赤斧山图家。淮南鸡犬上天去,雌蝶雄蜂空啖花。

11、《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二·百合》清朝·乾隆花白雅宜间药栏,根甘还可佐厨盘。设逢红紫争颜色,应笑空成适越冠。

张僧繇相传为南朝张僧繇所创,后唐杨升传之,擅没骨山水。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期,生平的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仿杨升山水图轴为主。梁武帝是南朝力倡佛法的统治者,在他的倡导下,修建寺院之风盛极一时。张僧繇最受梁武帝器重,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他曾吸取天竺晕染画风在一乘寺画凹凸花,因其强烈的立体感吸引观众,以致时人称一乘寺为凹凸寺。他有较好的写实能力,曾为梁武帝摹写居于各地的诸王像,达到“对之如面”的境地。关于他的画迹还有不少神奇的传说,都说明了他的创作在人们心目中有强烈的印象。尤其应当提出的是,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迹周密”的“密体”,而张僧繇则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江苏 武进(今常州)人。他幼年随父抗清,失败后隐居卖画。与王翚为好友,二人经 常一同游历、观摩以切磋画艺。他早年主要创作山水画,师法元人,并上溯董源 、巨然,风格空灵清旷,但因画艺不第王翚,不愿居其二,于是中年以后专攻花 鸟,创没骨法,这种画法不采用墨笔勾勒轮廓然后敷色的传统方法,而是以色彩 直接渲染,粉笔带脂,点染并用。同时,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极力摹写,得其活色天香而后已。在创作中,恽寿平追求以宋法运元格,以极似求不似,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表现了“清如水碧,洁 如霜露”般理想化的美的境界,极好的体现出董其昌所极力推崇的文人画旨趣。 代表作有《灵岩山图》、《锦石秋花图》、《花卉册》等。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在 清初画坛上“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从学者甚多,如马元驭、范廷镇、恽冰等,蒋廷锡、邹一桂等仕宦花鸟画家亦颇受影响,形成了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派”,并被清人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与“四王”的“山水正宗”相 比肩。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