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故事(有关诚信考试的故事)

2024-04-16 04:49:20

1933年,一位22岁的年轻人在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一次水力学考试,他发挥出色,所有的试题都回答圆满。班主任金教授对这位学生的表现相当满意,在试卷上全都打上钩,给出了满分100分。但是,当试卷发下来以后,年轻人自己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 “N”。于是立即举手发言,指出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扣分。金教授一看,果然这个小错被忽略了,于是扣掉4分,给了他96分。

当时,因为考试成绩要记入每名学生的档案,直接左右着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主动要求扣分学生,在金教授的印象中,这是第一人。正因为如此,金教授留下了这份特殊的试卷,打算将它当作教材,教育那些刻意要求加分的学生。4年后,抗日战争爆发,金教授一家被迫逃难,那份试卷却被当作一份重要的行李保存了下来,而且在身边一存就是40多年。

时间一晃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80年,那位主动要求扣分的学生重返母校,第一件事就是拜会当年的班主任老师金教授,这时候学生的身份,已经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年过耄耋的金教授取出那份试卷,深情地拉住得意门生的手:“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这份试卷早就给了我答案!”这位学生,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

金教授保存了40多年的不仅仅是一份试卷,而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和眼光。从这份试卷上,人们读到了钱学森为何在成功之路上走得这么远。

古代有哪些科举考试的有趣故事呢?

很多人将如今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提并论,其实,「 ”高考"和「 ”科考"可谓「 ”差之一字,谬之千里",完全不可「 ”同日而语"。如今的高考,无非是考进「 ”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古代的「 ”科考"则是缘于「 ”考而优则仕"的巨大诱惑。北宋皇帝赵恒在其《励学篇》中曾直言不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唯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 ”奋志科名”,因而「 ”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 ”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 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 ”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在70岁「 ”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不过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对考生年龄并无限制,所以「 ”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王鸣盛)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但王西庄32岁时,以「 ”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进士,做了大官。而他的父亲却没通过乡试,拄拐棍时仍参加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 ”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条所述,当时有一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王父,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 ”大丈夫奋志科名”。 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 ”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人考场的灯壁上写了「 ”百岁观场"4个大字,由曾孙为之引导人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 像黄章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在清代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3场的考生有92人。乾隆皇帝为这些老年考生而感动,「 ”俱加赏赐" ,在乾隆当皇帝期间,如此赐予老年考生功名的不止一次,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3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 ”赏给举人"。 现在高考考点很多,可就近参加考试。在古代,科举的第一轮考试为「 ”乡试",一个省或大片地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更高级别的考试是全国统=考试,考场设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 ”进京赶考。所以,好多考生(举子)在京城考完试后,「 ”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了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表现最明显。 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 ”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 ”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 ”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 ”写作文",进行诗文创作。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考生有舟车乘坐,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短的耗时月余,长则数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 *** 或是当地富人资助下,才得以成行,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待在京城,这样既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但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 ”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那就是「 ”行卷"。所谓「 ”行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 ”贵人”「 ”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自己的「 ”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 ”行卷"。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一一诗人顾况。顾况听罢笑称:「 ”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当读到《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中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主考官青睐。「 ”行卷"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乃科举腐败,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怀才不遇的学子,只要有可能都会找门路「 ”行卷”。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相当于现代的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等「 ”加分” 「 ”特招"这类现象。以宋朝为例,考中者中便有「 ”正奏名"「 ”特奏名"的区别,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 ”正取生”与「 ”特招生”。 所谓「 ”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进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再参加若干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教育部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3级。所谓「 ”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唐宋时期通过解试的考生称「 ”贡士",明清叫「 ”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 ”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 ”状元”。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对乡试都很重视,「 ”屡考屡不中"的考生也都有所照顾。其中,宋代的照顾办法「 ”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 ”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 ”特奏名"的机会。 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 ”特奏名”为「 ”老榜” 除了「 ”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当然不会少了花钱「 ”买分数" 「 ”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人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 ”例监”便是花钱搞到人学指标的学生。

先来追溯一下科举考试的历史,以便铺陈那些有趣的事儿,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从公元605年开始,到1905年结束,整整1300年。

公元605年,隋炀帝这个让人感到没干过啥好事儿的皇帝却开设了进士科,用分科取士的方式选取官员,科举由此产生,并从此解开中国历史上选用官吏的新篇章,影响中国一千多年。

按照历史进程唠点硬嗑吧,先看看唐朝。为什么不说隋朝,答案是隋朝在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后,没多久就让隋炀帝把朝代终结了,根本没给科举考试发生趣事留时间。接过接力棒的唐朝就不一样了。

在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很多科目,其中进士科很难考,因此,考上进士就成了很多唐代文人的梦想,就连唐宣宗李道龙也有这样的梦想,他对进士也很着迷,他不仅很看重进士出身的官员,还在皇宫的柱子上写下?乡贡进士李道龙?的字样。

上面这是说难的,可在同朝又出现了现在考生梦寐以求的开卷考试。唐代科举实行行卷制度,即在参加考试前把自己的诗文结集成册送人,以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好在考试的时候多一些中举的机会。

因为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不封卷,每个人都能看的考生的姓名。有人就因此占了便宜。有一个叫阎济美的考生,第一次参加科举没有中举,落选后,他很失落地给主考官写了一首诗。

后来,阎济美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巧的是,主考官还是上次那个官员。这一次,因为对阎济美有印象,而且成绩还不错,于是,阎济美就幸运地中举了,成了不封卷制度下的幸运者。

公元837年,一个叫李肱的考生由诗歌直接钦定为状元。李肱的应试诗歌《霓裳羽衣曲》被主考官认为是完美诗歌,他把这首诗拿给唐文宗看,唐文宗很高兴,当他知道李肱是皇室子弟时,更加高兴。看来,皇家子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救药。

于是,李肱成了状元。唐文宗要树李肱为榜样,让更多的皇家子弟跟他学,做一个对朝廷有用的人才。不过,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李肱不是皇室子弟,他能不能中状元?答案可能是未知数。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