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考试真题(教师招聘考试的练习题哪些好)

2024-04-03 14:50:53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普遍与特殊

B.共性与个性

C.一般与个别

D.宏观与具体

1.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2.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答案D。

3.( )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培养目标

3.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指导作用,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了包括教育目的外,还包括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指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承担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来的;教育目标一般无此说法。故选C。

4.下面( )不属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

A.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B.教育就是灵魂的转向

C.国民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造就公民

D.教育除造就每个人,使其乐于为社会而生活,并乐于贡献其最优力量于人类生活的保存和改善之外,不能有别的目的

4.答案B。解析:教育就是灵魂的转向属于宗教本位论的观点,故选B。ACD选项属于社会本位论观点。

5.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法规

D.教育政策

5.答案A。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6.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

A.学校制度

B.教育法律

C.教育方针

D.教育目的

6.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7.( )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7.答案A。解析:德育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德育工作的成败将影响社会稳定及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8.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C.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D.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

8.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依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涂尔干这句话就在强调教育应使青年社会化,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9.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9.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不光是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它着眼于人的整个发展。

10.教育无目的论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涂尔干

C.杜威

D.卢梭

10.答案C。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的。赫尔巴特、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是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2012上半年花都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语文)

回忆版,2012-5-6考试,9点到11点

共52个题目,100分

一、基本常识,

1、2012年3月29日小学生安全日,是第多少届?第17个

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教育法规的规范作用

3“教育”一词最早谁提出,孟子

4、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起点是,学前教育,干扰项,小学教育

三、专业知识,字词,成语,病句

四、主观题

1、默写句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一首关于写梅花的词

江神子

(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作者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3、文言文阅读,韩愈的散文

送区册序①

韩愈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2。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3,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4,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5。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6。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7。升自宾阶8,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9!”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10,坐石矶11,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12,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13。

①方氏《举正》:“贞元二十一年春阳山作。洪庆善谓区册即区弘,考其始末,非也。” 魏本补注:“集有《送区弘南归》诗,说者谓册即弘也。其说见于送弘南归诗。区音欧,区冶之后,旧本作区,今本作欧弘,误矣。”此序写于贞元二十一年离开阳山前。

2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湖南道》连州管县有阳山县:“中上,西北至州一百四十七里。” 按:穷犹言天尽头耳。或因下文“陆有”云云,遂解为土地贫瘠。然区生之来,为求学也,地瘠何畏?此但言其不畏险远耳。且丘陵虎豹,江流沦溺,亦与贫瘠无关。

3 廉利侔剑戟:廉,稜角;利,锐利;侔,相等;剑戟,古代兵器,剑两刃,戟三锋。此指阳山江中之石利如剑戟。

4 篁竹:篁是竹的通称。一说,篁,竹林。

5 鸟言夷面:鸟言,说话像鸟叫,难懂。韩愈是河南人,乍来阳山,语言不通,看来并非有意诋毁。夷面,是说相貌和中土人不同。古代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此处把阳山人说成“夷面”,含有明显的鄙视之意。

6 奉期约:奉,接受、遵守;期,期限;约,规约。例如征收夏税秋税都有一定的期限,以及其他规定要百姓遵守等等。

7 挐舟:划船、撑船。司马彪云:“挐,桡也,音饶。”船桨,用作动词,用桨划船。

8 宾阶:西阶。古时接客之礼,宾从西阶上,主从东阶上。

9 “逃空虚”句:司马彪云:“逃,巡。故坏冢处为空虚。”跫,行人脚步声。全句是说:巡行于故墓间的人,满目荒凉,听到别人的脚步声,认为有了同伴,便觉欢喜。

10 翳嘉林:翳,隐蔽;嘉林,美好的林木。这是说在林下乘凉。

11 石矶:水中或水旁的岩石。阳山有韩愈当年的钓矶。

12 岁之初吉:指农历正月。

13 识:记。序以识别,作序以记离别之情。

题目:翻译两个个句子

a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

b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

48、49、50、现代文阅读,三个问题

韩少功《土地》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a《土地》 韩少功 答案“土地”的两层含义(每点不超过8个字)

b“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

c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有什么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 ⑴生命的根基;⑵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 ⑴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⑵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 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4. 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51、写新闻标题

五、52、作文,以“慎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