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著名景点(德国波黑旅游景点介绍大全)

2024-04-16 09:26:14

波黑是欧洲国家,有着复杂的历史和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吗?

波黑全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一个看起来很遥远的地方,但他们的名字却让人误认为这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其实是在欧洲。

波黑首都

全国各地第一大城市。坐落于波黑中北部,位于丘陵地形,四周望山。萨拉热窝内设4县市,总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数量约30万;是波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中心。

萨拉热窝是欧洲唯一一座四种宗教信仰及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有很多历史时间文化古迹,城里伊斯兰的清真寺、天主教教堂、东正教教堂和犹太主教堂相映成趣。

主要景点有巴什察尔希亚旧城区(Baarija)、拉丁桥(Latinskimost,别名普林西普桥)。在波黑的外国人同样可以享受波黑的免费公共医疗系统软件,但许多生活在波黑的外国人更喜欢挑选选购个人医保。主要是因为波黑的公用系统软件资金短缺,医生与护士等人员不足,并且很多医师不会说英语,沟通交流有困难。

波黑的私人医院和医疗设施关键坐落于萨拉热窝和其它大都市,也有很多外籍人挑选选购国际性医保,这样他们就能前去附近欧洲我国去享受更加好的诊疗,例如其隔壁邻居克罗地亚。

波黑对6至15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公共教育。但是,很多公办学校用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或克罗地亚语讲课,所以许多生活在波黑的外籍人选择将他的儿女送至国际学校,这种国际学校要用英语授课,并获得国际性教育认证的资格。这种国际学校的教学标准一般比公办学校高些。

假如你是富人或来源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波黑的生活状态可能感觉不错。但是,假如太穷的人在波黑交心谈心陷入绝境。波黑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并没有大学文凭很难在波黑找到工作。波黑的顾主也很清楚应聘者找工作的难度系数,他们对于这种上班的人通常会较为严苛。

2018 巴尔干 (3) 波黑·萨拉热窝-瓦尔特战斗过的地方

萨拉热窝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中学历史课上,我们就知道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从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再次听说这个城市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一部风靡全国的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让我们认识了萨拉热窝的英雄瓦尔特。第三次听说是1984年的萨拉热窝奥运会。又一次听到它的名字就到了1992年,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城市被围困了整整1425天,成千上万的民众死于战火和饥饿。1992年7月11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的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也活活饿死在萨拉热窝家中 ,时年66岁。

2018年5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这个久闻其名的城市-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民宿房东十分热情好客,特地安排她爸爸开车到长途汽车站来接我们。民宿就在老城喷泉广场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步行10分钟可到广场,出行十分方便。民宿房子宽敞整洁舒适,房东还在客厅的桌上给我们留了一瓶葡萄酒和一些点心,并留了一张纸条祝愿我们在萨拉热窝玩得愉快,让我们感到很温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萨拉热窝老城建于1450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老城内街巷纵横,商铺鳞次栉比,至今依然保持着奥斯曼时代的古朴风貌,是萨拉热窝最繁华的地区。16世纪老城全盛时期这里有上万家店铺,一百多个清真寺,有室内的巴扎,公众浴场,图书馆和伊斯兰学校。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商旅和货物在此集散,这里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也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都市。

喷泉广场位于老城的中心,它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名为塞比利的喷泉木塔,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塔体为八角形,上部是绿色圆形穹顶,泉水供伊斯兰信徒净身和饮用。塔身原为大理石制作,波黑战争期间被炮弹击中,2006年重建时改成木质的。

来萨拉热窝前我们有个愿望,就是寻觅**“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瓦尔特的足迹。当我们漫步于老城区,**中的场景开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记得就在这个广场上,德国党卫军用高音喇叭呼叫民众去认领被枪杀的尸体,企图抓住敢于出头的游击队员,让德军没有想到的是,广场上所有的民众都毫无畏惧地跟着瓦尔特齐步向前,德军无奈,只得灰溜溜地从广场撤走了。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建于1531年,是波黑和巴尔干最大的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设计建造,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尔苏莱曼清真寺等一系列著名建筑。在萨拉热窝围城战期间,清真寺部分受损,现在已经修复。

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德军在这个清真寺附近布下重兵,企图诱捕瓦尔特。老钟表匠谢德得到情报后毅然只身赶赴这里,击毙假联络员给瓦尔特示警,不幸牺牲。瓦尔特和他的战友闻讯赶到并与德军在这里发生激烈枪战,德军在附近的钟楼布置了机枪手企图射杀瓦尔特,但机智的瓦尔特悄悄摸进钟楼,消灭了埋伏在那里的敌人,居高临下地扫射敌军,掩护战友撤退。当德军最后冲进钟楼准备抓捕瓦尔特时,瓦尔特却从高高的钟楼上抛出一条绳子,从容滑下,悄然消失在德军的视野里,瓦尔特那矫健的身姿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们来到了当年瓦尔特战斗过的清真寺和钟楼,重温**里的场景,感受塞拉热窝人民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用鲜血和生命争取自由、解放和独立的悲壮历程。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历史上瓦尔特确有其人,他的真名是瓦尔特·佩里奇,二战期间担任萨拉热窝抵抗运动的***。1945年4月5日,瓦尔特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最后一战中,为保卫发电厂不幸牺牲,年仅25岁。后来南斯拉夫政府追认他为国家英雄,还在萨拉热窝市内建了他的塑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是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创作的。

我们离开萨拉热窝不到一年,2019年4月6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博物馆在萨拉热窝开馆,馆内陈列了主要演员的蜡像,**中用过的道具和影片中钟表店的复原场景。

钟楼建于1592年,经过钟楼时,我发现上面钟显示的时间和我手表上的时间不同,还以为它坏了。后来才知道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用伊斯兰教历时间的公共时钟,它以日落为一天之始,时间设定为12:00。由于每天的时长不同,计时员每天要对时钟进行调整。

离开清真寺,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声音来自附近的铜匠街。**里瓦尔特等人从清真寺撤走后,德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当他们追到这里时,却发现瓦尔特他们不见了,这时满街的工匠不约而同地开始敲打他们手中的活计,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掩护了瓦尔特们撤离,德军见此恼怒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这条建于1489年的小街与几十年前**里面的场景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我们一眼就认出了这条街的标志,一家店铺房顶上的大咖啡壶。小街两边店铺摆满一件件精致的铜器制品,包括铜质餐具,花瓶,灯具,壶罐,首饰和表现老城风貌的装饰画,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土耳其式的咖啡具。这里的工艺品有几百年的手工制造传统,铜器上的花纹都是由工匠用小锤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用子弹壳做成的飞机和坦克,这些子弹壳都是三年围城战遗留下来的。

下图的照片是我们在城东的高地黄堡拍摄的,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萨拉勒窝市的全景。在影片的结尾,盖世太保上校冯·迪特里希因为行动失败被召回国,临走时他自嘲地说自己一来就在寻找瓦尔特,但没找到,即将离开总算知道了他。他身边的军官不明所以问他瓦尔特是谁,冯·迪特里希就在我拍照的位置对着山谷中的萨拉热窝黯然神伤地说:“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的扮演者塞尔维亚族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中国观众十分喜爱的一位演员,曾多次到访中国。他在另一部南斯拉夫**“桥”中扮演男主角老虎,他的一位好友克罗地亚族演员鲍里斯·德沃尔尼克在**“桥”中饰演爆破专家扎瓦多尼。1991年寻求独立的克罗地亚人同试图维持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发生军事冲突,这两位相交几十年的好友因政见不同而公开宣布绝交,成了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15年后,2006年两人通过视频在电视屏幕上相会并重归于好。巴塔说:“过去几年间我们之间并没有仇恨”,鲍里斯幽默地回了一句,“只有误解”,正所谓“相蓬一笑泯恩仇”,这也代表了两个民族终于走向和解。

巴塔不仅是一个演员,他还是塞尔维亚社会党副主席和国会议员,长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2002年8月他参选塞尔维亚总统,但仅获得3%的选票,他自我解嘲地说,人们喜欢的是演员的他,而不是总统的他。他还风趣地说,如果由中国观众投票,他肯定会当选。2016年5月22日,巴塔在贝尔格莱德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想问波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亚霍里纳山

亚霍里纳山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东南部,同时也位于萨拉热窝的东南部。亚霍里纳山高达1913米,是继Bjela_nica山之后萨拉热窝第二高山。夏季,亚霍里纳山漫山遍野都是绿色,山间还长满了各种各样有名字或者没名字的野花,充满了盎然生机,非常适宜徒步旅行、郊游等户外活动;而到了到了冬季,山上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雪松高高挺立在山上,这里就成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2、博物馆

萨拉热窝有众多博物馆,包括了萨拉热窝博物馆、Ars Aevi现代美术馆、波黑历史博物馆、波黑文学和戏剧艺术博物馆和波黑国家博物馆(开设于1888年)收藏有萨拉热窝哈加达(Sarajevo Haggadah)、泥金装饰手抄本和最老的塞法迪犹太人档案。

3、苏捷斯卡国家公园

苏捷斯卡国家公园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国家公园,同时也是该国最古老的国家公园。该公园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国党派战胜德国占领军的胜利战场,公园里矗立着一些石碑以纪念这次伟大的胜利。苏捷斯卡国家公园占地175平方公里,该公园是欧洲仅存的两大原始森林之一!山坡上60米处分布的山毛榉树以及当地的黑松树保护着这里的原始森林,山上大片的树木像似一个绿色的大毯子覆盖了整个山谷。

4、莫斯塔尔老桥

莫斯塔尔老桥是波黑古建筑,一座曾有427年历史的石拱桥(始建于1566年,毁于1993年),横跨流经莫斯塔尔老城市中心的奈莱特瓦河,桥宽4.55米,桥长27.34,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老石桥的风貌与周围以古老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大河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呼应,充分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老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连系在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