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铜箔(锂电铜箔成抢手货)

2024-04-02 00:42:09

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及锂电池板块的持续火热,助推锂电铜箔成为抢手货。

在此背景下,上游企业瞅准机会,延伸产业链条,布局锂电铜箔领域。同时,诺德股份、嘉元 科技 等锂电铜箔龙头企业也纷纷加码扩大产能。

需求攀升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随着电子、新能源 汽车 、5G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电铜箔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0年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达14.6万吨,同比增长17.8%。

需求增长的同时,锂电铜箔也面临着多重壁垒。华安证券分析师王洪岩表示,锂电铜箔新建产能扩产周期长,根据头部企业新建项目来看,当前锂电铜箔新建产能的扩产周期基本在2年-3年左右。此外,虽然国内设备企业在加速阴极辊的国产替代,但极薄化锂电铜箔生产用阴极辊仍依赖于进口,设备供给紧张进一步延长锂电铜箔扩产周期。

宣继游表示,锂电铜箔还存在技术难度高、投入产出比低、环保压力高等特点,扩产壁垒较高,产能难释放,供需缺口短期难以填补,但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其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据GGII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为38万吨,同比增加52%。其中动力电池铜箔需求24万吨,同比增加75%;到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总需求量将达109万吨。由此可见,未来5年锂电铜箔需求将有3倍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由于锂电铜箔需求持续攀升,导致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但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推动其价格不断上涨。数据显示,8μm和6μm铜箔分别由2020年年中低点时的7.2万元/吨和9.1万元/吨涨至今年11月份的10.6万元/吨和12.25万元/吨,涨幅分别为47.22%和34.62%。

产品量价齐升,相关企业业绩大幅增长。以锂电铜箔龙头企业诺德股份、嘉元 科技 为例,今年前三季度,两家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36亿元、19.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6%和151.91%;分别实现净利润3.22亿元、3.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0.12%、238.38%。

上游企业布局锂电铜箔赛道

市场一片火热,上游企业瞅准机会切入锂电铜箔赛道。

铜加工龙头企业海亮股份今年11月份宣布,拟在甘肃兰州新区设立控股子公司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89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每期5万吨,预计于2025年年底全部投产。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形成高性能铜箔1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其中锂电铜箔12万吨/年,标准铜箔3万吨/年。

白银有色也于2018年布局锂电铜箔赛道,其项目建设主体为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白银有色持股比例为37%。2019年10月份,上述项目已建成投产,实现1.2万吨/年的产能,2021年底将形成3万吨/年产能。12月7日晚间,白银有色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前述3万吨/年产能基础上增加17万吨/年,合作建设20万吨/年高档锂电铜箔项目。

据悉,上述项目主要产品是4.5μm、6μm锂电池用电解铜箔。从目前锂电铜箔市场来看,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已规模化使用6μm锂电铜箔;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主流厂商正在全面使用6μm锂电铜箔。

头部企业纷纷加码扩产能

锂电铜箔龙头企业正在纷纷扩大产能。

嘉元 科技 11月6日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49亿元用于高性能锂电铜箔项目,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广东、山东、江西、福建等地建设高性能锂电铜箔及高端电解铜箔生产线。11月10日,嘉元 科技 又计划在广东省梅县投建年产5万吨高端铜箔建设项目。

诺德股份则在6月份发布定增方案,拟募资不超过22.88亿元用于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形成8.5万吨锂电铜箔的年产能。

超华 科技 2月1日发布公告称,拟在广西玉林市投资122.6亿元建设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将建设年产1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

?超华科技:铜箔风口已来,5G时代加速业绩爆发

锂电铜箔|鑫铂瑞文章来源自:高工锂电网

2021-02-21 11:54:39 阅读:1602

和上百GWh动力电池新增产能相比,新增锂电铜箔优质产能的快速释放显得更为急迫。

受下游新能源 汽车 销量持续上升和5G基站等消费类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目前国内主流锂电铜箔企业的订单饱满,纷纷开启产能扩充模式。

但受核心生产设备和工艺积累等因素限制,锂电铜箔扩产周期较长,难以快速释放,导致短期内需求缺口难以填补。

在此情况之下,锂电铜箔新晋企业—— 江西鑫铂瑞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鑫铂瑞) 却打破了这个行业困局。公司从去年9月开机投产就实现超产稳产,产品性能达到台湾长春的水平,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

春节期间,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依旧满产排产,同时包括头部电池企业在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快产能扩充,预计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将迎来集中释放,进而对上游锂电原材料产生强劲需求。

面对下游需求热度持续提升,上游锂电铜箔已经出现供货紧缺和产品涨价现象,高端锂电铜箔的供应尤为紧张。

而鑫铂瑞作为一匹锂电铜箔行业的“黑马”,瞄准未来千亿规模的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加速快跑,或将成为未来锂电铜箔市场竞争格局的变量。

开机即稳产 跑出行业“加速度”

和锂电池相比,锂电铜箔的制造过程也非常复杂,其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精度、性能的要求甚至更高。

受制于生产设备供应、厂房建设、设备选型、技术沉淀、员工培训、产线调试等多重因素影响,锂电铜箔扩产周期一般长达1-2年。

生产难度大、周期长直接导致锂电铜箔新增产能释放缓慢,供给端产能释放节奏慢于需求端增速,短期内高端锂电铜箔的需求缺口预计仍难弥补。

而鑫铂瑞从2019年6月开工建设到2020年9月投产出货,设备调试阶段即顺利产出合格铜箔产品,在10-12月份实现产能稳步提升并顺利供货下游客户,成为行业内的首例。

“公司2020年9月份开机当月就生产了合格的60多吨产品,10-12月份产量快速攀升,累计生产交付近1000吨锂电铜箔,达到了超产稳产的状态。”鑫铂瑞总经理黄国和对高工锂电表示,得益于公司前期科学的规划布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生产管控,鑫铂瑞一投产就实现顺产稳产,打破了锂电铜箔行业新增产能投产周期长的困局。

一般而言,一家新的铜箔企业在顺利投产之后,其产品也要经过至少半年的验证测试,各项性能指标成熟稳定之后才会批量供货电池企业。

同时,由于初期产能规矩较小的缘故,新晋铜箔企业主要通过中间贸易商渠道进入下游电池企业供应链,整体市场开拓进程较为缓慢。

而鑫铂瑞自去年9月第一台生箔机送电产箔就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6μm锂电铜箔,解决了铜箔生产初期存在的泡泡沙、撕边、褶皱、断带等问题,从而获得了下游电池企业的认可。

据悉,受制于产能不足,有头部铜箔企业正在外部找铜箔企业代工生产缓解交付压力。而鑫铂瑞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也获得了头部铜箔企业的认可,为其代工生产供货高端客户。

“我们目前的终端客户占比60%-70%,直接供货电池企业,主要是产品性能得到了电池企业的认可。”黄国和指出,在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和上游优质铜箔供应紧缺的双重作用下,目前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正在积极寻找优质铜箔产能,这给鑫铂瑞在后期进入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目前,鑫铂瑞生产的锂电铜箔产品以6μm为主,占比60%左右,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同时也在生产7 8μm用于消费类电池的产品,产线可以切换生产多种规格的锂电铜箔。公司以销定产,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

“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提升,鑫铂瑞将与更多下游电池企业展开合作,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黄国和如是说。

订单排至3月底 二期产能投产在即

2021年1月份,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延续去年第四季度高速增长态势,为全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进一步增长打下了基础。

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安、广汽、上汽通用五菱、蔚来、小鹏、理想等主机厂都在1月份取得了开门红,实现新能源 汽车 销量同比大增,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链整体需求上升。

由于当前众多动力电池企业订单爆满,产线处于满产排产状态,对锂电铜箔需求大增。目前主流铜箔厂商多数处于满产状态,优质产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μm及以下的产品供不应求。

在此情况之下,鑫铂瑞的锂电铜箔业务也进一步提速,有望在2021年取得更大突破。

“公司目前订单已经排至3月底,春节期间也持续生产,一季度处于满产排产状态。”黄国和表示,公司在2021年将延续去年稳产态势,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主要面临产能严重不足的压力。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竞争力,在保障产品稳定生产交货基础上,鑫铂瑞二期项目将于今年9月投产,新增产能将在第四季度释放。

“二期项目投产之后,公司将具备年产1万吨的生产能力,打破公司产能不足的瓶颈。”黄国和指出,鑫铂瑞目前正在加快产能扩充和相关产品体系认证,新增产能释放之后,公司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锂电铜箔市场价格持续变化且供应紧张,铜箔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提升和新增产能释放缓慢,叠加上游铜原料涨价,国内锂电铜箔价格从2020年10月底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数据显示,当前6μm和8μm铜箔均价已分别涨至10.5万元/吨、8.9万元/吨,相较于去年4月9.05万元/吨、7.05万元/吨,分别涨价16%和26%。

黄国和认为,总体来看锂电铜箔价格仍处于稳步上升趋势,但铜箔价格波动导致市场风险增大,因此鑫铂瑞在接单方面会较为谨慎,主要接优质订单以保障产品利润。

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公开表示,因为被实施技术封锁,9月中旬之后华为将没有麒麟芯片可用。一石激起千层浪,芯片制造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不仅是晶圆代工厂,就连PCB产业链内供应链公司都走向台前,倍受重视。

中小板上市公司超华 科技 (002288)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印制电路板(PCB)、覆铜板(CCL)、铜箔、半固化片(PP片)等,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以纵向一体化为主、横向多元化为辅的业务布局思路,是芯片制造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主业向铜箔倾斜

成立自1991年的超华 科技 以来一直聚焦于PCB产业链,2013年PCB营收和毛利润占比都超过了50%,但毛利率较高的铜箔主要用于自用。随着公司收购惠州合正并进行技术升级后,生产资料逐渐向铜箔产品倾斜,铜箔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对外出售.

截至2019年铜箔业务营收贡献4.93亿元,占比37.31%,电路板贡献4.47亿元占比33.87%、覆铜板贡献3.34亿元,占比仅25.29%;利润占比分别为58.86%、15.94%、16.36%。由此可见,铜箔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了支撑公司的核心业务。

铜箔风口已经到来

超华 科技 目前主营的铜箔产品可以分为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但目前电解铜箔占到整个市场的95%,超华 科技 主营的产品也恰好是电解铜箔,因此不用担心市场容量问题。

电解铜箔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电路铜箔,即主要应用在PCB生产制造中,另一种是锂电铜箔,主要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两类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厚度,由于标准的PCB铜箔相较锂电铜箔更厚,且铜箔占锂离子电池成本较低,价格不敏感导致铜箔厂可以更好的议价,所以实际上锂电铜箔的价格和利润率更好。

尤其是2015年之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迎来巨变。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了33.1万辆,同比2014年的7.5万辆增长343%,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47%、动力电池占比提升至36%,前一年仅为14.7%,从而刺激锂电铜箔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PCB铜箔受芯片市场景气度降低的影响,需求降低,但是在2020年迎来供需拐点,同时伴随5G商用落地,5G建设需要大量芯片刺激了PCB铜箔景气度回升。

根据我国此前发布的《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可知,截至2019年底,4G基站数达到544万个,占基站总数的64.7%,并且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从2020年开始,在5G基建高确定性的指导下,运营商正在加大和加快在5G方面的投入。

或许是超华 科技 早已预测到铜箔产品巨大的市场,及时转换主营业务,伴随铜箔供给需求有效改善,公司业绩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提升。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