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地形整理(如何进行绿化草坪的建植和幼坪养护探讨)

2024-04-07 09:52:54

一、草坪建植技术规范

草坪建植质量的好坏,与草坪的土壤环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较长时间的品质效果,草坪生长的土壤环境(坪床)处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1.坪床的准备

①清理:

在清理掉石头、水泥石灰这样的杂物后,进行翻耕,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保水能力。

②翻耕:

土壤深翻至草坪床面以下30cm,确保土壤基础无明显空隙。

③粗平整:

按照草坪对地形要求对初期的草坪进行整理,如自然式的草坪应有适当的坡度;规则式的草坪要求平整。

④灌溉排水:

接下去要做的是排灌系统的灌溉部分——供给草坪不足的水分。常见的喷灌系统分为3种类型: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滴灌式喷灌。

有时候,草坪区域水分过多,就要进行排水。常规的排水方式分为地表排水和非地表排水。具体方式由项目公司和景观设计师协商确定。

⑤坪床处理:

坪床层包含种植土壤层和砂床层两部分,坪床处理分为经济型和理想型,具体做法如下:

1,种植土壤层:坪床的土壤部分建议选择优良表层种植土,以园林一级种植土壤理化指标为基准。土层厚度压实状态下为20~30cm左右,没有杂草、杂物,如果需要改良可以用禾坪 有机肥等。

2,以上处理完成之后,坪床土壤要充分浇水1-2次,用滚筒滚压,由人工采用刮板操作将整个坪床基层处理平整。这个环节是草坪建植坪床处理的重要节点。

2.草坪建植

草坪建植的基本要求:地表坡度能顺利进行灌水、排水。当草坪面与树木种植的高度不一致时,必须处理好与树木的关系,尤其是古树,同时,草坪周边高度应该低于路面或落水高度2~3cm。

建植方法:

1,草皮铺植法:铺植之前坪床要先浇足底水,草坪卷必须按时到场给草卷浇水,以防脱水死亡。

2,播种法:一般适用于非重要区域的临时覆绿,或工期允许的项目,选择适当草种在适宜播种季节进行。

3.草坪建植养护与管理

草坪建植养护与管理,对幼坪能否顺利“长大”为成坪非常重要。

从建植到草坪成坪这段时间的养护管理叫做幼坪培育期。幼坪养护管理期间,最好减少人员践踏的次数,给幼坪提供顺利生长提供环境。幼坪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灌溉、施肥、滚压、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灌溉:尽量选在上下午气温较低的时候,少量多次灌溉,喷头调整成雨雾状,不可以用水管直接冲,湿润根层为宜。

施肥:肥料均匀分布、少施勤施是基本要求。首次施肥应该在幼坪新叶长到3~5cm左右时进行,草坪进入生长旺盛期后一个月左右施肥一次。必须注意的是,施肥须在草坪干燥无露水时进行,以免肥粒粘到幼苗上发生灼烧,施肥后要注意浇水。

幼苗生长期要轻压,在春夏草坪生育期进行。土壤黏重、水分过多,或者是草坪生长较弱的时候,不适合滚压。

修剪:草坪修剪应该要遵循“1/3修剪”原则,在草坪没有露水的下午进行。

杂草和病虫害防治:除小除早除尽,宜预防为主、提前发现、提早治疗,特别是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时节。

一、内容概述

1.成果简介

岩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土地整理技术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与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联合攻关形成的成果,主要针对我国西南峰丛洼地区石漠化严重、耕地破碎、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而研制的特色土地整理技术体系,包括适宜该地区特点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整理设计及技术方法、坡改梯及平地土地整理技术特点和指标要求,以及土地整理的配套措施,是合理高效利用岩溶峰丛洼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科学土地整理技术体系,已在广西典型峰丛洼地地区取得试验成功。

2.技术特点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典型岩溶区生态土地优化配置原理,针对我国西南岩溶峰丛洼地地区缺水少土、地块破碎、裸岩率高、旱涝灾害频繁等关键问题,首先构建因地制宜的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然后,根据模式的要求和现有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对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进行微观土地整理设计,通过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结合,对整个峰丛洼地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不但要提高耕地面积,更重要的是土地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这是一套适宜于岩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的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体系,在我国常规土地整理技术的基础上有明显的科技创新。

3.技术要点及指标

(1)岩溶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是既考虑生态环境,又考虑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科学土地利用模式。其要点是根据峰丛洼地地貌结构和不同地貌部位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发展不同的生态产业或农业。具体说来,就是在陡峭山峰地段,长期封山育林,重点发展水源林,涵养表层岩溶水;比较陡的山坡,主要发展水土保持能力强的植物;在峰丛垭口、山麓、平缓的山坡重点发展优质果树和经济林,间种药材;洼地底部作为主要为耕地,发展高效旱作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根据地貌特点该模式可分为单个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和复合型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如广西平果果化,地貌单元结构多样,适宜建设多种农林牧复合型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图1)。

(2)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整理方法

1)峰丛洼地上坡部位土地整理。峰丛洼地上坡位坡度陡,土壤极缺,只在石缝中见少量土,一般配置为生态用地。生态用地除造林种草外,尽量减少扰动,土地整理主要是封山育林,或见缝插针、或采用客土人工造林恢复植被。造林整地采取的措施:①石缝(石窝)土壤造林,首先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料石混合物堵住土壤可能流失的岩石裂缝或缺口,砌体厚5~10cm,在土壤周围有明显岩面产流冲蚀的岩面砌筑小型截水沟,截留岩面产流排出;②造林时尽量少扰动原位土壤,种树浇水后即采用草、圈肥、秸秆等有机肥覆盖5cm厚;③在无土的裸露基岩地段,采用客土填充溶窝、溶槽、岩石裂缝等溶蚀空间,或者爆破坑填充客土造林,爆破坑大小0.5~1.0m2,深30~50cm;④ 在填充客土之前,采用浆砌石堵住坑内大的裂缝和缺口,采用碎石堵塞细小裂缝,底层垫上草、秸秆、圈肥等有机肥后,填充客土,土层厚大于20cm,植树后用有机肥覆盖土表。

图1 广西果化岩溶峰丛洼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2)中坡部位土地整理。中坡部位坡度相对较缓,但大多仍大于25°,通常优化配置为生态用地或农用地,农用地内以园地、草地、生产性林地为主。

生产性林地内可种植多年生牧草,实现林+草立体种植。种植方式:①在土壤斑块中间预留内径50cm左右的空地覆盖有机肥,围绕空地四周种植牧草,1~2年后再在空地上植树;②在土壤斑块四周种植藤本植物,中间种植多年生牧草。

优化配置为园地和牧草的土地,土地整理措施主要为:①石漠化中等的土地,土地整理前,岩坡面向下,每间隔5~8m,沿等高线方向修建梯形地地埂,地埂高约50~100cm,建成坡式梯地,在地埂内侧种植宽50cm左右的牧草、灌木、藤本植物条带,用作植物篱笆;②待植物篱笆基本形成后,爆破清除地块内的石芽、碎石,依据地形起伏特点,归并地块,分段求平采用浆砌块石建设梯形地,回填客土,平整土地;③回填客土前,用碎石垫底,铺上秸秆等有机肥;④小于1m2土壤斑块作园地时,爆破取石扩穴至大于2m2,碎石垫底,铺秸秆等有机肥,回填客土;⑤岩石裸露率高,难以客土整地的石缝地地段,采用浆砌块石堵塞大的裂缝及缺口后,种植类似金银花的藤本植物覆盖裸岩;⑥园地四周及果树间隔空地上,距离果树50cm,种植牧草。

3)下坡部位土地整理。中坡部位坡度较缓,大多小于25°,基本开垦成耕地,土地整理优化配置主要为耕地、园地、牧草地。具体土地整理技术下述的坡改梯或平地的土地整理工程技术。

4)洼地土地整理。洼地水肥条件较好,但旱涝灾害频繁,可优化配置为耕地,对于淹水时间短,短期内无法治理的低洼部位,优化配置为园地和牧草地。土地整理主要是清除石碓、石芽,归并地块,平整土地,建设排灌渠系和田间道路,改良土壤。

(3)坡改梯工程技术

坡耕地梯化主要是针对坡度8°~25°的坡耕地。对于强度石漠化坡耕地采用牧草或饲料灌木建设坡式梯地,中度石漠化坡耕地改造成隔坡梯地,轻度石漠化坡耕地整理成水平梯地。

水平梯地设计梯级间高差1~2m,梯地水平宽度分大于2.5m和小于2.5m两种,沿等高线分段修筑石坎梯地。对水平宽度小于2.5m的梯地或石旮旯地,清地块内的面积小于1.5m2石芽及碎石,保留面积大于1.5m2的石芽,但石芽四周种上类似金银花等藤本植物覆盖石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4亩的区域,优先设计为旱作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4 亩的区域,优先设计为药材、林果、茶园梯地或牧草梯地;梯地内宽度大于2.5m的梯地,尽量清除地内碎石块和石芽,回填客土补坑,整理成水平梯地,根据用途设计为旱作梯地、经济作物梯地。

坡耕地梯化工程中,整个坡面的梯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地坎修好后,在靠近梯埂内侧留出约10cm宽,梯埂内侧从下往上,沿等高线方向,随梯埂弯曲方向,结合分层挖沟法改良土壤,去除碎石和石芽用作梯坎修筑材料,以300kg/100m2的比例混硅质沙土,平整土地。

(4)平整土地工程技术

岩溶区平整土地主要是对坡度小于8°的耕地、中轻度石漠化耕地。对于坡地,根据土层厚度,在不破坏土层下主要基岩面的前提下,去除碎石和石芽,回填客土,以300kg/100m2的比例混硅质沙土,平整土地,局部低洼地段以秸秆、绿肥、有机肥垫底,表层盖土。

对于面积小于5亩的小型洼地,调整各地块的权属,尽量整理成单块面积大于1亩的土地,条件允许时将整个洼地底整理成一块土地,洼地四周沿山脚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石,剖面宽深均为20cm左右。土地权属调整困难需分割成多个地块时,清除各地块间的石砍,以宽约20cm的牧草带分割各地块。

面积大于5亩小于100亩的中型洼地,在调整权属尽量整理单块面积大于1亩的大块土地,结合排水沟工程,尽量沿洼地中间修建连接落水洞的排水沟,排水沟剖面内径宽深均为50cm。

(5)土地整理配套措施

土壤改良。利用客土按1∶3的比例混少量沙土,增加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梯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质地黏的土,施用适量的硅质沙土,促进生土熟化。糖厂大量廉价的滤泥和甘蔗渣以及平原区的稻草秸秆是改良岩溶土壤的好材料。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将表层土壤翻到一边,挖沟约15~20cm,垫上秸秆,盖上底土与客土混合土,施上其他有机肥料,最后覆盖表层土壤,地面覆盖薄层秸秆或有机肥料,既改良土壤又防止新翻土壤的水土流失。

灌溉水源建设。在有表层岩溶泉出露的地区,依据泉水流量、灌溉耕地面积大小及灌溉需水量设计修建蓄水水柜,引泉蓄水。在地下水浅埋的岩溶地区,通过打井或利用竖井、天窗等地下水天然露头,修建提水站,将地下水提到高处储蓄,修建多个连接的蓄水水柜,形成灌溉水源。无表层岩溶泉出露且地下河深埋的岩溶区,可在自然汇水沟的坡麓地带修建截集水槽和蓄水池,截取坡面流和分散的表层岩溶带裂隙水,或者通过修建集雨水柜、集雨水池、塘堰等积蓄雨水,以解决峰丛山区部分农作物的灌溉。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本土地整理技术适宜于整个西南岩溶峰丛洼地区,可为该类区域12万多平方千米的国土整治、石漠化治理、生态重建、水土保持等项目和生产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典型应用案例:广西平果果化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火龙果果园土地整理

果化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是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石漠化严重,土被裸露石芽分割,厚薄分布极不均匀,地块坑洼不平。2001年以来,岩溶所等单位在广西平果果化示范区引进了火龙果,实施了适合火龙果发展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土地整理。该项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清除地块内零碎的裸露石芽;充分利用裸石资源浆砌成柱,用作火龙果的攀岩体;对于相对低洼的地块或者因清除石芽而导致的石坑,采用客土回填;平整洼地地块;改良土壤;采用浆砌块石作地埂;火龙果与牧草、蔬菜等立体种植(图2)。土地整理后的火龙果产量高、品质好,平均每亩产值12000多元,成为当地的支柱生态产业。

图2 广西平果岩溶洼地土地整地后火龙果与牧草、蔬菜的立体种植

三、推广转化方式

技术培训、科普宣传、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现场服务、技术转让等。

四、技术依托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名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联系人:王珽 蒋忠诚

通讯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

邮政编码:541004

联系电话:13517731392,0773-5837342

电子邮箱:tingw567@126.com,zhjiang@karst.ac.cn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