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可言(绿化的重要性有哪些)

2024-04-10 23:13:23

一、补充空气中的氧。成年人一昼夜需要消耗0.75千克的氧气、排出 0.9千克的二氧化碳。不少工厂也往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中的氧气要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要不断排除以维持空气的正常组成成分。

绿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为人类处理掉近千亿吨的二氧化碳。空气中有60%的氧气是由森林、绿地制造的。

二、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许多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过滤大气中有害气体的能力。如绿化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从而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发生量和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柳杉、梧桐、泡桐、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碳;

刺槐、桧柏、女贞、向日葵等能吸收氟化氢;槐、银桦、悬铃木等能吸收氯和氯化氢;夹竹桃、桑、棕榈能吸收汞;铁树、美洲槭能吸收大气中苯、醛、酮、醇、醚等等。此外,有些树的叶子还能吸收大气中的铅、镉和砷。

三、防尘。植物的叶面和茎的表面有的生着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能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据统计,在绿化好的地区,大气含颗粒物的量比非绿化地区大气的含颗粒物量少50~70%。

吸滞颗粒物的植物经雨雪水冲洗后,还可以恢复其吸尘能力。草地也有防尘的作用,草本身不但能固定地皮表面的土壤,而且能防止二次扬尘现象。草地是个不平滑的、粗糙的表面,故还能使近地面气流中的颗粒物停滞在草地上。

四、防风。绿化是防风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茂密的森林,其防风作用更明显。因树干、树枝和树叶都能阻挡气流前进,所以气流通过森林后速度会减慢。其减弱的程度与树木的高矮、数量与树木的品种以及森林的宽度有关。

例如,气流通过120~240米宽的森林时,风速几乎可减到零,故植树造林已成为重要的防风措施。

五、减噪。声音在空旷的地区以3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遇到植物的阻碍时,立即由直线传播变为分散式传播,其强度变弱。测定结果证明,一个中等度的森林能使噪声的强度减少10~13分贝,茂密森林可减少18~20分贝,通常的街心花园也能使噪声减少4~7分贝。

故树木与植物能起到隔音墙与消声器的作用。马路两旁及住宅的周围多栽植乔、灌木能极有效地防噪声污染。

六、灭菌。不少植物不仅能分泌粘液滞留空气中的细菌,有些植物还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杀菌素,所以多种植树木和花草可以减少借助于空气传播的某些疾病。

道路绿化养护:

1、树木生长旺盛、健壮,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合理修剪整形,保持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均匀,树干基本挺直。

2、树穴、花池、绿化带以及沿街绿地平面低于沿围平面距离5—10厘米,无杂草、无污物杂物,无积水,清洁卫生。

3、行道树缺株在1%以下,无死树、枯枝。

4、树木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

5、无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乱钉乱挂乱堆乱放的现象。

6、种植5年内新补植行道树同原有的树种,规格保持一致,有保护措施。

7、新植、补植行道树成活率达98%以上 , 保存率达95%以上。

8、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断档,无病虫害症状。

9、草坪生长旺盛、保持青绿、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枯黄率控制在1%以内。

10、花坛、花带、花台植物生长健壮,花大艳丽,整齐有序,定植花木花期一致,开花整齐、均匀,换花花坛(台)及时换花,整体观赏效果好。

城市道路绿化应当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一、道路绿化建设新概念与苗木需求的关系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分析研究上海已建绿地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个新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绿带建设。

1.“一体化”的概念——考虑城市道路的周边环境,实现优化利用

“行政有区划,环境无疆界”,以道路为单元的“疆界”必然与其所属或连接的区域发生联系。现行的城市规划体制,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归属不同的职能单位(如道路归辖公路署)开发建设,而不同的单位在不同的时期委托不同的单位进行环境设计,造成道路绿化同道路两侧附属单位的绿化结合较差的状况。在目前已建城区破墙透绿,待建新区尽量不设围墙的情况下,怎样协调统一道路红线内外的绿地建设,对城市景观而言非常重要。“一体化”是一个科学的整体观念。运用城市大园林的观念,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道路红线内外的绿地建设,变相互分割,相互封闭为相互结合,实现优化利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今后道路绿地建设的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此外,一体化设计可减少工程的返工量。

2.“通透性”的概念——合理密植,保留林中空地

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的基础上,道路绿化应适当通透,尤其是灌木的种植密度应适当减小,留有林中空地,使其成为植物天然更新之地,并招引野生动物。当道路两侧有优美的建筑或良好的绿化环境时,步行道的绿化应尽量通透,既有利于空气流通,又能起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适当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道路绿化的苗木需求量。

3.“眩光”的概念——通过道路绿化的建设解决行车眩光的干扰

道路上行车有两种影响驾驶的眩光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迎面而驶的车灯造成的眩光,解决的方法是在中央隔离带,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种植常年枝叶茂密的植物,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第二种情况是路侧的大树在道路上空形成郁闭的空间,强烈的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会产生刺眼的眩光,因而道路两侧的乔木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既利于汽车尾气及时向上扩散,又避免阳光产生的眩光。

防止行车眩光的干扰,要求道路中央隔离带的防眩栽植高度为1.4m以上。

4.“观景方向性”的概念——道路景观的观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道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我国的道路行驶法则为右行驶,所以道路的绿地建设应考虑右行驶产生的景观方向性。在较宽的道路特别是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在车上的观景者能够更清楚地观赏紧靠行车一侧绿化带,也就是右侧的绿带,而车中人的视角往往对着斜前方,因此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一侧的绿化设计,应注意这一特点,其观景布置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考虑观景方向性,可以较少的苗木量,达到较佳的景观效果。

5.“大绿化量”的概念——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绿化工作量大的特点(建设工程量大,养护工作量大)

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往往距离长,道路中各板块的绿地较宽,因此绿地建设的工程量也大,在设计中应该充分注意量大的特点。

5.1苗木用量大,规格较统一(如行道树的高度,树型要求一致)。绿地建设的大工程量带来了绿化的大市场。

5.2养护工作量大,举例而言,整形球的排列造成修剪工作量大。绿地建设的大工程量带来了绿化养护的大成本。

6.“线性特点”的概念——道路绿化具有带状线性特点

道路绿化是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紧邻道路布置的绿带,无疑是呈线形、带状分布的。我们在道路绿地建设中充分利用沿路线性特点,进行洒水或浇水而不设喷灌装置,降低建设成本;利用线性特点引进植物修剪机械车进行修剪、养护,减轻劳动强度。

7.“常绿为主”、“乔木为主”、“多样性”原则的矛盾

在方案介绍、学术交流等多种场合,我们经常听到设计者提出,种植设计以常绿树为基调,以乔木为主,加强绿地的生态效益,同时提出在绿地中增加树种,用不同的植物种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适合本地生长的常绿乔木。上海地区现有常绿阔叶类树种主要有香樟、女贞、广玉兰、金合欢、杜英、乐昌含笑;针叶类的乔木主要有雪松、蜀桧柏、侧柏、柏木等。显而易见,仅仅依靠这些植物很难达到生物多样性原则。上海位于亚热带北缘,其乡土树种主要是阔叶落叶的大乔木和常绿灌木,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到上述三原则的矛盾。

二、推荐适合上海生长的道路绿化树种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树种都有其优缺点,关键在于怎样“扬长避短”,达到应有的效果。如:火炬漆树形优美,但其分泌的汁液,会使一部分人皮肤过敏,显然用于行道树不合适,若种植在封闭式道路的两侧绿带中,在一般常人不易接触的绿地中,则相当合适。如:构树枝叶上密布绒毛,近处观赏,感官粗糙,不惹人喜欢,且其果实成熟落地时,浆液会玷污行人的衣服,显然不能用作行道树,但构树分枝低,树冠大,姿形优美,适地性强,生长较快,是道路绿化中优良的背景树。

在选择道路绿化树种时,首先应考虑植物生长地的纬度、海拔,采用乡土树种或驯化树种;其次考虑抗污染、抗风性、耐修剪的树种;再次选择能大量采购的树种。

适合上海地区生长的植物数量众多,其中许多优良的道路绿化树种需要推广运用,现简要推荐如下:

1.落叶乔木:如:千头椿、乌桕、桑树、构树、朴树、白榆、榔榆、重阳木、枫杨、墨西哥落羽杉、黄连木、无患子、银杏、喜树、垂柳、白蜡、垂丝海棠、桃花、樱花、合欢、苦楝、四季杨、红叶李等。

2.常绿乔木:香樟、女贞、广玉兰、金合欢、杜英、乐昌含笑、女贞、雪松、蜀桧柏、侧柏、柏木、龙柏等。

3.落叶灌木:棣棠、迎春、石榴、紫荆、紫薇、木芙蓉、木槿、红瑞木、金丝桃、金丝梅等。

4.常绿灌木:夹竹桃、大叶黄杨、栀子花、海桐、桂花、油橄榄、黄馨、山茶、丝兰、蚊母、珊瑚、石楠、八角金盘等。

5.地被及草皮:白花三叶草、二月兰、蛇莓、金叶苔草、玉簪、红花酢浆草、五叶地锦、马尼拉草,百慕达草,马蹄筋、半支莲、美人蕉、地被月季等。

6.藤本植物:油麻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络石、藤本月季、凌霄等。

7.竹类植物:慈孝竹、茶竿竹、哺鸡竹。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