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网(小麦是何时被引进中国的)

2024-04-08 15:13:39

小麦至迟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已经传入中国。

在历史文献中,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释义: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为国君。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小麦了,以至于当时的普通人都应该能够分得清大豆和小麦这两种农作物。

当然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也已经出现了“来”和“麦”这两个字,“来”指小麦,“麦”被释为大麦。“来”字是个象形文字,本意应该是专指小麦。

在古代粒食传统背景下,小麦和水稻、小米一样也许被煮着吃,很难下咽。因此在北方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并不大。直到秦汉,将小麦磨成面粉后蒸食成馒头,它的面积与产量才大大提高,并最终代替了粟与黍。和西方烘烤的面包传统不同,馒头是中国蒸食传统的代表,和面条一样深得人心。

扩展资料: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四大农业起源区对于世界的贡献基本有了定论,比如西亚贡献了小麦和大麦,中南美洲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非洲贡献了高粱,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则贡献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种植。

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植物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

这个似农非农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农业的起源并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

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转变,为中华文明起源打下了经济基础。

而最终来自西亚的小麦取代传统的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大格局。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西方的小麦如何成为中国的馒头(文明密码)

百度百科——不辨菽麦

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距今4000年以前。新疆地区发现了4000年前的碳化小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原黄河流域开始种植小麦。经过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小麦的种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一、小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大概在1万年前后,西亚就开始栽培小麦,之后在两河流域广泛种植。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西亚作物小麦开始向东传播。

新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至少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就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甘肃的东灰山遗址,山东聊城等地,均发现了距今超过四千年的炭化小麦。后来小麦由西向东逐渐开始在中原种植,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开始种植小麦。最终小麦取代了黍粟等作物,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二、我国小麦发展状况

我国地域广阔,环境多样,现在中国小麦栽培遍及全国,主产区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其中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种植方式,可将小麦种植区分为春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小麦栽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小麦产量在2020年已经达到了13168万吨,位于世界第一。

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镐京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在一个西周中期用于填埋垃圾的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碳化的小麦颗粒。虽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麦颗粒形状依旧保存完好。说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麦已经在国都镐京周围开始规模化种植。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