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

2024-04-12 03:22:59

就目前常见的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一下就具体每种能量细说:

太阳能: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细分就是: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

3.太阳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核能: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具体方式:1.核裂变能: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2:核聚变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3:核聚变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

海洋渗透能: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当然常见的,已经实现的是下面几种:

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还有一些不常见,或者很少听见的就是: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

可燃冰:这是一种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

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从泥炭到褐煤,每吨煤产生68m3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产生130m3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产生400m3气。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其实很多能源都是来自于太阳能,想海洋能,煤层气,微生物,风能,水能,都是有太阳能而来。只是他们之间转换了一下。

5月4日,青年节,B站发布了火爆全网的视频《后浪》,年过半百的著名影视演员何冰激情演讲,一天之内突破了千万的观看量,多少人为之热泪盈眶,那一句"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点燃了无数年轻的心。而在汽车行业,当以特斯拉、蔚来、威马、小鹏等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异军崛起,被人们冠以"后浪"之名。宝马、奔驰、奥迪为代表的传统豪华车企顺应大势,不再是蜻蜓点水般试水新能源,而是选择强势入局,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是前浪?谁是后浪?

大势所趋,新能源之路势在必行

因为能源战略原因,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从政策来看,我国从2009年就开始大规模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7年-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在40%左右,将实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0万辆的发展目标。

欧盟则更加激进,发布规划显示:从2030年起禁止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的汽车在欧盟范围内上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在全欧盟范围内仅对新的零排放汽车实行准入。

在美国,虽然最近特朗普政府将汽车燃油效率每年提高率降低到1.5%,但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就颁布了标准,汽车燃油效率每年应提高大约5%。

在日本,因为能源稀缺,其造车"节能环保"的技术早就享誉世界,1997年就发布的《京都议定书》更是彰显了日本节能减排的决心。

汽车制造业的后浪,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浪

2003年7月1日,特斯拉(TESLA)成立,并在5年后推出了首款车型Tesla Roadster,定价11万美元。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当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也成为了新势力造车的先驱。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S力压奔驰、宝马等传统豪车,夺得北美豪车(7万美元以上级别)销量冠军。自此,特斯拉一骑绝尘,成为了电动豪华车领域的王者。

而在中国的电动豪华车领域,必须有蔚来汽车的姓名,2014年,李斌创立了蔚来汽车,并于2017年底推出了首款纯电动汽车——ES8,定价44.8万元起。有人说蔚来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特斯拉,将蔚来的消费人群定位于中高收入者,而ES8在2018年全年销量达到11348台,2019年完成8169辆,蔚来于2018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产电动豪华车领头羊。而后,首款电动车定价为32.8万元的理想汽车以增程式动力系统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近期上市的小鹏汽车P7以22.99万元的起售价杀入高端电动车行列,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汽车旗下的比亚迪汉也将于年内上市,预计起售价为29万元。

汽车制造业的前浪,但却不是新能源领域的后浪

面对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的一片火热,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保时捷等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虽然很早就有涉及新能源领域,但面对全面电动化的浪潮,这些强势豪华品牌当然不甘于后,纷纷出台了重磅规划。

如宝马,在2008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BMW i3,截止2019年底,宝马已经累计销售50万台电动车,中国市场超过5万台,并计划2021年底全球累计交付100万台新能源车。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将新能源产品线扩展至25款,其中一半是纯电动车型,而作为BMW的品牌旗舰,宝马下一代BMW 7系就会提供混动和纯电车型。日前,宝马集团还宣告了自己新能源技术多路线"齐头并进"战略,将于2022年推出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力驱动技术,并将小规模量产。

再看奥迪,其在2018年就公布了公司未来的新能源产品规划,计划于2020年底前为旗下每款车型都提供电气化车型选择。截止到2025年,将会有不低于30款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推出,且预计电动车销量占比会达到40%。奥迪首款纯电车型e-tron已经在海外上市,并即将入华国产。

戴姆勒集团在2月的年度新闻发布会表示,未来将依赖于碳中和出行及持续的数字化布局,其中2020年就将推出EQA\EQV纯电动以及20多款混合动力汽车,以此达到新能源车型的市场份额翻两番,48V车型的销量将增加一倍多的目标。

电动化趋势已经不可抯挡,就连小众的超豪华品牌也站到了电动化的前沿,劳斯莱斯、法拉利、宾利、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等纷纷列出时间表,甚至劳斯莱斯显得更加偏执,直言不会涉及混动车型,直接推出纯电车型。

答答点评:

就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造车而言,没有绝对的谁是前浪谁是后浪,传统豪华品牌在经济和技术实力上的储备更为丰富,他们早已经涉猎新能源领域,但当他们加大新能源布局,对追求高端新能源车型的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身就具备品牌优势和技术储备的国际巨头绝对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就算是大象,他们的转身还是那么毅然决然。

而对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以强大的现代科技创造出汽车市场上最长续航、最强动力和最快充电的新能源车型。他们是新时代的开荒者,引领着新能源这股热潮,推动着人类使用绿色环保的汽车。

拿白岩松的一句话来结尾:管他前浪还是后浪,大家一起"浪"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