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科(下列是马兜铃科药用植物的是)

2024-04-12 23:18:33

下列是马兜铃科药用植物的是:()

A.黄连

B.杠柳

C.白前

D.玉兰

E.细辛

正确答案:E

马兜铃是什么

中文名:马兜铃(《药性论》)

类别:果实类

异名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兜铃(《本草述钩元》),水马香果(《江苏植药志》),葫芦罐(《东北药植志》),臭铃铛(《河北药材》),蛇参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①北马兜铃,又名:圆叶马兜铃。

多年生缠绕或匍匐状细弱草本。根细长,圆柱形,直径3~8毫米,黄褐色。茎草质,绿色,长达1米或更长。叶互生,叶柄丝状,长约1.5~2厘米,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2.5~7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钝或钝尖,基部心形,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基出脉5~7条,较明显。花3~10朵,簇生于叶腋间;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被暗紫色,长1.5~3.5厘米,略弯斜,两侧对称,上部呈斜喇叭状,先端渐尖,中部呈管状,下部包住花柱,膨大成球形;雄蕊6,几无花丝,贴生于肉质花柱上,花药2室,纵裂;子房下位,长柱形,长约7毫米,花柱6,愈合成柱体,柱头短。蒴果例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初期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沿室间开裂为6瓣,果柄上裂成5~6条丝状。种子扁平,三角状,边缘具白色膜质的宽翅。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沟、溪边或林缘的灌木丛间。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

②马兜铃

多年生缠绕:秃匍匐状细弱草本。叶互生,叶柄较细,长约1~1.5厘米;叶片三角状狭卵形,长3~8厘米,宽1.8~4.5厘米,中部以上渐狭,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心脏形,两侧圆耳形,老时质稍厚,基出脉5~7条,较明显。花较大,单生于叶腋间,花梗细,长1~1.5厘米;花被暗紫色,长3~5厘米,内被细柔毛,有5条纵脉直达花被顶端;雄蕊6;子房下位,长柱形,花柱6,肉质短厚,愈合成柱体,柱头短。蒴果近圆形或矩圆形,长4~5厘米,直径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丛林中。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青木香)、茎叶(天仙藤)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9~10月果实由绿变黄时连柄摘下,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外皮灰绿色或灰**,有6条凸起的波状纵棱,其间夹有6条顺纹及横向的细脉纹。一端较平,有小脐,一端有细柄。果皮轻脆,易裂为6瓣,果柄亦随着分裂为6条线。果内包有6排平叠的种子。种子扁平三角形或扇形片状,边缘淡棕色,中心棕色,一面附有薄膜。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特异,味苦。以个大、完整、灰绿色者为佳。

主产河北、山东、陕西、辽宁、山西,河南、黑龙江等地。甘肃、江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亦产。

此外,在甘肃尚用大叶马兜铃的果实作马兜铃入药。

化学成份果实及种子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马兜铃次酸(aristolochinicacid)、木兰碱(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acid)等。

炮制马兜铃:搓碎去筋,筛净泥土。蜜兜铃:取净马兜铃,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马兜铃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性味苦,寒。

①《药性沦》:"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

③《纲目》:"微苦辛。"

归经入肺经。

①李杲:"入手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咯血,失音,痔瘘肿痛。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用于肺热咳喘,可配桑白皮、贝母。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可配阿胶。

①《药性论》:"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

②《日华子本草》:"治痔瘘疮,以药于瓶中,烧熏病处。"

③《开宝本草》:"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瘘疮。"

④《珍珠囊》:"利小便。主肺热,安肺气,补肺。"

⑤《本草求原》:"治肺中湿热,声音不清,痰喘咳嗽。小儿麻疹内陷,喘满声暗,宜加用之。"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咯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宜忌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

选方①治肺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却壳,酥半两,入碗内拌和匀,慢火炒干),甘草一两(炙)。二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阿胶一两五钱(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糯米一两(炒)。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阿胶散)

③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千金方》)

④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摘元方》)

临床应用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

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疗效亦略有差异。一醇浸煎剂:取马兜铃1斤捣碎,加入20%乙醇溶液3000毫升,置于密闭瓦罐中,时加振荡,浸渍1周后连罐嫩煮2/J埘,加压过滤,得药液约lOoo毫升,待凉后加入1/lO量的95%乙醇,摇匀备用。每毫升约含生药0.5克。视病情轻重每日用12~20毫升,分3次食后服。观察Ⅰ、Ⅱ、Ⅲ期高血压病共121例,一般在服药5~15天后,血压即见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28/15毫米汞柱。其中舒张压显著降低(21毫米汞柱以上)的29例(占24%),轻度降低(11~20毫米汞柱)的60例(占49.6%),合计有效降压率为73.6%。Ⅰ及Ⅱ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病人为佳。服药后降压曲线呈缓慢下降,也有部分病例呈波动状下降。同时有3/4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昏、头痛、心悸、失眠等)得到显著改善或消失。停药后,早期病人大部分仍能保持正常,而Ⅱ期以后的大部分患者在停药20天至数月后即有回升趋势,但所达到的高度较治疗前为低;如再继续服药,仍可迅速见效。服药期间除少数病例有恶心感、腹泻、食欲减退外,未见其它副作用。经验认为,醇浸煎剂每日量以15毫升较为适宜,血压显著下降后仍应继续服药至少两周以上,长期服用亦不产生任何严重副作用。二流浸膏:每500毫升含生药1斤。开始每日3次,每次2毫升,以后可逐渐增至5毫升。观察32例,经1个月左右治疗,平均降压26/15毫米汞柱,其中舒张压显著减低和轻度减低(标准同前)的分别占34.4%和25.0%,合计降压有效率为59.4%。一般于7~14天出现降压效果。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尚不够完全满意,多数仍须结合其它方法随症治疗。服药后除个别病例发生恶心外,大多无不良反应。三煎剂:每日用马兜铃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半量,分3次食后服。37例患者服药15~25日后,舒张压显著下降者10例,轻度下降9例,无效16例,平均降压28/13毫米汞柱。停药后一部分病人血压一度回升,短期内均自然平复。观察时间最长者278日,血压未见回升。大部分病人症状亦有改善,其中以头痛、头昏改善最为显著。副作用主要为胃纳不佳和软弱,但多不影响治疗。

提醒您:马兜铃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马兜铃的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马兜铃的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马兜铃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滞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因为本品性寒质轻,主要入肺经,味苦泄降,善清肺热,降肺气,又能化痰。治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因为本品入大肠经,马兜铃清除大肠积热而治疗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在临床上可以配伍桑白皮、黄芩、枇杷叶,用于治疗热郁于肺引起的肺失宣降、发热、肺热咳嗽。治疗肺虚火盛、咳嗽咽干或者痰中带血者可以配合阿胶,以养阴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治疗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同时可以配合生地、白术,也可以配合地榆或者槐角,煎汤熏洗患处。

马兜铃是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马兜铃又叫水马香果、葫芦罐、臭铃铛、蛇参果。性味归经:苦、微辛,微寒。归肺、大肠经。用于肺热痰壅、咳嗽气喘、肺热阴虚、久咳、咯血等。清肠疗痔:用于肠热痔疮、出血等。此外,马兜铃还可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马兜铃煎浸剂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史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马兜铃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虽然马兜铃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食用的。要针对用者的自身情况来酌情用药。不要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