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sclctv 2025-04-12 新闻中心 46 次浏览 0个评论

许多人自认为保险公司会骗人。 现实生活中,确实保险公司会拿了那些上飞机的客户的钱,因飞机没有掉下来,而不把这些钱还给坐好了飞机客户。但这些客户都是自愿被保险公司骗走钱的! 综观4.5韩国空难和大连的5.7,正由于70%的人怕钱被骗而没有买航意险,结果人的生命真的分文不值,得不到保险上的分文理赔。而有些客户虽然也没有买航意险,但以前他们都曾经给保险公司骗过,但他们就得到了保险公司及时的理赔! 空难引发理赔思索 百姓投保理念存四大误区 2002年05月17日 15:22:46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民航连续发生两起空难,这两次空难中,平安保险在紧急启动急难援助计划、特别是与国际著名的急难援助机构SOS合作提供海外急难援助的同时,也对由此引发的话题进行了总结。平安保险市场总监潘宏源认为当前百姓的保险理念存在四个误区。 保险意识亟待提高 据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结果:“4·15”空难中,在北京购买机票的21名国内乘客无一人购买航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率为零;只有两名国航机组人员,分别投保了一份人身险和一份财产险;“5·7”空难中,根据目前最新的统计资料,103名遇难乘客只有45人购买航意险,购买率只有43.6%;平安、太保等所有保险公司个人寿险的客户数量总共大概为30个左右。 潘宏源认为,两次空难的低投保率表示百姓缺乏风险防范的观念,这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均5-7张保单、航意险购买率95%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反映百姓的保险意识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把手中的闲钱存进银行,或者投入股市炒股,对保险这一保障、投资工具没有充分的认识。 保险生态有待改善 潘宏源认为,在当前国内保险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中,还有些人对保险业务员抱有一种错误的偏见。他们认定,凡主动前来向自己介绍和提供服务的业务员,目的都很明确———“赚我的钱”,于是便对其产生戒心和敌意。这实际是对保险这种让客户免于风险恐惧、今日为明日规划的营销方式的巨大误解。 不久前,航意险遭到某些人的诘难,把它贬之为保险公司赚昧心钱的“摇钱树”,是暴利买卖。虽然中国保监会出面郑重声明,这一诘难没有事实依据,但其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容低估。两次空难,航意险购买率如此之低,与近期“航意险暴利”的聒噪可能有一定关联。实际上,保险公司开发、销售航意险本是国际惯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广大航空旅客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保险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以使身故者的亲人和家庭多得到一份保险赔偿,也可使身体致残者多得到一份残疾保险金。 产品结构待优化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一些针对少儿、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险种往往更为畅销,潘宏源认为,这暴露了客户选择保险产品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在“5·7”空难中遇难的王先生于1997年4月份在长春为其子投保了5份少儿险,随后为其爱人投保了人身保险5万元,而恰恰没有给自己投保。保险公司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做好了少儿险豁免赔案,豁免保费1万余元;同日,保险公司查实,遇难的一名北京旅客李女士于1997年为她刚出生的孩子投保了25份少儿险,年交保费9000元。保险公司将根据保单的规定豁免其应缴纳的剩余10年的保险费,共计9万元,而孩子仍将享有各项保险利益,但她自己却没有为自己购买任何保险。很可惜的是,王先生、李女士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身故,给家庭经济带来的损失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这两个例子说明,中国客户购买保险还存在着一些理念上的偏差:究竟为谁买保险?潘宏源介绍,因为主要经济来源者往往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职业、健康、意外等方面的压力与风险,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者往往是投保的主要对象。这样,一旦出现任何意外失去这个支柱,维持家庭生活、保证孩子学习等基本家庭需求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潘宏源认为,人们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认识到,购买保险是每一位投保人对自己和家人,甚至更多是为家人准备的一份关爱和责任。 意外附加险需加强 潘宏源还认为,目前客户购买保险时,存在一种过于追求投资、理财等功能的倾向,对规避风险的最初目的认识不够。这两次空难事故中意外险的投保比例低就是一个明证。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意外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10.37%,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号“杀手”。工业意外、交通意外无时不在威胁人们的安全。潘宏源介绍,意外险具有参保年龄广、保障范围宽、保费低廉、无差别费率等特性。国际上的一般情况是,主险和意外险的购买比例是1∶5,假设购买20万元的主险,那么一般附加购买的意外险的保额在100万元左右。 潘宏源最后说,正是因为客户的保险理念有各种各样的偏差,才更应该重视对客户投保理念、知识、技能的培育,确保保险业健康、稳健、高效的发展。(17C1) 中华工商时报

二手房买卖猫腻多 如何防忽悠?

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海市中心区域的一套二手房的交易金额,动辄数百万元,有的更是上千万元。二手房的交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从签订买卖合同到拿到新的房产证,大约需要一个多月。同时,二手房交易涉及环节多,隐含着各种交易风险。业内人士表示,二手房交易环节大概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风险隐患,买卖双方需加强警惕,交易风险才可防可控。 

隐患一:房屋产权不明晰 

业主是谁,房屋是否有抵押,这完全可以通过交易中心进行产权调查。调查产权时要了解细节信息,比如房龄,网络信息未必准确,而房龄对一些老公房尤为重要,如果房龄太大那么贷款时会遇到些问题,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可能只贷6成甚至更低,而且最高贷款年限也会缩短,考验买家的首付能力和还款能力。再比如动迁房,3年内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即便先签订合同到期,过户也有风险。如果遇到卖家毁合同,买家走司法途径也是劳民伤财,值得警惕。 

隐患二:卖方资质有问题

一定要对卖家的信息进行核实,卖家是不是权利人,这套房屋一共有多少权利人?是否都同意卖房了?没有得到所有权利人同意,房屋不可能过户。

隐患三:买房者资质有问题

上海房屋交易仍实行“限购”政策, 因此在房屋交易前,买家是否具备购房资格需要查询清楚,避免“空欢喜一场”。

隐患四:不良中介骗术多

个别不良房产中介人员不规范操作,包括暗地里动手脚“吃差价”,不让上下家见面。因此,签订房屋合同时,买卖双方见面是很重要的环节。此外,个别不良中介会用低价房源吸引买家关注,所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多数是假房源或者房屋本身有瑕疵。

隐患五:房屋价格未标清

关于房屋价格的风险,这也是容易出纠纷的地方。当前很多房东都是说“到手价”,应该原本房东支付的税费转到下家承担。哪些房子是可以免税费的房东可能自己也搞不清。比如房东承诺是“满5唯一”住房,但审核下来不是唯一的,那就要收所得税,对下家而言可能要多一笔费用,如果不能协商就会引起纠纷。

隐患六:“做低房价”纠纷多

“做低房价”,已成为二手房交易的一个“潜规则”。“做低房价”实际上是一种逃税、避税行为,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卖房者可能面临着无法及时收到全额房款的风险,难维权;对于购房者而言,只能按照做低后的网签价格进行申请,可能会降低购房者贷款的可贷额度,加大购房者的的风险;未来,这套房源再次出售时,如按照差额进行计税,会加大差额并增加相应的税费。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0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二手房的交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从签订买卖合同到拿到新的房产证,大约需要一个多月。同时,二手房交易涉及环节多,隐含着各种交易风险。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如何防忽悠呢?

对于业主而言,如果只想将自己的物业尽快成功出售,业内人士建议,其在中介处的放盘价并不一定要低于市场价,可以以当时的市场价放盘,通常买家都会对自己喜欢的房源进行讨价还价,此时则可以直接向买家交出自己心中的最低价位。

对于买家而言,买房时不要只依赖于大型中介,而通过多家中介了解相关房源信息。一直以来,不少消费者都认为,有一定品牌规模的中介机构能够保证房源信息量的充足,委托这样的中介可参考的房源就会更多,也方便消费者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房子。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卖家并不会只找大中介机构放盘,小中介也因此会获取更多的房源。因此,业内人士提醒,在买房时要货比三家,一些小中介为了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前赢得更多的客户,不仅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其佣金收取也会更低。此外,买房要尽可能与业主见面谈妥相关事宜,并看到房屋权属证明后再签订合同,不要靠中介从中带话。

另外,购房者也要从下面六方面来进行仔细考察

隐患一:房屋产权不明晰

业主是谁,房屋是否有抵押,这完全可以通过交易中心进行产权调查。调查产权时要了解细节信息,比如房龄,网络信息未必准确,而房龄对一些老公房尤为重要,如果房龄太大那么贷款时会遇到些问题,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可能只贷6成甚至更低,而且最高贷款年限也会缩短,考验买家的首付能力和还款能力。再比如动迁房,3年内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即便先签订合同到期,过户也有风险。如果遇到卖家毁合同,买家走司法途径也是劳民伤财,值得警惕。

隐患二:卖方资质有问题

一定要对卖家的信息进行核实,卖家是不是权利人,这套房屋一共有多少权利人.是否都同意卖房了.没有得到所有权利人同意,房屋不可能过户。

隐患三:买房者资质有问题

上海房屋交易仍实行“限购”政策,因此在房屋交易前,买家是否具备购房资格需要查询清楚,避免“空欢喜一场”。

隐患四:不良中介骗术多

个别不良房产中介人员不规范操作,包括暗地里动手脚“吃差价”,不让上下家见面。因此,签订房屋合同时,买卖双方见面是很重要的环节。此外,个别不良中介会用低价房源吸引买家关注,所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多数是假房源或者房屋本身有瑕疵。

隐患五:房屋价格未标清

关于房屋价格的风险,这也是容易出纠纷的地方。当前很多房东都是说“到手价”,应该原本房东支付的税费转到下家承担。哪些房子是可以免税费的房东可能自己也搞不清。比如房东承诺是“满5唯一”住房,但审核下来不是唯一的,那就要收所得税,对下家而言可能要多一笔费用,如果不能协商就会引起纠纷。

隐患六:“做低房价”纠纷多

“做低房价”,已成为二手房交易的一个“潜规则”。“做低房价”实际上是一种逃税、避税行为,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卖房者可能面临着无法及时收到全额房款的风险,难维权;对于购房者而言,只能按照做低后的网签价格进行申请,可能会降低购房者贷款的可贷额度,加大购房者的的风险;未来,这套房源再次出售时,如按照差额进行计税,会加大差额并增加相应的税费。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2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隆昌新闻门户网,本文标题:《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