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禾(双草醚可以打哪些杂草)

2024-04-12 16:59:53

双草醚可以打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以及对其它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稗草。根据查询火爆农化招商网得知,40%双草醚悬浮剂对大龄稗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匍茎剪股颖、看麦娘、东北甜茅、狼巴草都有优异的防效。

水稻黄矮病毒病是怎样传播和防治的?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很多,各地杂草发生种类不同,全国稻区约有杂草200余种,其中常见的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约有40种,主要杂草中以稗草发生和危害面积最大,其次为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次之。

东北和西北中、寒温带一季稻区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日本藨草、牛毛毡、眼子菜、雨久花、萤蔺、鸭舌草、水绵等。

华北平原暖温带一季稻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水苋菜、鳢肠、水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水绵、萤蔺、稻李氏禾、荇菜、浮萍、千金子等。

华中长江流域亚热带一、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碎米莎草、鸭舌草、矮慈姑、水苋菜、千金子、空心莲子草、鳢肠、陌上菜、萤蔺苹等。

西南云贵和青藏高原亚热带一、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萤蔺、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牛毛毡、扁秆藨草、水莎草、矮慈姑、苹、小茨藻、陌上菜等。

南部热带和亚热带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鸭舌草、矮慈姑、日照飘拂草、牛毛毡、水莎草、碎米莎草、千金子、苹等。

发生危害:一般于早稻秧田即能开始发病,秧田的病苗移栽于本田后,大部分枯死。早稻本田的病害盛发期,一般在水稻的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广东在6月上、中旬,浙江、湖北在6月中、下旬;晚稻发病情况,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均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在8月中、下旬水稻分蘖盛末至圆秆拔节期;第二个高峰在9月中至10月上旬水稻孕穗至抽穗期。江西、浙江只有一个发病高峰,秈稻品种在8月下旬,粳稻品种在9月上、中旬。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1月份早稻即有病株出现,以7~8月份中、晚稻发病最多。其主要感染期,在江苏、浙江一带,早稻主要在秧田至本田初期的越冬代黑尾叶蝉迁飞期;晚稻是7月中旬至8月初的第二至三代黑尾叶蝉迁飞高峰期。

苗期发病植株多严重矮缩,不分蘖,须根短小黄褐,根毛很少,易早期枯死。分蘖期发病则分蘖减少,根系差,抽穗迟而小,穗头半包或全包在叶鞘里,结实很差。拔节至孕穗期发病,植株稍矮,仅剑叶症状明显,抽穗迟而小,结实较差。分蘖期感染的,部分轻病株有恢复现象,即病株始病叶以上2~3叶症状较为明显,以后抽出的叶片仅叶尖有隐约的斑驳,再抽出的新叶片则无症状,至后期与健株一样,但抽穗结实稍差。水稻秧苗至始穗期都能感染发病,但以分蘖期最易感病,受害也最重。拔节期后抗病性较强,受害也较轻。孕穗期后一般不易感染。

传播方法:汁液及种子均不能传毒,仅由叶蝉持久性传毒,但据Inoue报道马来亚黑尾叶蝉Nephotettix malayanus不能传毒。

传毒介体:已肯定的介体昆虫有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二条黑尾叶蝉NephotettixNigropictus和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virescens。三种介体昆虫对水稻黄矮病毒的亲和性不同。二条黑尾叶蝉一般有88%~100%的个体能获毒,黑尾叶蝉一般只有40%~46.7%的个体能获毒。二条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的传毒能力比黑尾叶蝉快而强。

二条黑尾叶蝉,获毒取食5min就有27.0%的个体获毒,15min以上开始有50%的个体获毒,4h开始即有100%的个体能获毒;在水稻上传毒取食3min发病率为18.0%,10min为30.8%,15min为44.4%,30min为46.2%,1h为53.8%,4h为57.9%,12h为71.4%,24h为73.7%。病毒在虫体内的循环期,最短为4~5d,最长为25~27d,一般为12~13d。通过循环期后,其传毒能力除个别有间歇现象外,能连续传毒直到死亡。病毒不经卵传递。

黑尾叶蝉,获毒取食5min获毒个体为0,10min获毒个体为2.6%、30min为5.8%,1h为7.4%,3h为10.4%,6h为14.5%,12h为14.8%,24h也只有10.2%的获毒个体。病毒在虫体内的循环期,在5~6月份早稻期间的第一代虫,日平均气温22.2℃时,最短24d,最长39d,平均为31.5d。晚稻期间第三代虫,日平均气温30.3℃时,最短7d,最长19d,平均为13.2d。其传毒能力在获毒并通过循环期后能终生传毒,但多数是间歇传毒,能传毒的天数较少。1~2龄若虫饲毒经循环期后,开始传毒时期以4~5龄若虫或初羽化成虫为主。病毒不经卵传递。

自然寄主;水稻Oryza sativa、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和大黍Panicum maximum。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水稻、李氏禾、大黍、黄花烟Nicotiana rustica(Chen and Chiu,1980)。

侵染循环:病毒在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主要栖于紫云英田及李氏禾和看麦娘等杂草上,翌春羽化后迁飞至秧田和早稻田,成为初侵染源。二、三代成虫在早稻田取食传毒,早稻收割后迁到晚稻继续危害。晚稻田的发病率与迁入的虫量呈正相关。李氏禾是稻区的主要杂草和叶蝉的寄主,从李氏禾上曾发现类似水稻黄矮病的病株,可经黑尾叶蝉传至水稻,而水稻黄矮病毒也可经黑尾叶蝉传到李氏禾。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病毒在水稻体内的潜育期,据广东以二条黑尾叶蝉试验结果,在平均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30℃时(6~9月),潜育期为10~11d,最短7d;在平均最低温度17~20℃、最高温度25℃左右(冬初,春末),潜育期为20~30d,最长为42d。在恒温25℃时为17d,在恒温30℃和35℃时均为15d。其与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关系,在同样温度下,2~5片真叶期接种的,潜育期最短,约10d左右,分蘖期接种的为13~14d,拔节期为17d,幼穗形成期为18d。据浙江对黑尾叶蝉的试验结果,早稻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接种感染的,平均温度在20.6℃时,平均潜育期为30d;平均温度在22.7℃时,平均潜育期为23d;晚稻7月中旬至8月中旬接种感染的,平均温度在30.4℃时,平均潜育期为14.8d,平均温度在24℃时则为20d。潜育期因水稻不同生育期而有差异,在同样气温下,一般以生育前期感染的潜育期较短,生育后期感染的则相应的延长。

由叶蝉传播的水稻病毒病的流行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从全国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看,主要由毒源及其介体昆虫的发生量、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1)毒源: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其发病程度与介体昆虫的发生量和带毒率有密切关系。如云南省1975年为该病流行年,其介体昆虫的自然带毒率高达21.8%;湖南省1972年该病流行,其自然带毒率为10%;浙江省1971年流行,自然带毒率为15.4%;福建省1966年流行,自然带毒率为11.4%。

(2)气候条件:凡是病害大流行年,均为当年冬春温度特高或夏季长期高温干旱,叶蝉发生量特大的年份。如福建省水稻黄矮病大流行的1966、1969和1973年,其冬春温度均比常年显著的高,从而有利越冬虫子的存活率,有利带毒虫的暴发。又如浙江省1971年黄矮、普矮并发大流行,当年6~8月份持续高温干旱,第二、三代黑尾叶蝉发生量为1957—1972年中常年平均发生量的9倍多。

(3)耕作制度: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主要影响介体虫量及其迁飞传毒。例如浙江自1955年推广新三熟制(麦或油菜—早稻—双季晚稻)后,形成了新老三熟混栽的局面,黑尾叶蝉的发生量明显上升,给予介体昆虫的繁殖和毒源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遇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则往往流行成灾;江苏苏州地区,随着新三熟制比例增大,早稻早栽有利于第一、二代叶蝉的繁殖,后期因晚三熟面积大,有利于第三代叶蝉的繁殖,因此后季晚稻虫多病重。

病害的防治: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关键”的综合措施,对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有较好的效果。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改进栽培管理措施,使之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介体昆虫的繁殖活动,从而达到防病高产的目的。

①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在单、双季混栽地区,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尽量压缩混栽面积,切断介体昆虫的辗转危害,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如云南南部地区经验,在早、中稻混栽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改单季为双季,改一季中稻为早稻,压缩中稻,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产量。

②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如:云南省病区,选用了白壳矮、博罗矮、IR29,广东、广西在重病区选用溪南矮、木泉等较抗(耐)病品种,对防病增产起到很好作用。

③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实行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防止介体昆虫在不同季节、不同成熟期和上下季间迁移传病也有利于治虫防病。同时,注意先栽抗病品种,后栽感病品种,以限制病害的扩展蔓延,并选秧田位置远离重病田,以减少感染。

④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烤田,促进稻苗初期早发,中期健壮,增强水稻本身的抗病力;合理调整播插期,避开介体昆虫危害期;早稻连片收割并与晚稻田背向割稻,稻草随收随挑、清除田边杂草、滴油秒耖耙等,都可防止病害的传播蔓延。

(2)治虫防病:应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把介体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在双季稻区关键是防止介体昆虫迁入早、晚稻秧田和早栽的早、晚稻本田初期,一季稻区重点防治早、中期播种的秧田。其防治适期,根据浙江等双季稻区的经验,主要应抓住两个成虫迁飞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从绿肥田迁飞到早稻秧田和早栽早稻本田初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三代成虫从早稻本田迁飞到晚稻秧田和早栽晚稻本田。全年的防治重点是晚稻秧田和早栽的双季晚稻本田初期。

介体叶蝉的传播距离是相当远的,但从田间形成的发病中心,以及距离病田稍远就不发病或发病很轻等情况来看,介体叶蝉在田间的活动和传毒距离又是有限的。据试验结果表明,20头保毒叶蝉在30d里其传毒距离只有4.8m或稍远些。另一试验表明,在发病中心及距发病中心20m以内,20m以外及60m处的介体叶蝉带毒率分别为45%~54%,9.9%~23.7%,2.7%~12.9%和0,加上水稻黄矮病毒在叶蝉体内的循环期有十天左右,因此当病害发生后迅速喷药治虫,其防治效果相当显著。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