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地的房子过户需要交的税费如下:
1、土地出让金:按评估价补缴20%-50%(各地规定不同);
2、营业税:5.4%;
3、契税:3%;
4、土地增值税:3.5%;
5、印花税:房款的0.05%;
6、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一般情况是在200元内;
7、测绘费:1.36元/平方米;
8、交易费:3元/平方米。
划拨地的房产权属:
1、划拨地的定义:指政府将国有土地无偿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
2、产权性质:划拨地上的房产通常属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使用者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但土地使用权属于国家;
3、使用限制:划拨地的房产可能存在一定的使用和转让限制,如用途限制、转让年限限制等;
4、转换可能性:在一些情况下,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方式转换为出让土地使用权;
5、过户条件:过户时需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产权证明、土地使用证明、缴纳相关税费等。
综上所述,划拨地的房子过户需要交的税费包括土地出让金、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以及权属登记费、取证费、测绘费和交易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主要涉及到房产的具体面积、土地所在地区的基准地价以及土地出让年限等因素。
一、了解房产的基本信息
首先,需要明确房产的具体面积,这包括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可使用的面积,而占地面积则是房屋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这些信息可以从房产证或相关官方部门获取。
二、查询土地所在地区的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土地价格的基础,是政府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对土地进行评估后确定的价格。这个价格会根据土地的位置、用途、等级等因素有所不同。购房者或出售者可以通过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或相关网站查询到所在地区的基准地价。
三、确定土地出让年限
土地出让年限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的土地使用权使用年限。一般来说,住宅用地的出让年限为70年,商业用地的出让年限为40年。购房者在计算土地出让金时,需要考虑剩余的土地出让年限。
四、计算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公式一般为:土地出让金 = 房产面积 × 基准地价 × 年限系数。年限系数是根据剩余土地出让年限确定的,一般来说,剩余年限越长,年限系数越高。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系数可以根据当地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查询。
综上所述:
房产过户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房产面积、土地所在地区的基准地价以及土地出让年限等。购房者在计算土地出让金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并查询当地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四十条规定: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十四条规定:
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六十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