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sclctv 2025-04-28 生活百科 58 次浏览 0个评论

1、基础养老金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 (P + P × i ) ÷ 2 × n × 1%

= P × (1 + i)÷ 2 × n × 1%

P: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i: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缴费指数=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n:本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

举个例子,算一下:

假如某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7000元,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为0.6(60%)。

累计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

= 7000 × (1 + 0.6)÷ 2 ×?15?× 1%

= 840(元)

若本人平均指数倍增为1.2,基础养老金

= 7000 × (1 +?1.2)÷ 2 × 15× 1%

= 1155(元)

若缴费年限倍增为30年,基础养老金

= 7000 × (1 + 0.6)÷ 2 ×?30× 1%

= 1680(元)

若平均工资翻了一倍,基础养老金

=?14000?× (1 + 0.6)÷ 2 × 15× 1%

= 1680(元)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

(1)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成正比。

(2)与本人缴费年限成正比。

(3)与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成正相关,但是不成正比。

灵活就业人员注意:

缴费年限比缴费档位(指数)更重要!如果承受能力有限,可以选择更低的缴费档位,但是一定要尽量多交年限!

上面的例子中,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翻一倍,基础养老金只增加了37.5%,而缴费年限翻一倍,则基础养老金也翻一倍。

每次公布社会平均工资的时候,都有一些人抱怨“数据太高了!我拖后腿了!”

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咱一定希望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越好!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举个例子,算一下:

假如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为5000元,个人费率8%(灵活就业人员一般费率20%,8%计入个人账户)

本年度个人账户存储额

= 5000元 × 8% × 12个月

= 4800(元)

假如缴费工资基数不增长,交15年:

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

= 4800 ×?15?= 72000 (元) (未计算利息)

假如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

= 72000元 ÷ 139个月

≈ 518(元)

提示:这里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终身支付,未领取完的,可以继承。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养老金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退休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工龄与退休金有关系,工龄可以作为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退休养老保险计算器

计算方法:基础退休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说明:通过本计算器,可以根据您上年度平均月工资及您所在市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与现在年龄、打算退休时年龄、帐户累积的养老金额、默认个人工资增长率几默认职工工资增长率计算出退休后每月大致能拿基础养老金金额。计算公式:(仅供2006年1月1日后退休计算使用)P=P1+P2+P3P1 =(W+Y)/2×N×1%P2=Q/计发月数P3=Y×N×X参数含义及解释:P—基本养老金?P1—基础养老金?P2—个人账户养老金?P3—过渡性养老金Q—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W—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累计12个月为1年)Y—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X—计发系数,按1.3%取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隆昌新闻门户网,本文标题:《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