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以及多地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婴幼儿购买意外伤害险给予每人每年50元参保补贴。
育儿补贴怎么发?对鼓励生育效果几何?生育适龄人群还需要哪些支持?
一:解决部分“奶粉钱”
“每月500元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解决部分‘奶粉钱’。”四川省攀枝花市副市长许军峰说。
我国多个省份出台育儿补贴制度,为“三孩政策”提供配套支持。去年11月,《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探索对生养子女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今年1月,北京市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
浙江省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对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黑龙江省明确,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对依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并适当向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吉林省提倡建立县级育儿补贴制度,并由省级财政根据各地制度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相较于省一级的原则性规定,有的市县已对实施细节有所规划。对于二、三孩家庭,攀枝花市将补贴额度定为每月每孩500元。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则以年为单位发放补贴,二孩家庭每年发放5000元,三孩家庭每年发放1万元,直至孩子3岁。
刚刚生完二孩的北京宝妈乔琳,盼望政策早日落地,“老二刚满月,奶粉、辅食、尿不湿都要花钱。”她说,从延长产假到发放育儿补贴,从中可以看到国家为减轻养育负担做出的努力,期待后续出台更多配套措施。
二:育儿补贴激励效果如何
为多孩家庭“锦上添花”的育儿补贴,能多大程度上提升生育意愿?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个育龄家庭,有的表示“补贴虽好,但不会因此决定生孩子”。一位白领坦言,育儿不仅仅是笔经济账。
“育儿补贴政策的初衷是通过降低生育的直接成本来提高生育率,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副教授王天宇分析,个体家庭的生育决策非常复杂,生育成本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调查显示,从零孩到一孩的决策几乎无关生育成本,是否要二孩也主要由生育偏好决定。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月表示,育儿补贴政策提高的可能是短期生育率,而不是终身生育水平。“那些本就打算生两个孩子的一孩家庭,或许会受政策鼓励将生育行为提前,但不会因此决定生三孩。育儿补贴无疑增进了家庭福利,但该项政策的单独发力,对于提振生育率的作用有限。”
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也要纳入考虑。王天宇算了一笔账,全国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其中二孩数量大约为460万人。如果只补贴二孩家庭,按去年的出生规模来计算,假设按每孩每月500元的补贴力度发放到3岁,则每年的投入高达800亿元。
在王天宇看来,政策最大的意义,不是在短期内刺激生育,而在于构建一种生育成本社会化和关爱多子女家庭的文化。而文化对生育决策的作用,也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三:减轻生育负担需多点发力
“育儿补贴制度的背后需要一套完善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生育友好型社会呼唤政策合力。”李月说。
李月介绍,目前各国鼓励生育的措施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支持,包括各类津贴以及税收减免政策;二是服务支持,包括发展托育服务、居家帮助、课后照顾等;三是时间支持,包括产假、育儿假、陪产假等假期制度。对于育儿补贴制度的进一步落实,王天宇建议不要“大水漫灌”:“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了《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从维护社会公平和节约财政资金的角度,育儿补贴不妨也关注那些收入在个税起征点以下的家庭和个人。”
住房倾斜政策也是经济支持的有力举措。据悉,北京、江苏、安徽等多地已陆续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1/3的家庭存在托育服务需求,但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左右。
“普惠性托育机构是重要的生育支持力量,目前却发展缓慢。”李月说。
根据现行政策,每新增一个托位,普惠性托育机构可享受1万元补贴。而一旦成为普惠性托育机构,就要按照当地政府指导价招生。
李月表示,在运营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托育机构收支不平衡,缺乏申请动力。未来的一个发力方向是,根据招生数量每月提供运营补贴,并适当减免房租、税费,真正把托育服务价格降下来。
在各地对计生条例的修订中,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是一大亮点。李月认为,在调整假期制度的同时,也要明确成本如何分担,要探索国家、企业、家庭成本共担机制,减轻就业歧视,解除育龄女性的后顾之忧。
法律依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公积金异地贷操作部分问题仍须突破
公积金异地贷款,一直是热点话题。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公积金异地贷款流程。而早在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就曾出台《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推进异地贷款业务。
业内专家认为,这两份文件的先后出台,有望让公积金异地贷款更加便利、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务工人员返乡购房的积极性可能被调动起来。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认为,一些在发达城市务工的人员,有的最终还是要回家乡购房。如果能够实现公积金的异地贷款互认,有利于其尽快购房。
事实上,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出台了推进异地贷款互认政策。今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4个省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文件约定,4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另外,湖南、湖北、甘肃、山东表示将在省内推行异地互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仍面临一些难题。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认为,公积金长期封闭运行,跨区域的信息沟通、协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贷款地难以掌握贷款额度、年限等,缴存地也难以掌握房屋动态。此外,目前一些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紧张,如果贷款地楼市恰好交易量较大,本地公积金贷款需求都难以满足,将更难满足异地贷款需求。
甘肃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 贷款购房数量增4成
新华网兰州9月10日电(记者屠国玺)记者从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今年二季度以来,甘肃省多地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条件,受此政策助推,甘肃省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数量增长4成。
据了解,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甘肃省多地推出多项住房公积金“新政”,包括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首付比例、减免中间费用,放宽提取条件,开展异地贷款和“商转公”业务等多项内容。
其中,甘肃省一些市州还推出适合当地需要的政策。比如,兰州、庆阳等城市推出二套房贷款执行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张掖、武威、定西等7个城市实行缴存职工直系亲属购房互贷政策,酒泉、临夏、陇南等8个市州放宽缴存职工直系亲属购房互提政策。与此同时,甘肃省一些地方还尝试简化公积金贷款办理程序,公积金贷款办理周期也得到缩短。
甘肃省住房公积金“新政”有效助推了各地的住房消费。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甘肃省提取和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额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38%和42.76%。
此外,今年前7个月,甘肃省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43.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4%。
作者:屠国玺
北京放宽租房提取公积金条件 每月限额1500元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6月26日晚发布通知,放宽租房提取公积金条件,职工本人及配偶在北京无自有住房,租住商品房的,仅提供无房产证明,即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每人每月提取金额不超1500元。
凭无房证明即可提公积金
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在北京行政区域内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可以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其中,职工若是租住公租房,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全额提取。若是租住商品房,只提供无房产证明的, 每人每月可提取不超过1500元的金额。
相比过去,这就大大减轻了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的难度。此前,因租房申请提取公积金,租房人需要提供租赁合同和发票。可因为开具发票就涉及按租金缴纳5%的税费,每月3000元的房租,房东就得缴纳150元,因此绝大多数房东并不愿意配合缴税,很多租房人只能放弃申请公积金,或者改为花钱找中介机构代开租房发票。
凭合同和发票提公积金 流程不变
对于租赁商品房的公积金缴存职工,《通知》中也提出,如果租房人除了无房证明外,还提供了租房合同和实际租房支出发票,经过审核无误,依然可以按照现行的流程办理。
按照现行的规定,申请人每次可提取申请日前3个月内的住房公积金,且每月提取的金额不超过本人缴存额,也不得超过月房租实际支出。
提取资金按季度发放
关于申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的发放,《通知》中明确,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职工可每年提出一次提取申请,提取资金每季度转入本人银行账户。提取满一年继续提取的,职工需重新申请提取。
“1500元的每月提取限额,是根据本市市场租金水平和租住住房面积,为满足广大缴存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而定,目前这个提取限额排在全国前列。”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因为1500元是对一个人的限额规定,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公积金缴存职工,则一户家庭每月可支取限额将达到3000元。按一个季度计算,提取总额可以达到9000元。
如何办理无房证明
一张无房证明,就能办理公积金提取。那么,无房证明怎么开?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最大程度方便广大缴存职工,管理中心已经与市住建委沟通,实现了联网实时查询职工的住房信息。职工申请提取时,只需填写《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承诺、授权书》,授权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本人的住房信息。联网查询结果确属无房的,当时即可办理提取业务。
“相比其他省市规定,北京此举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办理效率,在办理提取时就完成了无房查询和认证,免去了职工多次奔波之苦。”
租房提取公积金不影响贷款
也有人担心,租房提取公积金的门槛降低了,会不会影响将来买房时申请公积金贷款?
对此,记者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北京的公积金贷款中对于二套房的认定,是无住房记录、无贷款记录以及无购房提取公积金的记录。而租房提取公积金则不包括在上述认定范围内。
如果遇到因租房提取而被认定为二套房的情况,公积金申请人只要携带工作证明、租房证明等文件,到单位办理公积金缴存业务的管理部门开具此前为租房提取的文件,就可以申请贷款。
违规提取三年内不予办理贷款
放宽租房提取条件,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公积金中心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现违规套取公积金的,将立即终止正在执行的公积金提取。
对于利用虚假材料套取公积金的违规职工,公积金管理部会将其违规行为通报所在单位,违规职工的个人信息也将被记入管理中心的“个人不良信息库”,同时记入北京市有关征信系统。同时,自违规发现之日起3年内,公积金中心将不予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也不予受理其公积金贷款申请。
另外,如果单位协助职工套取住房公积金,违规行为也将记入管理中心“缴存单位不良信息库”,同时记入北京市有关征信系统。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