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的使用问题
每个月都交医保,但你真的知道怎么用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医保卡的使用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社保卡的3个作用:
挂号,门诊就医
药店购药
住院报销
而这三个用途对应的是我们医保的两个账户:
个人账户
统筹账户
其中,个人账户的钱用于在定点药店买药或者在定点医院看门诊,用不完的钱可以累积。但如果账户里的钱用完了,那么不足支付的部分则由本人支付。
统筹账户的钱用于报销住院相关费用,一般来说报销比例和起报标准由地方决定。
社保卡能不能异地就医报销呢?
就医定点医院出示社保卡证明参保身份和挂号,不需要自己支付后再报销。具体是参保人拿社保卡去挂号处挂号;参保人拿挂号单去科室看病,看完病后开一张药方缴费;参保人拿药方到结算窗口计价,直接便可由社保卡结算该社保报销的部分;药方中有些药品不属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社保卡余额或者现金支付。
社保卡去医院看病的报销流程:
1、持有医保卡的人向定点医院出示医保卡证明参保身份;
2、出院或者诊疗结束结帐的时候,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保卡或者现金支付;
3、除此之外由医保报销的部分由医保和医院结算,个人不需要先支付再报销。
参保人拿药方到医院结算窗口计价后,直接刷社保卡支付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即可。那么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是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其中就包括了医疗保险这一类型,当劳动者本人出现了患病或者需要医治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通过医疗保险进行报销。
社保缴费年限
1、养老保险。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
2、医疗保险。对于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根据各地区政策不同,其缴费年限也会不同。一般为男职工为30年,女职工为25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缴费年限会比较短,如北京,男职工为25年,女职工为20年;
3、生育保险。职工享受生育保险相关待遇,应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根据各地政策不同,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如长沙生育保险参保人要连续缴费10个月以上,并且生育时要处于参保状态下才能享受生育待遇;
4、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以上,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5、工伤保险。只要在符合规定上班时间内发生工伤事故,就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总之,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是需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那么当劳动者出现患病或者其他住院等情况后,也是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来进行报销的,那么具体报销的比例也是会根据当地标准确定的,此项规定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缴纳社保,持卡人可以在生病的时候享受住院报销,另外在药店买药的时候也能通过社保卡支付。
正常来说,当地缴纳医社保,只能在当地刷卡买药住院报销。因为当前的社保卡异地使用进展程度不一,有的地方是已经实现了可以省内异地刷卡,但总体来说,社保一卡通还暂未实现。
不过对于社保卡不能异地刷卡买药住院报销并不是绝对的,有几种情况还是可以享受异地就医报销的。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办理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手续。
需知
1、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2、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3、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4、 重大疾病当地无法治愈,需要异地转诊人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